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的作者是瑞·達利歐三椿,被稱作“投資界的喬布斯”沃疮,他創(chuàng)辦的橋水基金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
在《原則》這本書里菌赖,達利歐披露了他賴以成功的生活和工作原則缭乘。
書的大部分都是清單體,分8個板塊琉用,共500多條原則堕绩。說實話,這些原則寫得比較抽象邑时,并沒那么好讀奴紧。
可即便如此,《原則》依然火遍中美晶丘。除了達利歐的名人光環(huán)黍氮,我想浅浮,這本書一定是切中了大家生活中的某種需求专执。
原則有什么用桐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凿叠,我們的生活似乎有很多重復場景:
比如談戀愛時蹬碧,有些姑娘總會遇到渣男恩沽;
比如工作中城瞎,我們時常要拖到下班以后才能完工;
再比如和家里人聊天時蜒灰,總是聊著某個話題就不歡而散了削祈;
……
其實場景重復并不可怕咙崎,可怕的是密末,我們會在這些類似場景中一再犯錯新啼。
就拿我們辦公室的小L來說燥撞。
2015年的時候,牛市沖頂,超5000點置蜀,周圍朋友都賺了不少焕盟,人民日報也喊著股市過萬點,小L聽著就心動了芥玉,帶著20萬入市,結果碰上股災……逃出來時只剩了10萬备图。
后來呢灿巧,2017年底,A股出現結構性牛市揽涮,不少大盤股都翻了1倍抠藕,小L再次心動,20萬入市蒋困,結果……這次虧得沒那么多盾似,剩了16萬出來。
為什么我們會反復在同一個坑里跌倒雪标?達利歐說零院,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原則。
他給出了形成原則的三部曲——
1)讓你的思維慢下來村刨,提煉出你正在引用的決策標準告抄;
2)把這個標準作為一項原則寫下來;
3)根據結果嵌牺,評估標準打洼,并在下一個“類似情境”出現之前改進標準。
小L有些欲哭無淚逆粹。對他來說募疮,這三句話,至少值4萬僻弹。
如果用這個方法細細掰扯酝锅,他的第二次虧損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2015年奢方,他買股票的決策標準是搔扁,“股市在漲,別人在賺蟋字,我要買”稿蹲。
其實都不用結果佐證,這個標準本來就是立不住的鹊奖。但他沒有把這個標準按照達利歐所說的那樣寫下來苛聘,更談不上之后的修正和改進了。
所以忠聚,2017年设哗,小L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一般而言两蟀,人的決策方式可分為兩種网梢,要么靠潛意識,要么靠原則赂毯。
和多數人一樣战虏,小L炒股就是靠潛意識做決定,也就是靠本能党涕,本能覺得大家都在炒烦感,錯不了,就跟著去了膛堤。
達利歐在書中說:
我們平時的決定大部分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手趣。多數人在多數時間里受到較低層次大腦(掌管本能的大腦部分)的控制,這導致劣質決策肥荔,而他們還不自知绿渣。而以原則來做決定,就要靠譜得多次企。
該去哪尋找原則怯晕?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恨闪。
如果原則一開始就是錯的监署,那么以原則為基礎的人生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悲劇痘昌。
可原則不是簡簡單單的感悟缚够,或是一時興起淹办。比如今天受了刺激蜘腌,要努力拼搏舍沙,明天累了怎栽,又要佛系人生踏志。
原則在達利歐眼里阀捅,是根本性的原理,只有這樣针余,才能成為行動的基礎饲鄙。
可該去哪里尋找根本性原理呢凄诞?讀《原則》時,我發(fā)現達利歐原則的一大來源是自然忍级。
有一次帆谍,達利歐去非洲,看到一群鬣狗撲倒了一只幼小的角馬轴咱。他當時的感想是這樣的:
這讓我覺得很反胃汛蝙。我對那只角馬感到同情,并且認為我看到的景象很糟糕朴肺。但問題是窖剑,這件事真的很糟糕,還是因為我有偏見所以認為它很糟糕戈稿,而事實上它好極了西土?
