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章炳麟 先生的名字 ,是在高中的歷史書上 咙冗。當(dāng)時書上介紹他是個反清革命家,坐過牢漂彤,做過《民報》的編輯雾消,給鄒容的《革命軍》作序,發(fā)表過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等挫望。我之所以記住了這些知識立润,是因為考試的緣故。當(dāng)時章太炎先生僅僅是定格在歷史書上而已媳板。
后來在在讀民國大師的相關(guān)文章時桑腮,我了解到章太炎先生講課架子最大 ,據(jù)文中說 :“他上課時五六個弟子陪同蛉幸,有馬幼漁破讨,錢玄同丛晦,劉半農(nóng)等,都是一時俊杰提陶、大師級的人物 烫沙。老頭國語不好,由劉半農(nóng)翻譯隙笆,錢玄同寫板書锌蓄,馬幼漁倒茶水,可謂排場十足 撑柔∪乘”從此我意識到章太炎先生是相當(dāng)有學(xué)問,是受當(dāng)時讀書人追捧的 大師铅忿。
再后來我讀過魯迅先生的《章太炎先生二三事 》剪决,還記得魯迅先生說:“我以為先生的業(yè)績,留在革命史上的檀训,實在比在學(xué)術(shù)史上還要大昼捍。”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章先生的革命業(yè)績 大過了他的學(xué)術(shù)成就 肢扯,我為章先生的革命精神而震撼妒茬。
總之我先前對章先生的了解只有些雪泥鴻爪 。直到今天我讀了王彬彬?qū)懙?《章太炎的身后事 》一文蔚晨,我對章先生的有了較深入的了 解乍钻。
文中寫到,1936年6月14日铭腕,章太炎先生病逝于蘇州寓所银择,7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了“國葬章炳麟令”累舷,國葬地點是遵照章先生遺愿 浩考,在杭州西湖邊上南屏山下張蒼水墓旁 。
當(dāng)時國家情勢動蕩被盈,內(nèi)憂外患 析孽,讓“國葬令”無限期予已擱置 。除這一客觀原因外只怎,更重要的還是蔣介石絕不愿意國葬章太炎 袜瞬。因為章生前視蔣為無恥小人,盡情笑罵身堡,根本不把蔣放在眼里 邓尤;當(dāng)蔣推行“以黨治國 ”和更換國旗時 ,章對蔣嘲罵 ,憤然與切齒汞扎。尤其在抗日問題上季稳,章一再奔走與表態(tài) ,這令蔣十分為難和惱怒 澈魄,而且只能藏在心里 景鼠。鑒于此這次國葬始終沒有舉行 。
新中國成立后一忱,章先生的朋友,學(xué)生又提出安葬章的問題 谭确,從1951年葉芳炎致信浙江省政府到1955年4月3日帘营,章先生遺體終于下葬 ,歷時整整四年 逐哈。正如文中所說 :“可以想見芬迄,這中間還有許多僵滯、曖昧昂秃、曲折 禀梳,還有許多權(quán)衡、斟酌肠骆、思量 算途。”這次政治規(guī)格雖然很低蚀腿,但章先生畢竟入土了 嘴瓤。
1966年秋,當(dāng)時造反派挖開了章先生的墓莉钙,把他的遺體暴尸于外 廓脆,導(dǎo)致尸體腐臭,后一園林工人將它拖至山腳下草草掩埋 磁玉。
文革后期停忿,由于辛先生早年非儒、反儒蚊伞,而比較地肯定法家席赂,所以在文革“評法批儒” 中又成了一個“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尊法反儒的英雄” 时迫。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境遇不能不讓人慨嘆 “人世幾回傷往事氧枣,山形依舊枕寒流 ”。
1981年10月别垮,章先生之墓得以修復(fù)便监,這次政治規(guī)格比1955年的葬禮高多了 。物修復(fù)工程還是很有政治意義的 。這讓我無來由有想到 “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烧董,換了人間 ”的詩句毁靶。
張先生的身后是真是時代的晴雨表 。黨派之爭逊移,思想意識形態(tài)之爭 以成過眼煙云 预吆,還好章先生最終安眠于地下 。九泉之下如有靈胳泉,不知他對自己身后的遭遇 是悲欣交集還是啼笑皆非呢 拐叉。這恐怕不得而知了 。
【注】文中引號內(nèi)容未加特別說明的 扇商,都是引自王彬彬先生的文章 凤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