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時常感到孤獨疫萤,覺得全世界都不懂我颂跨?
為什么總覺得世界冷漠,沒有人愛我扯饶,也不懂得愛別人恒削?
為什么對什么都提不起勁,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充滿激情尾序?
為什么我那么容易向現實和他人妥協钓丰,不敢選擇自己的人生?
為什么我總羨慕欣賞別人每币,卻沒法接納自己携丁,相信自己?
每當問自己類似的問題兰怠,我們總會找來各種理由梦鉴、雞湯,試圖去改變或者麻醉自己揭保,結果是問題依舊肥橙,不快樂常有。
歸根結底秸侣,是沒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存筏。
其實,這些都是心理缺乏營養(yǎng)的表現味榛。
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椭坚,需要陽光、水等營養(yǎng)一樣搏色,人類生命之花的綻放善茎,既需要物質營養(yǎng)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继榆、被重視巾表、被肯定贊美和認同、有學習的榜樣略吨,這些心理營養(yǎng)集币,這些也正是我們獲得人生快樂幸福的最底層代碼。
但是翠忠,每個人天生就有自己獨特的氣質鞠苟,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
如果幼年時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当娱,人終其一生吃既,都會不斷尋覓,并因此引發(fā)各種狀況跨细,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鹦倚。
例如,小時候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冀惭,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找愛人震叙、配偶來補足這個需求。
一旦進入婚戀關系散休,就可能沒完沒了地要求對方媒楼,對你做無條件的接納或者對你非常重視,如果對方沒有達到你的要求戚丸,就可能引發(fā)一場大戰(zhàn)划址,這也是很多婚戀關系最后走向破碎的重要因素。
所幸限府,25歲之后的我們夺颤,是有能力做自己的父母,幫助自己補足心理營養(yǎng)的谣殊。
那么拂共,在我們的行為背后,究竟缺的是什么心理營養(yǎng)姻几?如何通過了解自己的天生氣質類型,在成年之后補足呢势告?
作為一個人蛇捌,生命的原本狀態(tài),必然是渴望人見人愛咱台,被人喜歡和接納络拌。出現上面的問題,合理的邏輯必然是:孩子需要比得到別人的喜愛更為重要的一些東西回溺,這些東西也必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東西春贸,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們稱為生理營養(yǎng)的東西,那么遗遵,它是什么呢萍恕?
五大心理營養(yǎng),“喂”出健康孩子车要!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允粤。可是,我們也許不知道类垫,就像需要身體營養(yǎng)一樣司光,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還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悉患。如果幼年時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残家,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會不斷尋覓,并因此引發(fā)各種狀況售躁,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跪削。
第一個心理營養(yǎng):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孩子剛出生不久迂求,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沒有條件的接納碾盐。
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揩局,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毫玖,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安慰他凌盯、照顧他付枫。其實小寶寶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不會說話驰怎,有需要時只能用哭來表達阐滩。
在需求表達那么不明確,未來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確定的時候县忌,最需要爸爸媽媽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掂榔。“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症杏?你也看不出來我好不好看装获?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你就是盡你所能來滿足我厉颤、愛我穴豫,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這就是孩子渴求的逼友、無條件的愛與接納精肃。
第二個心理營養(yǎng):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帜乞,我最重要
0~3個月的孩子還需要確定:“在你的生命中司抱,我最重要,我是No.1挖函。即使你很忙状植,即使你的身體不舒服,但如果你發(fā)現我餓了浊竟、生病了,你都會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津畸。這樣振定,我就會知道,在你生命中肉拓,我是最重要的后频。”
對于母親而言暖途,做到這些并不難卑惜。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物質驻售,促使媽媽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提供一切露久。生理上,提供乳汁欺栗;心理上毫痕,提供無條件的愛。在媽*眼里迟几,孩子一定是最完美的消请,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在寶寶0~3個月大的階段类腮,由于某種原因臊泰,媽媽情緒發(fā)生變化,身體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蚜枢,那么爸爸就要承擔起這個任務:看護孩子缸逃,保護妻子。
如果這時祟偷,父母經常吵架檀头、打架岂膳,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沒辦法照顧孩子恕出,那么孩子就會在成長過程中户盯,尋找另外一個人替代原本由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的角色嵌施。
“重要他人”,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莽鸭,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會化過程中吗伤,最具影響力的一個人。這個人的養(yǎng)育態(tài)度及行為舉止硫眨,將對孩子的成長形成決定性影響足淆。這個人由孩子自己挑選,最初、最本能的選擇當然是爸爸媽媽巧号,如果爸爸媽媽不行族奢,他可能就會選擇祖父母、老師或其他長輩丹鸿。
從這個人身上越走,孩子希望得到無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靠欢。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找到這樣一個理想的“重要他人”门怪,那么他一生中都會一直去尋覓骡澈,直到找到為止。上小學掷空,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肋殴。上中學,他會去找女朋友拣帽,會很早談戀愛疼电。
他會非常希望彌補曾經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覺,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减拭。如果找不到蔽豺,他就會一直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婚拧粪。等到結婚修陡,他也會一天到晚詢問:“在你的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幾可霎?”問了又問試了又試:“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魄鸦?如果我很任性、很壞癣朗、很糟糕拾因,你還會那樣愛我嗎?”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這個答案旷余,從而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绢记。他也不太能夠全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會遇到那么多的困擾正卧。
第三個心理營養(yǎng):安全感
從4個月開始蠢熄,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想要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炉旷。
孩子本來和媽媽連在一起签孔,出生時經歷了生理上的分離叉讥。從4個月開始一直到3歲,是孩子要和媽媽或爸爸剪斷心理臍帶的過程饥追。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图仓,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這個階段判耕,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透绩。在安全感建立這件事情上,媽*作用大過爸爸壁熄,因為孩子分離的主要對象是媽媽帚豪。如果媽*狀態(tài)穩(wěn)定,孩子會很自然地走過這個分離期草丧,并獲得安全感狸臣。那么,媽媽怎樣的狀態(tài)昌执,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烛亦?
