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深度學習是當前課堂變革的方向,它需要基于教材與學情研究政钟,并以學習單為主要載體進行高品質(zhì)的學習設計徒坡。本文選擇學生在幾何概念學習里的疑難為研究切點,以“圓的認識”為例腐宋,通過教材研究整合單元學習內(nèi)容,通過學情分析確定課堂學習路徑檀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概念胸竞,對比辨析生成概念,基于操作固化概念参萄,借助想象深化概念卫枝,鞏固拓展應用概念等策略轉(zhuǎn)學生變學習方式,以學習單為載體引領學生進入深度學習讹挎,從而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質(zhì)校赤。
【關鍵詞】深度學習;學習單設計筒溃;幾何概念
深度學習是高層次马篮、高品質(zhì)的學習,其對概念的理解也是深入的铡羡。本人在執(zhí)教小學六上“圓的認識”做前測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其一积蔚,在幾何概念(圓、半徑烦周、直徑)理解與表述上存在困難尽爆;其二怎顾,畫圓操作不能與圓的概念產(chǎn)生聯(lián)系;其三漱贱,空間想象能力不夠槐雾,不清楚圓的半徑與直徑有多少條。因此幅狮,筆者深入研究教材募强、分析學情,利用三單“課前診學單崇摄、活動導學單擎值、鞏固拓學單”重構(gòu)設計,引領學生深入探究逐抑,深度理解幾何概念鸠儿。
一、教材研究厕氨,基于核心概念进每,整合單元教學內(nèi)容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其呈現(xiàn)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命斧√锿恚《圓的認識》作為單元起始課,涉及到眾多概念學習国葬。而圓的概念作為本單元的知識生長點贤徒,也是大概念,教材中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概念含義胃惜。
圖1 人教2014版《圓的認識》
以人教2014版為例(如圖1)泞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出示生活中各種形式的動態(tài)或靜態(tài)的圓船殉,然后直接過渡到用圓規(guī)、帶圓三角板斯嚎,茶杯蓋等不同工具畫圓利虫。繼而出示圓的各部分名稱,最后呈現(xiàn)圓的對稱性堡僻。但如果未生成圓的概念糠惫,又如何理解圓心、半徑钉疫、直徑等子概念呢硼讽?可說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牲阁。
(一)縱向?qū)Ρ裙谈螅犯菰?/p>
人教2006版
人教2014版
表1 縱向教材對比
相比之下壤躲,人教2006版則直接畫圓引入,然后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备燃,最后教學用圓規(guī)畫圓碉克。可以說2014版更注重生活情境并齐,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源于生活漏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圓的概念依然未給出。教材一直未給出圓的概念况褪,是什么原因呢撕贞?
筆者翻閱《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和過往的教學大綱,發(fā)現(xiàn)各個時期對圓的認識的要求测垛、層次是不同的捏膨,主要有以下四種對圓的認識的要求的表述方式:
1.掌握圓的特征(1963年大綱);
2.掌握圓的特征赐纱,能夠畫圓(1978年和1986年大綱)脊奋;
3.認識圓,會畫圓(1988年到2000年的大綱)疙描;
4.通過觀察诚隙、操作,認識圓起胰,會用圓規(guī)畫圓(2001年和2011年課標)久又。
由此可看出,1988年之后課標或大綱對圓認識的教學要求是從“掌握”圓的特征與“能夠”畫圓效五,變成了“認識”圓與“會”畫圓地消。也就是說,在基礎技能不變的情況下畏妖,雖然增加了過程與方法脉执,但對基礎知識“圓的認識”的教學要求是在下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戒劫,人教版教材安排確實符合課標半夷,但由于未經(jīng)歷圓概念的生成過程,學生對圓的概念的理解流于淺表迅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