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無論是從題目上看還是從目錄上看都是顯得平淡無奇的一本書诽表,到底是講的什么呢吼渡?當我真正讀進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雖然這本書雖然文筆平實宋彼,但每章作者都從一個簡單的生活中的問題出發(fā)酷誓,逐步深入赫悄,進而了解到了生活中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平常的現(xiàn)象蘊含著挺深刻的商業(yè)邏輯在里面原献。
為什么同樣的商品會售不同的價格?
這個現(xiàn)象相信我們都曾遇到過埂淮,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店鋪和自動販賣機上以不同的價格銷售嚼贡。對于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種。
- 有些東西看起來是一樣的同诫,實際上確實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商品上面附加了一些額外的服務粤策,像冷藏、加溫之類的误窖,自然就有了價格上的差異叮盘。
-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兩種商品確實是完全一樣秩贰,但是商品的價格并不僅僅是包涵了商品本身的價值,很多情況下柔吼,它還包括了交易成本毒费。所謂交易成本十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時間與精力愈魏、額外的金錢支出觅玻、其他資產(chǎn)的使用、心里負擔等在購物時需要付出的代價培漏。另外交易成本還包括為了獲得信息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溪厘。交易前為了買到價廉物美的商品,需要到處看看牌柄,收集信息畸悬,這是交易成本。交易中需要討價還價珊佣,這是交易成本蹋宦。交易后需要考慮售后服務是否完善方便,這也是交易成本咒锻。如果交易成本完全不存在冷冗,就一定會存在一些人在一個地方以低價買進這些商品再在另一個地方以高價賣出的套利行為,從而會使同種商品的價格趨于一致惑艇。
讀到這里開始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里的商業(yè)產(chǎn)品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價值蒿辙,其實也可以用交易成本的概念來解釋的《嘏酰互聯(lián)網(wǎng)這么一種媒介把整個世界連接起來,這本身就給降低人類了解這個世界碰镜,了解另一個地方的人的交易成本做了個鋪墊兢卵。淘寶為什么牛,任何個體經(jīng)營商家都可以把商品搬到網(wǎng)絡上绪颖,消費者足不出戶秽荤,動動鼠標就可以掌握消費的一些信息,幫助自己做出消費決策柠横,這比起以前買個東西要逛一下午的交易成本來窃款,是不是要少太多了。這又引起了另一個問題:當在淘寶上的商家越來越多牍氛,商品種類也越來越多晨继,消費者當選擇應該買什么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一些導購產(chǎn)品應運而生搬俊,比如美麗說紊扬,蘑菇街蜒茄,禮物說等等這樣的產(chǎn)品就是通過垂直細分的主題由一些小編為消費者精選出符合主題的商品向消費者推薦,從而減少了消費者選擇買什么商品的交易成本餐屎。
同類店鋪應該開在住宅區(qū)的什么位置檀葛?
