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夜十一點洲劣,南京备蚓,城東。
當新年的喧囂安靜下來之后囱稽,世界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郊尝。
我也回到了自己的書桌前,打開電腦和臺燈战惊,帶著某種期待流昏,又仿佛是某種宿命的安排。
其實在自媒體寫文吞获,對于自己并不是新嘗試了况凉。幾番折騰,從未出圈各拷,但從未懈怠過刁绒。
我本是非常懶散的人,傳統(tǒng)紙媒出身又轉入他業(yè)烤黍,多年來一事無成知市。
但是這兩年,世事變故蚊荣,又已不惑初狰,表達本身易事,但已成心底必需互例。
也許是厚積薄發(fā)的原因奢入,我想這么安慰自己。重回自媒體之后,寫的幾篇小文腥光,雖未成爆文关顷,但也小起波瀾。
尤其昨天在企鵝號上武福,一位叫優(yōu)禮客的讀者對我的《尼采對待孤獨的三種境界:選擇怎樣的孤獨议双,也就選擇了怎樣的人生》,點評百字有余捉片,拿尼采與中國哲學相對應平痰,恰是我沒有想到的。
也是對我的文字的升華和再造伍纫。
寫文之前宗雇,往往都是立意為先。
我每每想到一個選題莹规,都要去網上搜索一番赔蒲。看看這個選題別人有沒有碰過良漱,又是怎么寫的舞虱。有些過于雞湯,有些過于拼湊母市。
我想寫成什么樣矾兜?我其實也沒有想好。
就像我寫了一個這么長的開頭窒篱,還沒有進入本文的主題焕刮。
我想營造一種文字的氛圍,我想通過我的文字與你握手墙杯,與你交心配并。
伯蘭特·羅素,可能就是這樣的哲學家高镐。
02
在大學期間溉旋,學習西方哲學史時,羅素并沒有引起我們一幫年輕學子的注意嫉髓。
那個時候观腊,我們沉迷于后現代主義的拗口與深奧,沉迷于薩特與波伏娃的愛情算行,卻對這個看起來有點世俗的老頭不怎么上心梧油。
那個時候,他沒有強大的系統(tǒng)性思想去引起我們的好奇州邢,他略顯聒噪的瑣碎之言也讓我們特別煩心儡陨。
他好像總是在談論生活中最煩心的事情。這是一個哲學家該做的事情嗎?
彼時不懂骗村,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們嫌褪,還未對生活如此上心,也未對生活也這番徹底的理解胚股。
20年前笼痛,我在蘇州古舊書店,買過羅素的《幸福之路》一套叢書琅拌。叢書分為上下兩冊缨伊,藍色的封皮。我在寫這篇文章時财忽,突然想到了這套書籍倘核,居然在書架的最上層找到了。
20年后即彪,重讀羅素的《生活之路》,這簡直就是個暗喻活尊!
因為20年后的我們隶校,如今都太需要羅素了,太需要羅素對于生活的“嘮叨”了蛹锰。
羅素1872年5月18日生于英格蘭蒙茅斯郡特里萊赫的一個英國自由黨貴族的家庭深胳。1970年2月2日卒于梅里奧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附近。
羅素是20世紀影響最大铜犬、聲望最高的思想家之一舞终,也是一位罕見的博學多產的作家。他給后人留下了七十多部論著和幾千篇論文癣猾,涉及哲學敛劝、數學、倫理纷宇、政治夸盟、歷史、文學以及教育等諸多領域像捶。
1950年上陕,羅素以哲學家的身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所寫的捍衛(wèi)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拓春。
但最讓我們熟知的释簿,還是他用哲學家的眼光,表達對活著的日撑鹈В化理解:
羅素在《我為什么而活著》中說道:對愛情的渴望庶溶,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渐尿,這三種激情醉途,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砖茸,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隘擎,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這就是我的一生凉夯,我覺得這一生是值得活的货葬。如果真的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欣然重活一次劲够≌鹜埃”
03
在他一生的經歷中,與中國有著一整年的交集征绎。
1920年蹲姐,剛剛結束訪問蘇聯(lián)的羅素,接到北京大學梁啟超邀請講學的電報人柿,原本對中國很感興趣的羅素柴墩,于是決定帶著多拉·勃拉克一起訪華。
抵達中國的時候凫岖,還有個故事江咳,后來成了段子。
1920年8月哥放,羅素乘坐“波多號”法國客輪出發(fā)歼指。2個月后的10月12日,羅素到了上海甥雕。但是到了碼頭之后踩身,卻沒有人來接他。
這讓羅素突然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犀农。原來惰赋,這里面鬧了個烏龍。因為約定的到達日期是10月15日呵哨,羅素提前3天到了赁濒,而中國人并不知道。
