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上海,因眾所周知的原因硫惕,足不出戶的我打開了赫爾曼.黑塞的《悉達多》這本書。
這不是一本關(guān)于佛陀額傳記野来。而是一個名叫悉達多的婆羅門貴族恼除,尋找世間真相(真正的智慧),最終找回“自我”的過程。
在當下的日子里豁辉,絕大部分人都被封閉在家令野,心情都很壓抑郁悶。所以非常推薦這本《悉達多》徽级。在精神的世界里气破,去尋找自己人生的真諦。從而達到內(nèi)心的安靜餐抢,平和的面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现使,和諧的接納世間的萬事萬物。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旷痕,出生于德國碳锈,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文學大獎。他是一位真正的文學大師欺抗,被譽為德國浪漫派最后的一位騎士售碳。
其的作品,文筆優(yōu)雅绞呈、細膩贸人,又樸實無華,不像某些思想哲學類書籍那么的晦澀難懂佃声。同時他又注重精神領(lǐng)域的探索和挖掘灸姊。讓人在閱讀之余,享受到文字所帶來的魅力秉溉。
第一站力惯,家庭。(覺醒)
回到書中召嘶,悉達多出身于婆羅門的貴族家庭父晶,家境富裕殷實。他自幼聰慧好學弄跌,而且長相俊朗甲喝,風姿優(yōu)雅,氣度非凡铛只。還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歌文達埠胖,與他一起追求人生慧的境界。
即淳玩,“我”在哪里直撤?(何為自我)
這個“我”,不是肉身蜕着,不是骨骼谋竖,不是思想红柱,不是意識。它到底是什么蓖乘,在哪里呢锤悄?
所以,悉達多開始不滿足于父母師長教授予他的知識嘉抒,認為這些都是外部世界已然形成的東西零聚,是規(guī)則,是規(guī)律些侍,是儀式隶症,也是前人思想的積淀。但絕不是世間真正的智慧和真諦娩梨!
第二站沿腰,沙門。(覺知)
當年輕的悉達多發(fā)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受到的教育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智慧時狈定,他決定舍棄當下的一切颂龙,包括自己的貴族身份,優(yōu)越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纽什,還有自己習得的婆羅門教義和知識措嵌,步入沙門,去追尋真正的智慧啟迪芦缰。
為此企巢,他與身為婆羅門祭祀的父親,發(fā)生了矛盾和對抗让蕾,最終父親屈從了悉達多的選擇浪规,允許他成為一位沙門的苦行者(僧侶)。
作為苦行者探孝,必須要服從戒律笋婿,練習克己和冥想,要經(jīng)歷痛苦顿颅,忍受饑餓(每天只吃一頓飯缸濒,并且還是乞食),承受疲倦(不斷的自我修行)粱腻。
但是庇配,很快悉達多發(fā)現(xiàn)沙門中追求世間真諦的方法,也是不對的绍些。雖然他在冥想中捞慌,看到世界萬物的輪回,也達到了一定的“無我”的境界遇革。但是那個世俗的“本我”終究還是會重新回到他的身上卿闹、他的心里揭糕。
這讓悉達多認為萝快,這也是錯誤的方向锻霎,是一種回避,是自我欺騙揪漩。和酒鬼酗酒的狀態(tài)一樣旋恼,是在逃避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
這里我個人的理解是奄容,外部世界教給我們的知識冰更,這不是真正的智慧“豪眨科學也好蜀细,哲學也罷,亦或是苦修戈盈,還有技能奠衔,這些只是讓我們的內(nèi)心感到充實,能夠更好的生活塘娶。但絕不是世間的智慧真諦归斤。
真正的智慧,是源自于我們內(nèi)心刁岸,或者說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脏里。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的丟失虹曙,或是被蒙蔽了迫横。
