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幫助我們輸出內(nèi)在的自由寫作界阁,最終將成為一種“與神對話”侯繁。
時光飛逝,很快又到了3月自由寫作的最后一天了泡躯。在這個月里贮竟,每天寫一篇,似乎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慣较剃,也漸漸的找到了自己自由寫作的方式咕别。下個月會繼續(xù)寫,今天是3月最后一天写穴,總結(jié)一下自由寫作的感悟吧惰拱。
我的體會是,其實自由寫作本身不難啊送,難的是找到那個讓文字流淌出來的感覺偿短。有的時候會覺得思如泉涌欣孤,就像不用動腦,文字直接流出來的感覺昔逗;但有時又會覺得降传,坐在電腦前半天,一個字都擠不出來勾怒。
我感覺婆排,決定文字能不能從心中自由流淌的原因 ,在于寫作的主題笔链。只有當書寫自己最熱愛段只、最擅長的主題時,例如我寫瑜伽卡乾、寫投資的時候翼悴,文字很自然的就不加思索的流出來了,感覺棒極了幔妨。而當我想寫自己不擅長的主題,或者不知道該寫什么主題谍椅,隨便yy一個的時候误堡,自由寫作幾乎不可能發(fā)生。
原來雏吭,自由寫作這件事锁施,本身也是用來反射自己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工具,每天的練習杖们,其實也是讓自己把內(nèi)心的感悟和感動倒出來悉抵,看到原來我最近關注和熱愛的是這些事情。寫作本來就是一種輸出摘完,而自由寫作姥饰,因為“自由”的緣故,能夠通過寫的方式連接內(nèi)心孝治,幫助我們輸出那些埋藏在內(nèi)心的寶藏列粪,看到被自己日常所忽略的一面——原來這個話題,我的內(nèi)心能夠產(chǎn)生這么多有意思的思考谈飒!
當然岂座,因為自由寫作是一種輸出,為了能夠持之以恒的練習這種輸出內(nèi)心的能力杭措,我們更需要的是多積累自己的輸入——在日常生活中费什,盡可能多的去留意那些給我們帶來熱情、感動與美好的人與事手素,把那種高峰體驗(udyamo bhairavah)銘記在心鸳址,經(jīng)過內(nèi)在一段時間的沉淀赘那、重組和整合之后,自然就會從筆尖流淌出讓自己感到靈光乍現(xiàn)的內(nèi)容氯质。
而這種積累內(nèi)在輸入的方式募舟,其實恰恰也是瑜伽中修行的方式,無論是公元前《薄伽梵歌》中的奉愛瑜伽(bhakti yoga)闻察,還是公元后的《濕婆經(jīng)》第一部分關于修行覺知的探討拱礁,都有著類似的共鳴——那就是,從身邊的點滴事物開始辕漂,發(fā)現(xiàn)和感受美與神圣呢灶,最終達到能在一草一木、萬事萬物钉嘹、光明與黑暗之中都看到神性鸯乃,這樣的日常實踐,最終將會讓我們收獲內(nèi)心的圓滿感跋涣。而幫助我們輸出內(nèi)在的自由寫作缨睡,最終將成為一種“與神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