等中國人知道后孟害,給予了羅素極大的歡迎和熱情拒炎。抵達中國的羅素,儼然像當紅明星一樣受到瘋狂追捧挨务。
在徐茂昌寫的《海上洋人:百年時光里的碎影》里击你,詳細了描寫了當年這段場景玉组。
離開碼頭,羅素就被帶到西藏路漢口路那所著名的大旅館——一品香旅館丁侄,剛安頓下來惯雳,就有中國學者絡繹不絕地上門來拜訪、求教鸿摇,使他又深嘆中國人的好學石景。
第二天晚上,在南京路大東旅社歡迎他的宴會上拙吉,他第一次用筷子吃飯潮孽,覺得十分新鮮、有趣筷黔。喝著一杯杯難以形容如何醇美的米酒往史,吃著滿桌品味俱佳、多得數不清的菜肴佛舱,真有點飄飄欲仙的感覺椎例。
讓他吃驚不小的是,許多中國人竟然能用流暢嫻熟名眉、妙趣橫生的英語和他交談粟矿。說的是英式英語,行的是英式社交禮儀……
“這是我們第一次對中國人有親身的感受……此前我一直不曉得损拢,一個有教養(yǎng)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教養(yǎng)的人∪鱿”很久以后福压,他在他的自傳中還念念叨叨地這樣寫道。
當然或舞,在受到如此熱情的招待下荆姆,羅素顯然高估了中國人的客氣。他開始在各種場合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映凳,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尊崇胆筒。雖然,有些并不是他的本意诈豌,但很多話刺痛了當時正在尋找救國之路的國人的心仆救。
他認為,求之古人矫渔,中國的老子所謂“生而不有彤蔽,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最有價值庙洼。他希望中國實業(yè)的發(fā)展顿痪,不要趨步歐美后塵镊辕,再蹈歐美的種種謬誤。
他的很多說法蚁袭,不被當時的中國知識界認同征懈。雖然現在來看,很多都是誤會和誤讀揩悄,
羅素在上海一共待了5天卖哎,然后又輾轉去杭州、南京虏束、長沙等地棉饶,才北上抵達北京大學合武,隨后在北京講學一年瓷叫,1921年回國凄敢。
1922年粱檀,羅素回國之后兵怯,寫就《中國問題》一書忿峻,他在書中高度評價中華文明悔详,認為中國人是一個忍耐凤覆、和善晰韵、含蓄发乔、灑脫、愛好平和的民族雪猪,“比意大利更古老栏尚、更富有人情味”。
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只恨,他還寫到译仗,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官觅。中國人天生的態(tài)度就是寬容和友好纵菌,以禮待人并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愿意的話休涤,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咱圆,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04
除了羅素的思想之外功氨,與他形影不離的多拉·勃拉克也成了熱點話題序苏。
正是因為勃拉克,情人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了中國人的頭腦之內疑故。
這恰恰是羅素對為什么活著的理解之一:對愛情的渴望杠览。
我之所以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纵势。首先踱阿,愛情有時給我?guī)砜裣补芮@種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會為了體驗幾小時愛的喜悅软舌,而寧愿犧牲生命中其他一切才漆。
其次,愛情可以擺脫孤寂——身歷那種可怕孤寂的人的戰(zhàn)栗意識佛点,有時會由世界的邊緣醇滥,觀察到冷酷無生命的無底深淵。
最后超营,在愛的結合中鸳玩,我看到了古今圣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這正是我所追尋的人生境界演闭。雖然它對一般的人類生活也許太美好了不跟,但這正是我透過愛情所得到的最終發(fā)現。
關于多拉的身份米碰,也鬧過類似于接船的烏龍事件窝革。
美麗干練的多拉與羅素同船而來,羅素沒有介紹她的身份吕座,于是媒體憑常理推斷虐译,恭敬地稱呼她為“羅素夫人”。等記者弄清多拉是羅素的“劍橋弟子”吴趴,而不是夫人時漆诽,又一陣著慌,急忙登報更正锣枝、致函道歉拴泌。
羅素反倒顯得隨意,表現出他對愛情的態(tài)度惊橱。
接到《申報》的道歉信后,羅素大度地回信說箭昵,這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税朴,根本就用不著深究、道歉家制,同時也轉彎抹角地說正林,“其實他倆的關系,除了需法律上的認可外颤殴,與夫妻也沒多大差別了”觅廓。
這一下,中國人的愛情觀遭到了沖擊涵但,還可以這樣嗎杈绸?