所以真正的修行,應(yīng)該是找回酝碳,那個“自我”的過程矾踱。
這和王陽明的“致良知”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都是“心即理击敌,心外無物”的境界介返。
第三站,喬達摩沃斤。(覺悟)
當有人告訴悉達多和歌文達圣蝎,在舍衛(wèi)城有一位大智大慧者,喬達摩衡瓶。他已經(jīng)完成了涅槃徘公,參悟了大道。
為此哮针,這兩位年青的苦行者关面,決定去舍衛(wèi)城坦袍,聆聽這位大德高僧的講道。結(jié)果歌文達深深地被吸引等太,立刻決定皈依捂齐,跟隨喬達摩修行。
而悉達多此時的思想境界認為缩抡,世界一切由語言奠宜、文字教導的內(nèi)容,都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瞻想。喬達摩講道的內(nèi)容压真,是喬達摩自己的感悟,但這不是悉達多的悟道蘑险。
如果遵從喬達摩的教誨滴肿,這不是真正的悟道,只是喬達摩教義的延伸佃迄。
真正的徹悟泼差,是無法用言語教授給別人的。這是喬達摩啟迪了悉達多的修行方向和屎。
所以拴驮,悉達多決定要繼續(xù)自我探索下去。修行之路柴信,只有自己套啤,沒有他人。除了自己随常,其他的都會成為你的妨礙潜沦。
第四站,自我探尋绪氛。
悉達多在告別喬達摩和歌文達之后唆鸡,一個人繼續(xù)上路。他要追尋“我”的本質(zhì)枣察。
之前婆羅門的智慧争占、沙門的戒律,和喬達摩的講道序目,都讓悉達多覺得失去了自我臂痕。只有拋棄這些外界的束縛,才能慢慢地靠近內(nèi)心中真實的自我猿涨。
所以握童,他開始用心去觀察這個世界,去用心看見天叛赚、地澡绩、河稽揭、山、草肥卡、樹溪掀。
此時,他突然間頓悟召调,感到了重生膨桥。天是天蛮浑,地是地唠叛,河是河,山是山沮稚,他就是悉達多艺沼,“我”就在這里,“自我”就在自己的心里蕴掏。
禪宗有三重境界障般。初級階段,看山是山盛杰,看水是水挽荡;中級階段,看山不是山即供,看水不是水定拟;高級階段,看山還是山逗嫡,看水還是水青自。
這個或許就是悉達多此刻的狀態(tài),從自己的赤子之心開始驱证,到被外界的各種東西影響延窜,迷失了自我,再到找回自己的那顆初始之心抹锄。
這個時候的悉達多覺得自己不再被過去的身份逆瑞、舊的學識所束縛。已然是脫胎換骨伙单,重獲新生获高。
第五站,紅塵车份。(磨礪)
在悉達多覺悟之后谋减,他又重新回到城市之中。因為他雖然感悟到了這世間的智慧扫沼,但還是需要通過這滾滾紅塵的俗世間出爹,來檢驗自己心智庄吼。
所以,他遇到了美麗的交際花甘瑪拉严就,和商人卡瑪士瓦密总寻。前者給了悉達多情欲的極樂體驗,后者帶著悉達多步入商界梢为,學會賺錢和花錢渐行。
在這個階段,悉達多可以說體驗了人間各種的喜怒哀樂铸董,有美女香車祟印,有錦衣玉食,也有賭博時大起大落的情緒激情粟害。
逐漸地悉達多被這個凡俗的世界給同化蕴忆,把他曾經(jīng)領(lǐng)悟到的智慧給遮蔽了。他變得懶惰悲幅、墮落套鹅、自大傲慢、貪圖享樂汰具。
直到有一天卓鹿,悉達多做了一個夢躏精。夢見自己的情欲啟蒙老師办陷,那位高級妓女甘瑪拉捺信,養(yǎng)的一只美麗的识樱、會唱歌的小鳥股冗,突然死了媳危。
這是上蒼在用死亡來警示悉達多鹅搪。預(yù)示著俗世間的萬事萬物恤左,都會隨著死亡的來臨既荚,最終一切都會煙消云散稚失。
唯有智慧才是永恒存在的。
就在此刻恰聘,悉達多再次頓悟句各。那些蒙蔽自己的各種墮落的欲望,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晴叨。
那顆曾經(jīng)頓悟凿宾,擁有世間智慧真諦的心靈,又重新回到了悉達多的身上兼蕊。
第六站初厚,河邊。(參悟)
當悉達多擺脫這塵世的各種欲望和情緒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森林之中产禾,又開始原來苦行者的修行排作。他來到河邊,遇到一位擺渡人亚情,也是之前的舊相識妄痪。