順著這個邏輯想下去:如果鬣狗不能捕殺角馬,那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角馬因為少了攻擊而數量增多器瘪,鬣狗因為少了食物而減員翠储,看似影響只在兩種動物間,實際上會破壞整個草原的生態(tài)平衡橡疼。
這樣想著援所,鬣狗捕殺角馬,非但無罪欣除,反而是好事住拭。在達利歐看來:
自然似乎把“好”定義為對整體好的東西,并通過最優(yōu)化進程實現這種“好”历帚,這是更好的做法滔岳。
而大多數人判斷事情好壞,都是從自身出發(fā)挽牢。我們常把對自己或自己關心的人有利的事情叫做好事情谱煤,反之,則是壞事情禽拔。
但達利歐信奉的是——一個東西要“好”刘离,就必須符合現實的規(guī)律,并促進整體的進化睹栖,這能帶來最大的回報硫惕。
在這條原則之下,很多生活現象的本質得以顯現:
GoPro能做大野来,是因為提供了一種更加清晰的運動攝影恼除,它是一種新的價值;
近兩年火熱的知識付費能起來曼氛,是因為提高了知識的分發(fā)范圍和效率豁辉;
而那些利用互聯網教學的教師令野,能賺到成倍的薪水,是因為他們服務到了更多的學生秋忙。
無論是提供新價值彩掐,還是服務到更多人群,都促進了整體的進化灰追,而所有這些行為會得到現實的獎賞。
這或許對我們擇業(yè)狗超、賺錢都是啟發(fā):你的工作或公司在提供什么價值弹澎?能不能提供更大的價值?服務更多的人群努咐?
找到促進整體的進化道路苦蒿,就是你的收益之路。
在自然那里渗稍,達利歐還領悟不少其他原則佩迟。比如從病毒身上,他得出——“通過快速試錯以適應現實是無價的”竿屹;從人的能動性上报强,他參悟到——“把自己想象成一部在大機器里運轉的小機器,并明白你有能力改變你的機器以實現更好的結果”拱燃。
但最讓書單君拍案的是秉溉,達利歐對人生終極問題的回答——人為什么而活?他說碗誉,人活著是為了——進化召嘶。
因為從腦科學研究來看,人類天生地對進步感到快樂和興奮哮缺。進化帶給我們的快樂是一種長期的滿足感弄跌,比錢、權尝苇、房子這些東西帶來的快樂還遠要持久铛只。
達利歐說,錢之類的外在獎賞只是誘餌茎匠,誘導我們去進化格仲。而對所有人來說重要的也是進化,而不是回報本身诵冒。
所以凯肋,在他的觀念中,不進化就意味著死亡汽馋,而苦拼是人生的必選項侮东。他還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定為:不斷進化圈盔,并為整體進化貢獻綿薄之力。聽起來很宏大悄雅,但從他原則的形成邏輯來看驱敲,卻很合理。
至于為什么要以自然為師宽闲,達利歐是這么說的:
盡管與其他物種相比人類非常聰明众眨,但與整個自然相比,我們的智慧就像是生長在山巖上的苔蘚容诬。我們沒有能力設計和制造一只蚊子娩梨,更不用說宇宙中所有的物種和大多數其他東西了。所以我的出發(fā)點是览徒,自然比我更聰明狈定,我努力讓自然教我認識現實規(guī)律。
當然习蓬,除了自然纽什,達利歐的原則還依托常識、現實規(guī)律躲叼,諸如心理學芦缰、腦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荷蓿可以說饺藤,它們給了原則一個相對牢固的根基。
如何掃清原則路上的障礙
然而流礁,這并不意味著原則之路就很好走涕俗。
書單君可以悲觀地預計,90%的人看完《原則》神帅,也只是過過眼再姑。
因為在修煉原則的路上,困難重重找御。我們首先面臨的敵人便是自我元镀。而我敢說,這一關霎桅,多數人通不過栖疑。
其實按道理說,人是自然界最有希望突破自我的動物滔驶,因為我們有發(fā)達的大腦遇革,有可以理性思考的前額皮層。
但本能腦的力量依然強大,強大到讓我們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萝快,時常調動防衛(wèi)機制锻霎,把分歧當作挑釁,固守己見揪漩,很容易頭腦封閉旋恼。
這似乎是人的固有缺陷,無論多聰明奄容,都會有這個問題冰更。
