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有負面情緒很正常褂策,關鍵是學會如何疏導和排解,下面幾個方法或許能幫到你颓屑。
1.正視你的情緒
沒孩子之前不理解為什么很多媽媽脾氣都那么差斤寂,有了孩子才知道,既上班又帶娃邢锯,連病都不敢生扬蕊,如果再遇上家人不理解、孩子作妖丹擎,自己真就成了火藥桶尾抑,一點就炸歇父。
有段時間,女兒不好好刷牙再愈,我怎么哄都沒有用榜苫,那段時間我壓力大、再加上睡眠不足翎冲,沒忍住沖她發(fā)了火垂睬。
孩子撇著嘴,委屈巴巴站那流淚抗悍,瞬間我內心柔軟得一塌糊涂驹饺,心疼、自責涌上心頭缴渊。
我表面上是沖孩子發(fā)火赏壹,其實是用情緒跟自己較勁,通過傷害孩子的方式來懲罰生活不如意的自己衔沼。
“并不全是孩子的錯蝌借,也有部分原因在我自己”。意識到這點并正視它指蚁,是改善情緒的第一步菩佑。
我對自己說,下次發(fā)火前先讓自己冷靜5秒鐘凝化,給自己一個按鈕稍坯,讓情緒暫停。
用這個方法缘圈,我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少了很多劣光。
2.明確發(fā)脾氣的目的
想要控制情緒,在發(fā)脾氣之前糟把,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什么發(fā)脾氣绢涡?
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還是為了讓孩子聽話遣疯?或者是單純拿孩子當出氣筒雄可?無論是哪種原因,其實都不是情緒失控的理由缠犀。
前者数苫,不僅無法讓孩子從根本上改正錯誤,還會養(yǎng)出不自信的孩子辨液。
后者虐急,就更沒道理了。因為父母情緒穩(wěn)定滔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止吁。
下次發(fā)脾氣之前不妨想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我發(fā)脾氣的目的是什么被辑?
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什么影響?
發(fā)脾氣對解決事情有沒有幫助敬惦?
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盼理?
每次我發(fā)脾氣前,想完這幾個問題俄删,心中的火就熄了大半宏怔。然后慶幸,幸虧沒有發(fā)脾氣畴椰。
3.換個角度去判斷
情緒產生于感受臊诊,感受源自判斷。
同一件事情迅矛,判斷不同妨猩,感受不同潜叛,情緒就不同秽褒。
回想我們小的時候,放學后回到家威兜,打開電視想放松一下销斟,家長發(fā)現(xiàn)后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訓斥我們不好好學習,講一堆道理椒舵。
仔細想想蚂踊,那時候是不是壓根聽不進去,只會更反感笔宿?
我們的孩子不正是小時候不被理解的自己嗎犁钟?
所以下次對孩子發(fā)火之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泼橘、去共情涝动,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情緒。
4.擺脫防御模式
最近看到一本書炬灭,里面有段話很有趣:
「我們的大腦中有個區(qū)域叫爬行腦醋粟,它的作用就是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主動開啟保護功能。比如重归,我們的手如果碰到熱水壺米愿,手會瞬間縮回,這就是爬行腦的保護功能起了作用鼻吮∮叮」
我認為,這段話在教育孩子上椎木,同樣適用违柏。
我們經常因為爬行腦陷入防御機制笨腥,而產生情緒對抗。
比如勇垛,很多父母擔心孩子考砸或失敗脖母,為了避免這種后果,防御模式開啟闲孤。一些父母開始焦躁不安谆级,不斷給孩子壓力,提醒孩子考試的重要性讼积、以及考砸的后果肥照。
結果呢……只會把負面情緒傳給孩子,影響孩子的考試心態(tài)勤众。
遇到這種情況舆绎,可以參考情緒管理專家周震的做法:
「孩子要去參加比賽,我比他還緊張们颜,因為我特別害怕孩子失敗吕朵。
但是仔細想想:比賽是想讓他得到鍛煉、還是為了贏面子窥突?”
當然不是為了面子努溃。事實是,即便真的失敗了阻问,他還能從中汲取有益經驗梧税。
想明白這一點,我告訴孩子勇敢去比賽称近,拼盡全力就不后悔第队。
雖然最終沒拿獎,但孩子從比賽中也收獲了快樂和經驗刨秆〉是」
他感慨:其實,把神經松一松坛善,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晾蜘。
昨晚睡前,女兒突然跟我說“媽媽眠屎,我愛你的心有時候會掉在地上”剔交。
我問:什么時候會這樣?
她說:你生氣的時候改衩,不過現(xiàn)在很少了岖常。
我想了想說:以前媽媽脾氣不好,是媽媽不對葫督。
她說:沒關系竭鞍,我還是很愛很愛你板惑。
她很快睡去,我回味著剛剛發(fā)生的對話偎快,淚流滿面冯乘。
卡森麥卡曾說:孩子的心靈非常脆弱,一顆受了傷的心會變得像核桃一樣堅硬晒夹,布滿深溝裆馒。
把最好的愛給孩子,不如就從控制情緒開始丐怯。
相信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喷好,最終都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