這位擺渡人告訴悉達多,世間的智慧楞件,其實存在于每一個地方衫生,在天上,在地下土浸,在塵埃里罪针。所以眼前的這條河,也存在著世間的智慧真諦栅迄。只要去耐心的傾聽站故,它就會告訴你。
比如毅舆,悉達多在關(guān)注和傾聽這條河的聲音時,他領(lǐng)悟到這世間根本就沒有時間這個東西愈腾。就像河流不分晝夜的向前流動憋活,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虱黄,只有當下悦即。
這又和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得“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概念是極為相似的。
所以橱乱,“活在當下”這個理念辜梳,無論在古時候,還是在未來的日子里泳叠,就是我們?nèi)松囊粋€重要世間智慧作瞄。
同樣,真正的智慧(真理)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危纫,就像河流一樣不分晝夜的宗挥,一代人一代人的傳承下去。
第七站种蝶,兒子契耿。(親情)
悉達多在河邊作為擺渡人參悟的日子里,他重逢了自己的情人甘瑪拉螃征,并且得知她還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搪桂。
不幸的是,在悉達多與兒子相認之后盯滚,甘瑪拉就撒手人寰踢械,離開了這對父子拙泽。
而悉達多在故人離世的悲傷過后,看著自己的兒子裸燎,突然間從內(nèi)心中涌出了一股親情的快樂顾瞻。
當他看著這個從小驕縱成性的孩子,也產(chǎn)生了溺愛的行為德绿,忍受著孩子的壞脾氣荷荤。
哪怕在內(nèi)心已然感知到孩子很討厭他這個父親,不愿意和他一起過這種苦修的生活移稳。悉達多還是把他留在自己身邊蕴纳,企圖用仁愛和溫情去感化他。
在這種矛盾的狀態(tài)下个粱,悉達多再次來到了河邊古毛。他看到河里出現(xiàn)了他父親的臉,聽到曾經(jīng)他為了追求世間的真諦都许,要放棄婆羅門的身份稻薇,去步入沙門時,與父親發(fā)生的矛盾胶征。
突然間塞椎,他體會到當時自己父親的悲痛,就像現(xiàn)在的他正在體驗到兒子要離他而去的內(nèi)心悲痛睛低。
這是輪回案狠,親情的輪回。這不同于紅塵中的修行钱雷。
親情是我們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本能情感骂铁,哪怕是動物,也會有舐犢情深的行為罩抗,更何況是擁有七情六欲的人類袄帧!
悉達多此時感悟到澄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名段。他的父親想要自己做一個婆羅門的祭祀,而他本人想要追求人生的智慧泣懊。他的兒子只想在塵世間享受生活伸辟。
所以,分離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親情的最終結(jié)果馍刮。把孩子一直拴在身邊信夫,也是一種欲望的執(zhí)念。
此刻,悉達多一下子頓悟了静稻。突然間聽到世間萬千種聲音合在一起警没,自己的靈魂也擺脫了某一種聲音的禁錮。
那個“我”(智慧)的真諦振湾,完全的展示在他的面前杀迹。他感到了天人合一的和諧。
第八站押搪,傳道树酪。
當上了年紀的、同時也成為苦行者中的大德高僧的歌文達大州,慕名來看悉達多時续语,他們倆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
歌文達問:世界有沒有一種教義厦画、信仰疮茄,或是知識,能夠引導人們正確的生活根暑,正確的做事力试?(意思是說,悉達多追求的世間智慧的真諦购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內(nèi)容形態(tài)懂版?)
