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嗅骄,10月19日的周六將舉行開館儀式胳挎。
遺址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于古代文獻中的夏溺森、商王朝時期慕爬。該遺址南臨古洛河窑眯、北依邙山、背靠黃河医窿,范圍包括二里頭磅甩、圪垱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
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姥卢、國家的興起卷要、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独榴、王宮定制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僧叉,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這個最早中國都城的起源地棺榔,博物館設計也突出了上古文明的特點瓶堕,建筑天際線中央高起并逐漸融合于大地,象征威儀四方的華夏最早王朝氣象掷豺。
早期文明夯土建筑為主捞烟,用土燒制陶器是主要生活器具,出現(xiàn)了青銅器具当船,土和銅是這個時代的特色题画。整個博物館用做舊的紫銅作為外觀主要材料,中央大廳銅質屋頂設計德频,像一個青銅爵苍息,這里出土了中華第一爵。
夏朝時期壹置,民居和宮殿還都采用夯土工藝竞思,遺址博物館也采用這一工藝,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單體建筑钞护。
配套建設的夏都遺址公園盖喷,復現(xiàn)了幾千年前的洛河故道,展示了當時的道路系統(tǒng)工程难咕、宮殿區(qū)及井字形道路保護展示工程三部分课梳,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000畝。
博物館的北面余佃,是遺址的宮殿區(qū)和井字形道路展示區(qū)暮刃。東邊的二號宮殿復原展示工程已全部完工,庭院爆土、夯土臺椭懊、柱礎、宮墻等一一呈現(xiàn)步势。西側的一號宮殿復原展示工程在進行最后的打磨氧猬。
游客服務中心灰頂紅墻背犯,延續(xù)遺址區(qū)的總體空間規(guī)劃格局。在這了可以觀賞二里頭出土的早期文物精品狂窑,實地了解這座早期都城的布局媳板,感受華夏先祖定都河洛桑腮,開創(chuàng)文明的氣象泉哈,探尋中華文明之源。
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
1984年秋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破讨。通高16.5厘米丛晦、寬11cm。銅牌上古銅色與藍綠色相間的綠松石交相輝映提陶,可以想象牌飾持有者的氣派烫沙。
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鑲嵌銅器,可以說他的發(fā)現(xiàn)開創(chuàng)了鑲嵌銅器的先河隙笆。
“華夏第一爵”之稱的乳釘紋銅爵
青銅爵作為一種常見的飲酒器锌蓄,流行于夏商時期。迄今為止撑柔,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銅爵瘸爽,1975年發(fā)現(xiàn)、被稱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銅爵铅忿。
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倒酒的流槽)剪决,后有尖狀尾,中為杯檀训,一側有柄柑潦,下有三足。該爵高22.5厘米峻凫,流渗鬼、尾長31.3厘米,壁厚0.1厘米荧琼,窄長流譬胎、尖長尾,針狀雙柱矮小铭腕,細腰银择,瘦腹,扁帶狀扳累舷,三棱錐狀足浩考。腰腹正面裝飾一排乳釘,共5顆被盈,夾在兩道凸弦紋之間析孽。
綠松石龍形器
龍身長約65厘米搭伤,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袜瞬,由2000余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怜俐,每片綠松石大小僅有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僅0.1厘米邓尤。
發(fā)現(xiàn)這樣完整的龍形器拍鲤,證明早在夏代的時候,先民們已經把龍作為自己的圖騰來崇拜汞扎。
這一“超級國寶”被命名為“中國龍”季稳,它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tǒng)的根源澈魄。
五千年文明看洛陽景鼠,這里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