這個也是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問我的第一反應腹缩,我肯定是覺得店鋪應該開在離競爭對手遠的地方屿聋,這樣這個地方只有自己一家賣這種商品的,從而建立了優(yōu)勢藏鹊。但是事實呢润讥?對于消費者特別是住宅區(qū)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交易成本會是什么呢伙判?當然價格會是一項象对,同時,離自己近不近是另外一項宴抚。所以假設一個住宅區(qū)一家便利店都沒有的話勒魔,第一家便利店如果從距離這個交易成本考慮一定會開在住宅區(qū)中心地帶。
那么第二家應該開在什么地方呢菇曲?是也開在中心還是說開在某個特定的方位冠绢,避開與第一家的直接競爭?僅從客源這一個因素來分析常潮,如果沒有開在中心弟胀,而是開在某一特定方位的話,客源肯定不會有第一家多喊式,從而在競爭中處于一個劣勢孵户。所以,最好的一種策略還是繼續(xù)開在中心通過一些不一樣的服務或者是商品來和第一家進行直接競爭岔留。
那么第三家呢夏哭?這個時候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距離的交易成本了,還有一個信息搜集的交易成本献联,當用戶來到一家店找他想買的商品找不到的時候竖配,他自然會是想到另一家看看,而中心的兩家店自然很方便地給他做出這種決策的機會里逆,而第三家如果單獨開的離這家遠的話进胯,消費者找不到商品后想去別處看看的成本就會增大,原押。
這不由得想起我們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胁镐,比如說汽配城,上千家小型配件商聚集在一起減小了采購方的交易成本,從而讓采購方在有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他們希停。還有電腦一條街烁巫,酒吧一條街等等其實遵循的都是一樣的道理。
電視機或數(shù)碼相機的價格為什么越來越便宜
其實影響這些產(chǎn)品的價格的因素多種多樣宠能,而書中作者是從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這個角度解釋的亚隙。所謂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率,是指在技術(shù)研究或者生產(chǎn)設備建設環(huán)節(jié)需要巨額固定成本投入的家電產(chǎn)品违崇,因生產(chǎn)數(shù)量的增加而使平均成本不斷降低阿弃。當價格下降后,又進一步刺激了消費者需求量羞延,增加了銷售數(shù)量又進一步降低了平均成本渣淳,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也正因為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率伴箩,選擇買家電的時候最好選擇家電量販店入愧。家電制造企業(yè)要創(chuàng)造效益,就必須不斷擴大產(chǎn)量嗤谚,同時要為產(chǎn)量找到好的銷售渠道棺蛛,而量販店需要大量穩(wěn)定的貨物,生產(chǎn)商家就能以便宜的價格把貨物賣給店家巩步。這樣銷售店家得到該貨物的成本就會比其他的銷售渠道要少旁赊,這樣就給了他們一個大的空間通過便宜的價格或者是優(yōu)惠券之類的福利返回給用戶,從而帶來更多的銷量椅野。
手機費用為何定價隨意终畅?
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很難理解,運營商的訴求當然是追求最大利益竟闪。然而用戶群是不一樣的离福,所以運營商根據(jù)不同的用戶群制定了相應的收費方案,使得收取的費用能剛剛接近每個特定的用戶群中的大多數(shù)人能夠承受的費用的標準炼蛤。除此之外妖爷,運營商還提供了一些用于親人,朋友戀人之間的親情號碼的優(yōu)惠政策鲸湃,正是基于對用戶心理分析的基礎上的決策赠涮。對于親人朋友戀人子寓,如果通話費用相對便宜的話暗挑,用戶會很容易花更多的時間在和他們的電話上。而對于工作和業(yè)務上的電話斜友,無論電話收費如何炸裆,通話時間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運營商會在這類電話上高收費鲜屏。
在星巴克應消費哪款杯子的咖啡烹看?
這個問題是作者在日本的星巴克發(fā)現(xiàn)的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星巴克店里的小杯是240毫升国拇,大杯是480毫升,奇怪的是無論是哪一種飲料惯殊,大杯的飲料始終比小杯的飲料貴100日元酱吝,這是為什么呢?還是得從咖啡的成本說起土思,對于一杯咖啡务热,咖啡本身的咖啡豆牛奶的成本在所有的成本所占的比重其實很小很小,更多的成本包括了咖啡豆的運輸己儒、保存崎岂、烘培,店鋪的租金闪湾,店員的人工費冲甘,這些對不同的杯子的咖啡來說并沒有什么不同,所以論成本途样,大杯咖啡和小杯咖啡之間的差額并不大江醇,所以咖啡店通過大杯咖啡賺取的利潤比小杯咖啡賺取的利潤高的多。所以在作者看來娘纷,到了星巴克點一杯大杯咖啡對于顧客和經(jīng)營者來說是一種雙贏的選擇嫁审,因為顧客僅僅是在小杯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百日元就可以得到兩倍于小杯的咖啡,這對于喜歡喝咖啡的顧客來說并不是吃虧赖晶,另外經(jīng)營者也獲取了不少的利潤以更好的經(jīng)營店面律适,提供更好的服務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