首先,媽媽要情緒穩(wěn)定懂拾。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媽媽煤禽,很難心平氣和,她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岖赋,情緒容易失控檬果。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愿意學習唐断,讓自己情緒穩(wěn)定选脊,跟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如果媽媽認為自己有情緒問題脸甘,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恳啥,然后再面對孩子。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丹诀,而實際上钝的,一個穩(wěn)定平和的媽媽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邊,觀察孩子需要什么铆遭,然后滿足他扁藕,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我們會發(fā)現孩子在這個階段疚脐,時不時會跑回媽媽身邊,要媽媽抱抱邢疙,這時媽媽痛快地抱起他就好了棍弄。抱了一下望薄,孩子有安全感了,要下來呼畸,那就放他下來痕支,讓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擾蛮原。他邀請你玩卧须,你就陪他一起玩。順其自然儒陨,當孩子得到了安全感花嘶,他就會嘗試分離一點。安全感更多一點時蹦漠,就再分離一點椭员。總之笛园,安全感吸收得越多隘击,越容易分離,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過程研铆。一直不停地離開埋同、回來、再離開棵红、再回來……直到成為一個身體凶赁、心理上真正獨立的人。
相較而言窄赋,不好的做法是哟冬,今天媽媽心情很好,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玩忆绰、親親浩峡;等到心情不好或者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她卻說错敢,去去去翰灾,去找爸爸或者奶奶。孩子老來煩父母稚茅,是因為他需要的時候纸淮,沒有得到滿足,并不是因為孩子要的太多亚享。
其次咽块,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欺税,不是物質侈沪。孩子那么小揭璃,對物質沒有那么大需求,父母親之間良好的關系亭罪,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給他安全感的東西瘦馍。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应役,因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情组。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相互指責箩祥,孩子就會很害怕院崇,而他無法表達害怕時,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呈現滥比。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里亚脆,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有的孩子到了四五歲甚至十幾歲還會拉著父母的衣角盲泛,到了要上學的時候濒持,抱著門不肯出去,都是因為他不能獨立寺滚、不能分離柑营。可以分離的人村视,是可以“以情相系”的人官套,如果孩子在拼命汲取安全感的這段時間,沒有得到“可以用情感和別人維持聯系”的安全感蚁孔,整個人就會充滿不安和恐懼奶赔,那他自然就害怕分離、無法獨立杠氢。
這個階段中有一個養(yǎng)孩子最頭疼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站刑。為什么“可怕”呢?就是因為分離期的孩子鼻百,想獨立绞旅,卻沒有能力徹底與媽媽分離。這時温艇,孩子對媽*要求特別高因悲。因為沒有獨立的能力,他需要媽媽隨時看著他勺爱、保護他晃琳,并對他的行為有所反應,但是如果你真去幫他,他又不同意蝎土,因為他那么渴望獨立视哑。所以,兩歲上下的孩子最常講的誊涯,就是兩個字:“不要!”面對孩子的這種“逆反”蒜撮,我們要拿出“溫和而堅持”的態(tài)度暴构。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的段磨,大膽放手取逾。確實有危險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溫和而堅持”地對孩子說“不”苹支±纾“堅持”是指行為上堅決制止孩子不當或不安全的舉動,“溫和”是指當我們制止孩子時债蜜,態(tài)度上不帶有評判晴埂、指責的情緒。
第四個心理營養(yǎng):肯定寻定、贊美儒洛、認同
當孩子進入四五歲這個階段,有了“我”這個意識的時候狼速,他非常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琅锻、贊美、認同向胡。
如果說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恼蓬,媽媽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認同這個部分僵芹,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处硬。父親對孩子的肯定、認同淮捆、贊美郁油,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都特別重攀痊。如果父親愿意認真地對孩子說:“孩子桐腌,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苟径,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案站。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你很棒,爸爸好愛你”棘街,孩子會認為:“我很好蟆盐,爸爸媽媽覺得我很可愛”承边,因此他會充滿自信,真正源自內心的自信石挂,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博助。孩子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痹愚,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富岳,并且明白“我是誰”,然后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拯腮,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窖式、難題。
所以动壤,請爸爸一定要這樣做萝喘!愿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琼懊,你很棒阁簸!”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個女孩子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肩碟,做為女性她是有價值的强窖。而一個男孩子,同樣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削祈,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翅溺,他是很好的男孩。也就是說髓抑,在性別的認同上咙崎,父親的作用更大。
第五個心理營養(yǎng):學習吨拍、認知褪猛、模范
6~7歲的孩子,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羹饰、認知伊滋、模范。
這個時期队秩,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笑旺。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當碰到麻煩時,我怎么辦馍资?如果心情不好筒主,怎么辦?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乌妙?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管理他的情緒使兔,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藤韵。
對于孩子來說虐沥,他的第一個模范就是母親或者父親:當生活中遇到一些具體問題時,爸爸媽媽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問題荠察?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置蜀?將來這就是孩子走向社會后處理問題的示范和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