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力量粟矿,這句話讓很多人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损拢。但你想過嗎陌粹?這句話其實是個謬論,知識和力量之間還隔著十萬八千里福压。
博士的知識是淵博的掏秩,他們至少寒窗苦讀20年,懂微積分會英語荆姆,寫得了高深的專業(yè)論文蒙幻,做得了參數精確得實驗。他們的知識能秒殺絕大多數人胆筒,可很多知識淵博的博士卻沒有與知識匹配的力量邮破。
2019年中科大的博士生劉某某,因為論文沒過要延期畢業(yè)仆救。年僅28歲的他抒和,在2019年春節(jié)前夕自殺了。他學到的知識沒有成為他的力量彤蔽,反而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摧莽。
劉某某不是個案镊辕,博士生自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發(fā)表過一組數據员魏,大約四分之一的博士生有精神健康問題丑蛤。
美國的大腦教練吉姆·奎克認為,知識不是力量撕阎,它只是具有轉化成力量的潛力受裹。
吉姆·奎克曾經是個“腦子壞掉”的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次意外受傷,讓他的學習過程障礙重重棉饶。他無法集中注意力厦章,記憶力變差,害羞照藻,沒辦法在公共場所發(fā)言袜啃,很多年來他只能通過努力克服學習障礙。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解決問題的意識層次必須高于提出問題的意識層次幸缕。他才意識到群发,他更應該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发乔。
在吉姆·奎克幡然悔悟之后熟妓,他的人生像開了掛,他變得充滿動力栏尚,專注力起愈、記憶力、閱讀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升译仗。新能力的獲取抬虽,讓他變得自信。歷經了20多年纵菌,他開發(fā)了一整套方法強化學習能力阐污,他把這些精華知識寫在他的著作《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中。他教人們認識大腦潛力产艾,打破限制我們的思維模式疤剑,獲得強大動力,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闷堡。
如果說知識可以轉化成力量杠览,那學習就是超能力,行動起來養(yǎng)成有價值的新習慣纵势,就是力量的源泉踱阿。
01 知識不會天然轉化成力量,打破思維模式的限制钦铁,知識才會變成力量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過软舌,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論判斷牛曹。
在《無限可能》中佛点,吉姆·奎克列舉了7個關于潛能的謊言,這些謊言都曾經是我們深信不疑的科學道理,比如人的智商是固定超营,比如我們信奉的“知識就是力量”鸳玩。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人們普遍認為是弗朗西斯·培根說的演闭,事實上這句話首次出現(xiàn)是在托馬斯·霍布斯1651年出版的《利維坦怕》一書中不跟。
原話是這樣的,“獲取知識的目的是獲得力量米碰,應用定理是為了構建難題迅办,最后全部思辨的目標在于建立某項活動,或是把事情辦成堆生〔继郏”
這句話的本意是,知識固然很重要米诉,但要把知識轉化成力量菱蔬,就需要實踐。知識只是具有轉化成力量的潛力史侣。如果只是死讀書拴泌,讀死書,并沒有吸收并應用知識惊橱,那讀書便毫無用處蚪腐。所以真正的力量是知識再加上行動。
02 讓知識轉化成力量,首先要獲取知識正林,學習是獲取知識的超能力
學習如何學習泡一,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獲取知識觅廓。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鼻忠,傳統(tǒng)的通宵達旦,刷題突擊都會導致很多惡性的副作用杈绸,還容易引起情緒精神和身體上的損傷帖蔓,導致厭學。
如何有效學習瞳脓?吉姆·奎克推薦了他最喜歡的七個簡單習慣塑娇,能幫我們進入無限學習的狀態(tài)。我列出其中4種供參考劫侧。
- 習慣1:主動回憶埋酬。
回顧學習材料,檢驗學習效果,確定記住了多少內容奇瘦。主動回憶的過程能讓人從簡單的識別進階到具備回憶能力棘催。
- 習慣2:間隔重復。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耳标,課文背的最熟練的永遠是第1段醇坝,單詞背的最熟練的也是第1頁,因為你每次學習都是從頭開始次坡。
吉姆提出間隔重復就是隔一段時間復習呼猪,把注意力放在沒有記住的信息上,最大限度利用大腦的能力砸琅。
間隔重復和主動回憶結合起來可以事半功倍宋距。在主動回憶的過程中找到沒有掌握的點重點學習,就不會眉毛胡子一把抓症脂,永遠只會背第一頁了谚赎。
- 習慣3:管理狀態(tài)壶唤。
在身體狀態(tài)好的時候做重要的事情,保持端正的學習姿勢棕所,調整情緒闸盔,調整姿勢,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琳省,都讓自己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迎吵。
- 習慣4:注意做筆記。
首先要理解做筆記的目的针贬,是提取信息击费,還是整理思路?明確目的之后坚踩,積極主動的用自己的語言記筆記荡灾。
吉姆·奎克推薦用“捕獲和創(chuàng)造”的方法記筆記。紙張的左邊捕獲信息瞬铸,記錄講話者的觀點,紙的右邊進行創(chuàng)造础锐,寫下自己的見解嗓节。做完筆記也要及時復習,還可以補充做筆記時遺漏的內容皆警。
學會了如何學習拦宣,才能高效的把外在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技能,為增強自身的力量做好儲備,接下來的重點鸵隧,就是行動了绸罗。
03 行動起來珊蟀,養(yǎng)成有價值的新習慣,讓新習慣成就全新的自己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好的習慣阻礙我們成長外驱。但改掉壞習慣并不意味著終結它育灸,而是用更有建設性的習慣來取代它。習慣要么是最好的仆人昵宇,要么是最壞的主人磅崭。
如何讓行為成為習慣呢?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中提出用WIN法則養(yǎng)成新習慣瓦哎。
W代表Want(想要):確保你真的想養(yǎng)成這個習慣砸喻。
I代表Innate(內在):你想養(yǎng)成的習慣和你的能力是否相符?
N代表Now(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開始養(yǎng)成新習慣蒋譬。
你可能對自己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割岛,你可能對孩子的成長做了特別全面的規(guī)劃,但在行動的時候切忌用力過猛羡铲。即使 你有100個想改進的地方蜂桶,也只需要先設置1~2個小目標。事實上改變一天中的一兩個小習慣也切,就可以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扑媚。
比如說疆股,孩子是個“磨蹭派”。你讀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書倒槐,對孩子一整天的時間重新做了規(guī)劃旬痹,但這樣的規(guī)劃只能讓自己更疲累,時刻處在催催催的氛圍中讨越。
換個角度两残,只從早上入手,跟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晨間生活慣例把跨,讓早晨高效而不慌亂人弓,就能給一整天起個好頭。
每天早10分鐘起床着逐,不慌不亂地吃個早餐崔赌,跟孩子談談心意蛀,路上慢悠悠地欣賞風景,而不是在快快快的催促中悶頭前行健芭。早上的不慌亂县钥,就能為一整天的從容打好基礎。
正如吉姆·奎克所言慈迈,要想大腦在一天中都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若贮,就需要讓大腦在清晨做好準備。
我們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吩翻,想引導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兜看,于是孩子們就有了上不完的課外班,做不完的作業(yè)狭瞎。因為我們曾經認為细移,知識就是力量,讓孩子多學些知識熊锭,孩子就能變得更強大弧轧。
但《無限可能》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的絕不僅僅是知識碗殷,他們更需要的精绎,是學會如何學習,是打破慣有的思維模式锌妻,勇于挑戰(zhàn)代乃。腦力沒有邊界,人生無限可能仿粹,別讓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搁吓,毀掉孩子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