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提出,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它的任務(wù)不是增加關(guān)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馒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這里更清楚地解釋一下這個話的意思凝果,似乎是恰當?shù)摹?/p>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祝迂,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器净,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型雳,并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山害,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纠俭。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浪慌,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冤荆,就構(gòu)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gòu)成各人的人生境界权纤,這是我的說法钓简。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汹想,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外邓。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欧宜。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坐榆,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冗茸,它們是:自然境界席镀,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夏漱,天地境界豪诲。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挂绰。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屎篱,他做他所做的事服赎,然而并無覺解,或不甚覺解交播。這樣重虑,他所做的事,對于他就沒有意義秦士,或很少意義缺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隧土。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提针,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并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曹傀。他可以做些事辐脖,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皆愉。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嗜价,對于他,有功利的意義幕庐。他的人生境界炭剪,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翔脱,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奴拦,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届吁,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错妖。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疚沐,或如儒家所說暂氯,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亮蛔,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痴施。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究流,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辣吃。
最后,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芬探,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神得,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偷仿,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哩簿。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宵蕉,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节榜,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羡玛。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宗苍。這種覺解為他構(gòu)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缝左,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浓若,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蛇数,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挪钓、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yīng)該成為的人耳舅。前兩者是自然的產(chǎn)物碌上,后兩者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自然境界最低浦徊,往上是功利境界馏予,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盔性。它們之所以如此霞丧,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冕香、道德境界蛹尝,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悉尾,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突那。
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任務(wù)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构眯,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愕难。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通過哲學惫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了解猫缭,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壹店,也是哲學的產(chǎn)物饵骨。道德認為,并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yǎng)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茫打。他行動和生活居触,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妖混,哲學的任務(wù)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轮洋,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制市。哲學教人以怎樣成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弊予,成為圣人就是達到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祥楣。這是哲學的崇高任務(wù)。
在《理想國》中汉柒,柏拉圖說误褪,哲學家必須從感覺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學家到了理智世界碾褂,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兽间。可是天地境界的人正塌,其最高成就嘀略,是自己與宇宙同一,而在這個同一中乓诽,他也就超越了理智帜羊。
中國哲學總是傾向于強調(diào),為了成為圣人鸠天,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讼育。他不可能表演奇跡,也不需要表演奇跡稠集。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窥淆,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覺解,他所做的事對于他就有不同的意義巍杈。換句話說忧饭,他是在覺悟狀態(tài)做他所做的事,別人是在無明狀態(tài)做他們所做的事筷畦。禪宗有人說词裤,覺字乃萬妙之源。由覺產(chǎn)生的意義鳖宾,構(gòu)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吼砂。
所以中國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的哲學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鼎文。隨著未來的科學進步渔肩,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拇惋,必將讓位于科學;可是人的對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周偎,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抹剩。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這方面蓉坎,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