《民國日報》《婦女雜志》等等報紙帖蔓、雜志,爭先恐后地推出了“離婚問題號”“羅素婚姻研究號”瞳脓,借“羅素式婚姻”對包辦婚姻大加批判塑娇,將羅素的“自由戀愛精神”大大吹捧了一通。
雖然被中國人稱做“自由戀愛”劫侧,但羅素心里清楚埋酬,這其實是大相徑庭的事。
羅素與妻室多年分居烧栋,正在鬧離婚写妥。婚姻之外审姓,他享受著英國貴族圈風行的婚外戀珍特、敞開式婚姻。到上海之前邑跪,他身邊還有三四個情人次坡,多拉只是其中之一。
但對多拉画畅,羅素的用情深久和認真砸琅,卻也是有目共睹的。之前的蘇聯(lián)之行轴踱,與他結伴同去的症脂,就有這位年輕可人、干練而極有才氣的多拉淫僻。
接到北京的邀請诱篷、準備去中國講學時,羅素依然想到讓多拉與他結伴同行雳灵。信中棕所,他還帶著幾分矯情地說,你要不陪我去悯辙,那我也不去了琳省。
多拉讀懂了信中發(fā)來的愛情信號,不由一陣狂喜躲撰。沒過幾天针贬,兩人就已相擁在駛往上海的輪船上了。
05
人為什么而活著拢蛋?
大部分時間我們可能并不去思考桦他,大部分人也許給不了清晰的答案。
羅素給出了自己的三個答案:愛情谆棱、知識和苦難快压。
他2歲喪母圆仔,4歲喪父,由他曾出任過兩次英國首相的祖父把他撫養(yǎng)成人嗓节。他一生坎坷荧缘,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拦宣,后來成為一位集眾家于一身的偉人截粗。
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鸵隧,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绸罗。
羅素為什么渴望愛情?是因為它帶給人狂喜豆瘫,它可以解除孤寂珊蟀,愛情的結合使人看到天堂景象的神秘縮影
羅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識?渴望了解人的心靈外驱,希望知道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育灸,想知道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羅素同情什么樣的苦難?饑餓的兒童昵宇,被壓迫者折磨的受害者磅崭,被兒女視為負擔的無助的老人,以及充滿孤寂瓦哎、貧窮和痛苦的整個世界砸喻。
有哲人說,過去是現在的逝去蒋譬,未來是現在的延續(xù)割岛,你無視現在,即使對過去了若指掌犯助,對于未來洞察先機癣漆,又有什么意義呢?
從愛情到知識再到苦難剂买,可以理解為人活著的三進階扑媚。
第一階段是愛情,這是自我雙方的身心愉悅雷恃。
第二階段是知識,這是個體與世界的溝通和解费坊。
第三階段是苦難倒槐,這是對美好未來的改變決心與終極關懷。
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寫明附井,圣賢之路讨越,唯有四事相規(guī):一曰立志两残,二曰勤學,三曰改過把跨,四曰責善人弓。
王陽明十二歲時在北京長安街街頭散步,遇到一個大仙模樣的人對他說:“你的胡子到領口時着逐,進入圣境崔赌;胡子到胸口窩,結圣胎耸别;胡子到小腹健芭,圣果圓⌒憬悖”
大概意思是說:你30歲時可以在學問上有所成就慈迈,40歲時可以有完善的思想體系,50歲時可以將學問運用到事業(yè)上省有,人生圓滿痒留。
愛情、知識蠢沿、苦難伸头,其實一脈相承,大概也都體現在平時日常之中搏予,但往往卻容易被人忽略熊锭。正如立志、勤學雪侥、改過碗殷、責善。
王陽明說:“只有真切為善的心速缨,就必能勤學锌妻,必能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旬牲,見到不善仿粹,也會不自覺勸其向善≡”倘能如此吭历,便成“如種樹然,自然日夜滋長擂橘,枝葉日茂晌区。”
叔本華說:人能做其所意愿,但不能意愿其所意愿朗若。
我們今天在這里討論人為什么而活著恼五,背后的含義則是,既然人都要死哭懈,那總要做點什么吧灾馒。
莊子曾描述過一種鳥類動物。這種鳥每走十步遣总,就要低頭捉食睬罗。因此活得很是辛苦,很累彤避。但就變如此傅物,這種鳥還是不愿意被人豢養(yǎng),它要自由琉预。
它被自己的身體習慣困住董饰,但自由的心依舊在向往。
況且人呢圆米?
人為什么而活卒暂?回到你自由的內心,總會有你的答案娄帖。
羅素幫我們理解了人為何而活的三種階段也祠,選擇怎樣的層次,也就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近速。
≌┖佟(本文為全網原創(chuàng),“人間二手故事”首發(fā)削葱。謝絕轉載和洗稿奖亚,如需轉發(fā)請留言聯(lián)系作者。)
部分資料參考于《海上洋人:百年時光里的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