一瓶葡萄酒反映了一處風土、一個地區(qū)名党,是它所在的土壤的出產(chǎn)叹阔。有些地方能夠為葡萄的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一直以來被認為更適合葡萄的生長传睹。不過条获,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潮流——在非常規(guī)地區(qū)栽種葡萄,以獲得與眾不同的葡萄酒蒋歌。地域的特殊性造就了葡萄酒的特殊性,吸引葡萄酒愛好者去品嘗這些幾乎異乎尋常的產(chǎn)品委煤。今天我們就邀請你來一趟奇葩葡萄園之旅堂油。
葡萄生長的必要條件
葡萄園風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葡萄的生長,繼而影響到成酒的特質(zhì)碧绞。葡萄酒的特質(zhì)還與葡萄出產(chǎn)地區(qū)當年氣候的特殊性緊密相連府框。葡萄園必須適合葡萄的生長,并給予保護讥邻。要有陽光迫靖,要避免過強的風院峡,但也要保證空氣的流通。葡萄一般喜歡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系宜,要避免水分的淤積照激。這些都是葡萄良好生長的必要條件,是葡萄園地塊選擇必須要考慮的因素盹牧。
最北端的葡萄園:挪威Telemak
2008年開始俩垃,挪威Lerkekasa酒莊在北緯59度的Telemak栽種了一片商業(yè)葡萄園,成為北半球緯度最高的葡萄園汰寓,也就是全世界最靠北的葡萄園口柳。Lerkekasa葡萄園面對一個大湖,這讓葡萄園的氣候和氣溫都柔和不少有滑。
這片葡萄園為我們展示了氣候變遷的結(jié)果:在此之前跃闹,如此高的緯度地區(qū)是不可能栽種葡萄的。
世界盡頭的葡萄園:緬甸紅山酒莊
緬甸紅山酒莊離鳥水村(Nyangshwe)不遠毛好,旁邊就是茵萊湖(Inle)望艺。從2002年起,這個熱帶國家的葡萄園每年都會釀造自己的酒莊酒睛榄。法國人Fran?ois Raynal從2002年開始在紅山酒莊做顧問荣茫,此前他已經(jīng)在智利、以色列场靴、新西蘭等國家釀過酒啡莉。對Fran?ois Raynal來說,緬甸的氣候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難題旨剥。
茵萊湖海拔1000米咧欣,它的小氣候能夠令山谷里的溫度稍微降低一些。但僅憑這一點是不夠的:干旱季節(jié)(冬季)的葡萄必須接受灌溉轨帜,而雨季(夏季)的空氣濕度則有可能讓葡萄染上嚴重的霉病魄咕,因此需要使用農(nóng)藥。如此蚌父,紅山酒莊從未停止試驗哮兰,以確定何種葡萄更能適應當?shù)氐臍夂驐l件。西拉苟弛、黑比諾喝滞、霞多麗、麝香都經(jīng)過了考驗并讓酒莊很好地實現(xiàn)了釀制優(yōu)質(zhì)葡萄酒的目標膏秫。在喝這些酒的時候右遭,我們會感覺自己是在旅行。
葡萄酒的島嶼:蘭薩羅特島上的葡萄園
蘭薩羅特島(Lanzarote)位于加納利群島,是一座火山島窘哈。對葡萄種植來說吹榴,這里的地理位置也許有點特殊,但這里卻有超過2000公頃葡萄園滚婉,每年平均出產(chǎn)2,000,000公升葡萄酒图筹。蘭薩羅特島的葡萄園最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們的樣貌:每棵葡萄樹都單獨栽種在一個洞里,最深可達3米满哪,最寬5米婿斥。由于葡萄暴露在海風中,因此每個“葡萄洞”都由一道弧形的矮石墻圍起來哨鸭。葡萄首先被栽種到土壤中民宿,然后在土壤上覆蓋一層黑色熔巖石。這些葡萄洞似乎組成了一道道梯田像鸡,整個葡萄園則好像是月球表面活鹰。
蘭薩羅特島的降水量非常少,葡萄酒的產(chǎn)量極低只估。這里出產(chǎn)的葡萄酒大多被賣到周邊的島嶼志群,銷售到整個歐洲的數(shù)量也在逐漸增加。
島嶼的葡萄酒:波利尼西亞葡萄園
這個相對年輕的葡萄園是一系列艱苦的科學研究的結(jié)果蛔钙。1997年锌云,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倫吉拉環(huán)礁上出現(xiàn)了3公頃葡萄園,人們著實驚訝于酒農(nóng)在椰林中開辟葡萄園的勇氣吁脱。事實證明桑涎,酒農(nóng)的挑戰(zhàn)成功了。這里每年收獲兩次葡萄兼贡,平均年產(chǎn)30000瓶葡萄酒攻冷,以白葡萄酒為主,還有一款非常棒的半甜型葡萄酒遍希。聽到這個故事等曼,相信每個人都想趕緊找機會去這個太平洋中心的葡萄園看看呢。
太空中的葡萄樹
中國作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凿蒜,在全球葡萄酒生產(chǎn)上也占據(jù)重要位置:它是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產(chǎn)國禁谦。今天的中國希望不斷提高葡萄酒產(chǎn)量成為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產(chǎn)國,很多針對葡萄樹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废封。他們甚至把葡萄帶到了太空枷畏。
中國很多葡萄園都會經(jīng)歷嚴冬。在比較著名的寧夏產(chǎn)區(qū)虱饿,冬季的最低溫度通常低于-10°C。2016年9月15日發(fā)射的天宮二號攜帶了包含黑比諾和美樂在內(nèi)的葡萄苗。中國科學家希望太空中栽種的葡萄樹能夠由于暴露在太空輻射中而發(fā)生基因變異氮发,也許能讓葡萄的抗性得到提升渴肉,更有效地抵御極端天氣,這樣就可以在更加干旱寒冷的地區(qū)栽種葡萄爽冕。
蒙馬特高地葡萄園
法國首都的心臟地帶仇祭,巴黎18區(qū)蒙馬特高地的山坡上,有一塊存在了好幾個世紀的葡萄園颈畸。蒙馬特高地種植葡萄的傳統(tǒng)其實非常古老乌奇,法蘭西島(巴黎大區(qū)所在地的稱謂)種植葡萄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
蒙馬特高地葡萄園(Clos?Montmartre)的故事是葡萄頑強生命力的故事眯娱,更是蒙馬特葡萄酒極客面對地產(chǎn)壓力的故事礁苗。地產(chǎn)業(yè)的吞噬使得巴黎的葡萄園不斷縮小,直到1928年徙缴,一場猛烈的病害終于令巴黎葡萄園徹底消失试伙。這一時期,為了抵制一個地產(chǎn)項目于样,“蒙馬特共和國”和“自由公社”這兩個組織向巴黎市提交了種植葡萄的申請疏叨,葡萄樹變成了社區(qū)保護的工具。蒙馬特高地葡萄園的葡萄是1933年種下的穿剖,第二年人們就進行了采收蚤蔓。對當?shù)厝硕裕神R特高地葡萄酒有著自由糊余、真實秀又、傳統(tǒng)和團結(jié)的味道。
蒙馬特高地葡萄園目前為巴黎市所有啄刹,由巴黎公園涮坐、花園及綠地管理單位管理。酒莊每年出產(chǎn)500公升葡萄酒誓军。從1934年直到今天袱讹,人們每年都會慶祝“蒙馬特高地葡萄園節(jié)”昵时,并在當天品嘗當年的新酒捷雕。
本文譯自www.lesgrappes.com,原作者Marie Lecrosnier–Wittkowsky?翻譯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