達利歐就曾因此犯下大錯。那是在1982年昂勒,達利歐在金融界從業(yè)8年冬殃,已經略有小成。
當時叁怪,墨西哥債務違約,給美國經濟帶來很大風險深滚。雖然美國政府采取了應對措施奕谭,可達利歐覺得這一切都是無用功。
他在電視上公開宣布痴荐,美國將迎來一次蕭條血柳。
為了對沖風險,達利歐還特意切換了投資組合生兆∧寻疲可結果,美國經濟不僅沒有崩潰鸦难,反而迎來了一輪大牛市根吁。
達利歐丟了顏面不說,還一下虧了全部身家合蔽。他辛苦組建的橋水公司轟然解體击敌,只剩他一人。那時拴事,他瀕臨破產沃斤,連張經濟艙的票錢都出不起。
這件事給達利歐的沖擊是一生的刃宵,多年以后衡瓶,他仍痛罵當時的自己是“傲慢的混蛋”。
從那以后牲证,他的思維方式哮针,從“認為自己是對的”轉變?yōu)椤拔以趺粗牢沂菍Φ摹薄?/b>
達利歐寫下了那條最著名的原則,也幾乎是這本書里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了——“保持頭腦極度開放”。他說:
頭腦極度開放的基礎是一種真誠的擔憂:你在決策時看到的情況也許并不是最符合事實的情況诚撵。?
頭腦極度開放是一種能力:有效地探析各種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可能性缭裆,而不是讓你的自我意識或思維盲點阻礙你。
而要做到這一點寿烟,你不單要在分歧面前忍住發(fā)怒澈驼,還要能看到自己的天生局限。
因為我們每個人生來天賦不同筛武,有些人擅長宏觀思考但是不擅長落實細節(jié)缝其,有些人想象力出眾可是邏輯一團糟,還有人執(zhí)行力超強但是不擅長戰(zhàn)略規(guī)劃徘六。每個人自帶閃光點内边,同時又有思維盲區(qū)。
達利歐在他的原則里特別寫道:“認識自己的思維盲點待锈∧洌”如果不這樣做,你很可能一次次栽在自己的弱點上竿音。
?為了提醒自己和屎,他還列了一個頭腦開放和頭腦封閉的人的特征表〈核玻“書米”們也可以對照自查柴信。
達利歐說,一旦你能區(qū)分頭腦開放的人和頭腦封閉的人宽气,你將會希望自己周圍都是頭腦開放的人随常。即使是最優(yōu)秀的決策者,若是能得到其他優(yōu)秀決策者的幫助萄涯,也能顯著提高自己的決策質量绪氛。
不僅如此,達利歐還曾因保持頭腦開放窃判,救了自己一命钞楼。
有次他去檢查身體,醫(yī)生A告訴他袄琳,他正處在癌變早期询件,命不久矣。
要是普通人唆樊,很可能直接心理崩潰了宛琅,但達利歐喜歡和不同的人探討意見,即使面對權威專家逗旁,也不盲從嘿辟。
他又去找了醫(yī)生B舆瘪、C和D,結果他們的診斷意見和治療方式都不一樣红伦。后來英古,達利歐干脆要他們一起審視,最終發(fā)現達利歐身體并無異常昙读。
他在書中寫道:
專家也會犯錯召调,我的觀點很簡單:保持頭腦開放,不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蛮浑、也不認為別人是絕對正確唠叛,和聰明人一起審視問題,這樣做是有好處的沮稚。
在我們一生中艺沼,我們每個人大概會做出百萬次選擇,最終的結果累加構成了我們的人生蕴掏。
可以說障般,我們人生的質量,直接取決于這些選擇的質量盛杰。
沒有人天生就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剩拢,你可以把修煉原則之路,看作一條優(yōu)化選擇饶唤、提升人生成就的路。
除了文中所提贯钩,《原則》里還有不少提升決策質量的建議募狂,感興趣的“書米”可以自行查閱。
不過角雷,有一點尤其想要說明祸穷,達利歐的原則只是他的原則∩兹可參考雷滚,但不宜照搬。畢竟吗坚,他人的人生再成功再完美祈远,也不一定適配我們。
我們每個人對生命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商源。如果去總結车份,也都會形成不同的人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