悉達多平靜的回答:知識可以傳授,技能可以教授躏率,但智慧不可言傳。因為真正的智慧原本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民鼓,是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薇芝,而不是通過學習來獲取的,所以唯有在生活中丰嘉,讓智慧指引著自己夯到,去堅定自己的意志,去創(chuàng)造自己生命的精彩饮亏。
就如同善惡一樣耍贾,早已在我們的心中,從未離開路幸。大善之人心中存著人性的陰暗荐开,大惡之人心中也有善的佛性。
還有生死亦是如此简肴,生的終點就是死亡晃听,而死的涅槃是生的開始。
而且這些都與時間無關(guān),是超越時間的束縛和限制能扒,是天地間的輪回往復(fù)佣渴。生命的延續(xù)與傳承,從不都是時間來決定的初斑。
所以辛润,接受當下的一切,接納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见秤,用自己心中已覺知的智慧砂竖,去面對,去行動秦叛。
總之晦溪,智慧,是無法說出來的挣跋,是需要在生活和自己的行為中三圆,去展示出來,是你內(nèi)心覺悟(佛性)的外在表現(xiàn)避咆。
《悉達多》給人的啟迪舟肉,就是世間智慧的真諦,其實早已在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里查库。
就是我們一出生已經(jīng)擁有的那顆赤子之心路媚,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受到外界的影響樊销。有原生家庭整慎,有社會環(huán)境,也有自身欲望的滋生围苫,逐漸迷失了自己裤园。
所以,悉達多的修行之路剂府,也是一條找回自我的路拧揽。
首先舍棄原生家庭的羈絆,割舍親情腺占,這是放下內(nèi)心的欲望淤袜,還有自己以往的學識;
其次自我修行(冥想苦行)衰伯,去掃除赤子之心上的蒙塵铡羡,去覺知其的存在,領(lǐng)悟其的智慧嚎研,遵從其的指引蓖墅,然后用自己的行為將其展現(xiàn)出來库倘,最終收獲自己內(nèi)心的平和,與這個世界和諧的融為一體(天人合一)论矾;
再則是領(lǐng)悟之后教翩,再入紅塵,用世俗的各種欲望來考驗自己贪壳,也有用血脈至親來堅定自己內(nèi)心的目標饱亿。即真金需要烈焰來檢驗,智慧的真諦也需要經(jīng)歷世間的各種考驗闰靴。也可以理解為彪笼,自己感悟的之后能否抵御住內(nèi)心的私欲。
最后真正的智慧是無法通過教誨和傳承來習得蚂且,唯有靠自己的修行才能覺悟其的真諦配猫。在生活中修行,在家庭中修行杏死,在工作中修行泵肄,在人際關(guān)系中修行,在高光時刻修行淑翼,亦在低微里修行……
佛家對于開悟有三個階段:
看破腐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玄括,如露亦如電冯丙,應(yīng)作如是觀。諸行無常遭京,諸漏皆苦胃惜,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哪雕。大概意思是說蛹疯,我們要無時無刻地看待這個世界一切的萬事萬物,不要執(zhí)著热监,不要被束縛,要解脫自己內(nèi)在自有的體性饮寞。這也是悉達多舍棄自己婆羅門的家庭孝扛,和自己舊有的學識這個階段。
放下幽崩。
即放下自己心中的執(zhí)著苦始,也就是塵世間的各種誘惑,或是自己內(nèi)心的私欲慌申,方能達到涅槃的境界陌选。這是悉達多覺悟世間智慧的真諦理郑,經(jīng)歷紅塵中各種誘惑,和兒子分離之后咨油,頓悟的那個階段您炉。
自在。
心中沒有任何束縛役电,真正的達到“因無所住赚爵,而生其心”。也就是本心法瑟,那顆赤子之心冀膝,如同旭日東升,磅礴而出霎挟。整個人無所牽絆窝剖,活得瀟灑自在,隨遇而安酥夭。這是悉達多在河邊與一生的好友歌文達論道時的狀態(tài)赐纱。
吐槽:這篇讀書筆記,大概寫了四五天哈采郎,斷斷續(xù)續(xù)的千所。因為佛法的修行,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蒜埋,所以一直處于戰(zhàn)戰(zhàn)兢兢淫痰、惶恐不安的狀態(tài)之中。
用自己的內(nèi)心感悟整份,去體會佛法的精深待错,宛如一只小小的螞蟻,在巨浪波濤中去感受大海的高深烈评。雖有自不量力火俄,但在人生的修行之路上吾往矣!
還有平時愛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讲冠,在看佛法瓜客、道教,還有儒家經(jīng)典學說時竿开,總有一種觸類旁通的感受谱仪,覺得它們有相似相通的地方。佛法中的打坐禪修否彩,與積極心理學中的心流狀態(tài)是如此的相似疯攒,讓人感覺到人世間的真正智慧,其實從未離開列荔,也從未改變敬尺。
活在當下枚尼,不懼將來,無畏過往砂吞,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署恍,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也不沉溺于歡愉的刺激之中呜舒,抵御內(nèi)心的各種誘惑私欲锭汛,讓自己內(nèi)心充盈中正,活得灑脫自在袭蝗,也就是人生智慧的終極表現(xiàn)吧唤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