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脏嚷,選擇大于努力骆撇。
選擇什么行業(yè),選擇什么公司父叙,選擇什么團隊神郊,會影響甚至決定我們的未來肴裙。
在我做咨詢的過程中磷醋,幫助過很多企業(yè)家召嘶、創(chuàng)業(yè)者做出選擇。
在我研究商業(yè)世界時纤垂,也思考過很多人為什么做這種選擇夕晓,而不是那種選擇宛乃。
在自己的人生歷程里,也做過很多關鍵的選擇运授。
這么多年下來烤惊,我有一些思考乔煞,也結合自己的經歷吁朦,有了一些經驗。
選擇這件事渡贾,太重要了逗宜。把我的想法,分享給你空骚。
一次咨詢
前幾天纺讲,在一次私享會上,我和一些創(chuàng)業(yè)者們一起吃晚飯囤屹,其中一位問了我一個問題熬甚。
他做得很不錯,每年都有幾千萬的收入肋坚。但是乡括,我依然能明顯感到他的糾結。
他和我說:
我們公司有兩個方面的業(yè)務智厌。A業(yè)務每年能做4000萬的生意诲泌,B業(yè)務每年能做3000萬的生意。但是铣鹏,我感覺忙不過來了敷扫。不知道精力應該主要放在哪里。如果只能選一個的話诚卸,應該選什么葵第?
選擇,又是選擇的問題合溺。
選賺得更多的業(yè)務嗎卒密?還是選耗費精力更少的業(yè)務?
都不是辫愉。
我和他說栅受,這背后是關于選擇的方法論:10倍原則。
問自己兩個問題:
如果把A業(yè)務做大10倍,難不難屏镊?有多難依疼?能不能做?
如果把B業(yè)務做大10倍而芥,難不難律罢?有多難?能不能做棍丐?
哪個業(yè)務的市場容量更大误辑,天花板更高,更能獲得10倍好的前景和增長歌逢,你應該去做哪個巾钉。
就這么簡單?就這么簡單秘案。
10倍原則砰苍,是檢驗業(yè)務,也是反思自己的方法阱高。投入同樣的努力赚导,一定有一件事情可以有更好的發(fā)展。
創(chuàng)業(yè)者赤惊,都是愛折騰的人吼旧。愛折騰的人,都喜歡蹦彈未舟。經常蹦彈的人圈暗,會越蹦越高。但是越蹦越高处面,會很容易撞到天花板厂置。
兩項業(yè)務,都是幾千萬的規(guī)模魂角,重點就在于昵济,哪項業(yè)務可以讓你再跳幾年,都還有潛力野揪。
分析分析所在的產業(yè)和行業(yè)访忿,賽道決定你能做多大。再看看你的團隊斯稳,組織決定你能跑多遠海铆。
然后,all in在下一個戰(zhàn)略機會點上挣惰。
他若有所思卧斟,點了點頭殴边。
但是,我全力做了一項業(yè)務珍语,另外一項業(yè)務怎么辦锤岸?
當你做完分析和判斷,就會知道兩項業(yè)務的定位并不一樣板乙。
一項是成熟期的業(yè)務是偷,一項還是成長期的業(yè)務。
專注在成長期的業(yè)務募逞,然后用成熟期的收入和利潤蛋铆,來支持成長期的擴大和增長。
選擇對了放接,事半功倍刺啦。選擇錯了,事倍功半透乾。
一次訪談
我曾經寫過一本書洪燥,關于小米的創(chuàng)業(yè)方法論,訪談了很多小米的高管和員工乳乌。
我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小米非常強調趨勢的演變市咆,大勢的布局汉操。
在大環(huán)境基本不變的時候,創(chuàng)業(yè)者只需要關心怎么做蒙兰。但是大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磷瘤,看清趨勢再決定做什么就特別重要。
那么搜变,做什么采缚?
丁建英在投資圈有個流傳甚廣的觀點:
應用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挠他,生態(tài)型公司值千億量級扳抽。
從數量上看,三種類型的公司數量恰恰呈金字塔結構殖侵,應用型公司數量最多贸呢,平臺型公司數量比較少,生態(tài)型公司全球也不多拢军。
如果是你楞陷,選擇做什么?
哪個是10倍好茉唉,甚至是100倍好的方向固蛾?
小米選擇生態(tài)结执。選擇從產品走向平臺,從平臺走向生態(tài)艾凯。
然后昌犹,怎么做?
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览芳,小米生態(tài)系斜姥。
劉德介紹過,小米當時布局生態(tài)系的具體操作思路:
1沧竟,這款產品的領域是大市場铸敏,這個市場要足夠大才能有機會。
2悟泵,這個產品的領域有痛點杈笔,有不足,貴也是痛點糕非。
3蒙具,這個領域的產品可以備份,這樣可能就會迭代朽肥,才能促使迭代禁筏。
4,這個產品符合小米的用戶群衡招,小米主力用戶群大概是20-30歲篱昔,理工男,以及他們能影響到的周邊的人始腾,比如女朋友州刽,朋友,父母浪箭,親戚等等穗椅。
5,這個團隊足夠強奶栖,他們是用牛刀做一件殺雞的小事匹表。你看到是一個普通的智能產品,但是背后的我們的投資團隊是足以做精英的團隊驼抹。
6桑孩,最后一點,團隊要和小米有共同的價值觀框冀,不追求賺快錢流椒,想提高一代年輕人的生活質量,想做性價比很高的產品明也,追求單品爆款宣虾,在未來不急于賺錢
然后惯裕,小米還占有股份。
小米占有股份绣硝,是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合作動力蜻势。有動力把產品做好,有動力支持小米的設備鹉胖。而小米也有動力調動資源幫助他們握玛,深度整合。
小米也是股東甫菠。賠了一起賠挠铲。賺了一起賺。
但是寂诱,對于投資的公司拂苹,小米只有兩年的保護期。保證同一類型同一領域的公司只投一家痰洒,但是兩年過后瓢棒,我們會考慮投資其他公司。這也是一種壓力丘喻。
小米今天的生態(tài)系發(fā)展的怎么樣脯宿,大家也已經看到了。
在當時仓犬,小米就想得非常清楚嗅绰,選擇了做什么,以及選擇怎么做搀继。
一次跳槽
我知道,也許有人會問翠语,商業(yè)世界中叽躯,創(chuàng)業(yè)者是如此,那么我們個人呢肌括?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呢点骑?
同樣,也是如此谍夭。
哪個選擇黑滴,會給你帶來10倍好的結果。
我給你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故事紧索≡玻“降薪跳槽”的故事。
1998年珠漂,我大學畢業(yè)晚缩,加入了一家公司尾膊。工作了近兩年,擁有一份當時看來比較高的職位荞彼,薪水也很優(yōu)渥冈敛。
但是,在1999年鸣皂,微軟在中國招人的時候抓谴,我還是升起了,“原來我也有機會加入微軟”的念頭寞缝。
我投了份簡歷癌压。然后,從早上9點半第租,一直持續(xù)到下午4點半措拇,我在會議室經過了7輪面試,每個面試官考驗我一個小時慎宾,把我折騰得“死去活來”之后丐吓,才拿到了微軟的offer。
但是趟据,當人力資源和我討論在微軟的薪資結構時券犁,我還是嚇了一跳。
因為汹碱,薪水低了很多粘衬。大概只有我上一份工作的一半多一點。嗯咳促。
如果是你稚新,跳,還是不跳跪腹?
如果你以前接觸過職業(yè)生涯培訓褂删,培訓老師可能會教你:
這輩子,你的薪水是永遠不能降的冲茸,因為降薪跳槽說明你的職業(yè)生涯某條路徑可能出了問題屯阀。
但是,我最后還是決定加入微軟轴术。后來我才知道难衰,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但在當時逗栽,我只知道盖袭,加入微軟,我會有巨大的成長。10倍的成長苍凛,100倍的成長趣席。
加入微軟后,我努力勤奮地工作醇蝴,薪水也一直上漲宣肚。
但即便如此,在薪水連續(xù)漲了三年后悠栓,才差不多漲到我加入前的水平霉涨。
可又怎么樣呢?如今看來惭适,這兩份工作的薪水差異笙瑟,也許是一大筆錢,不過在巨大的成長和未來的機會面前癞志,根本不算什么往枷。
我常常說這樣一句話,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不要太在意自己35歲前的收入凄杯。
每個人都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鵝错洁,把這只鵝養(yǎng)大養(yǎng)胖,就是所謂的成長戒突。
35歲之后屯碴,你終究會發(fā)現,之前為了7000塊和7500塊的工資膊存,憤憤然從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导而,甚至不惜撕破臉皮,是多么愚蠢的行為隔崎。
在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公司今艺,跟一個值得跟的老板,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爵卒,所獲得的價值遠遠超過這500塊錢洼滚,遠遠超出10000塊和15000塊的差異。
在年輕時技潘,把成長當作最大的收入。聽上去是一句陳詞濫調千康,但這是最大的耐心和智慧享幽。
都是成長,但重點是拾弃,你要在哪里成長值桩。
你要在哪里,像海綿一樣成長豪椿,像戰(zhàn)士一樣實踐奔坟。
最后的話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在風口上携栋,豬都能飛。
但是咳秉,很多人其實都以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神婉支。
所以,既不選擇澜建,也不努力向挖。
實際上,我們既不是“豬”炕舵,也不是“神”何之,只是一個普通而真實的“人”。
我們要判斷咽筋,要決策溶推,要選擇。也要承擔選擇的責任奸攻,接受選擇帶來的成功蒜危,或者代價。
選擇重要舞箍,努力也重要舰褪。
但做好一個選擇,也許會改變很多事情疏橄,甚至一切占拍。
祝愿:做對選擇。然后捎迫,拼命努力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