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由美國作家彼得·德魯克撰寫牙瓢,出版至今受到許多知識學習者的好評酌儒。
這本書以“管理者”與“(如何)有效”之間的關系展開,并圍繞“時間管理”为居、“工作貢獻”碌宴、“發(fā)掘自我及他人長處”、“要事優(yōu)先”蒙畴、“有效決策”五個主題脈絡進行展開贰镣。
書中開頭講述了傳統(tǒng)管理者面對的現(xiàn)實矛盾——需要具備有效性卻難達成有效性,并闡述了有效性的定義:即能力和知識能夠產(chǎn)生更多更好成果的手段。同時八孝,作者指出這種有效性是能夠習得的董朝。具體如下:
1.時間管理
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會把握時間管理的三個基礎:記錄時間,管理時間和統(tǒng)一安排時間干跛。
記錄時間是有效管理者區(qū)別傳統(tǒng)管理者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因為他們知道祟绊,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首先應該了解自己的時間實際上是怎么耗用的。有效管理者會以記錄自己時間耗用的實際情形窜觉,在耗用的“當時”立即記錄夏块,然后定期進行檢討。根據(jù)記錄的內容進行判斷和篩減扬舒,并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阐肤,比如頻繁的無效會議等。經(jīng)過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記錄和分析后讲坎,能夠對時間進行更為有效的支配孕惜。
2.工作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往往具有很強的服務價值觀,他們通常能夠將自己的工作與貢獻(對社會的貢獻晨炕、對他人的貢獻衫画、)結合起來,并踐行“專人專長專用”的策略進行對上下級的管理瓮栗。
著眼于貢獻這個目標削罩,能夠使整個組織團隊達到有效溝通、有效合作费奸、有效的自我發(fā)展弥激、有效培養(yǎng)他人這些團隊管理的基本要求。作者認為:重視貢獻愿阐,就是重視有效性微服。
3.發(fā)掘自我及他人長處
在第2點“專人專長專用”的基礎上,通過考量一個人的長處而讓其產(chǎn)生更大的效益换况。作者提出有效管理者用人的4個原則职辨,總結來說,依舊圍繞“發(fā)掘人長處戈二,并讓其發(fā)揮至極致”的基本格調舒裤。
在管理上司方面,作者同樣認為觉吭,管理上司并非是困難的腾供,要使上司能夠發(fā)揮其所長,從正確的事情著手,并以上司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管理伴鳖,問題在于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上司的長處节值,使之發(fā)揮所長。
4.要事優(yōu)先
有效的管理者奉行“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先做榜聂,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的原則搞疗。多件事縱使有再可觀的價值,有效的管理者都會放棄须肆,并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到更為有效的事件上匿乃。
文中作者提出4條幫助確定優(yōu)先次序的重要原則:
·重將來而不重過去;
·重視機會豌汇,不能只看到困難幢炸;
·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拒贱;
·目標要高宛徊,要有心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逻澳。
相信只要能夠踐行以上四點闸天,做到要事優(yōu)先并非難事。
5.有效決策
作者介紹了5個決策的要素赡盘,我總結了一下:
1.首先要了解需要被做決策的事情的性質号枕,是偶然事件,還是經(jīng)常性事件陨享,不同的性質所需要的決策原則可能不同葱淳;
2.所要解決的問題的“邊界條件”是什么,這件要被決策的事抛姑,它的上下限是什么赞厕?
3.做出正確決策有哪些可以依據(jù)的方案?這些方案有沒有什么條件定硝?
4.做出決策后要真的去行動皿桑,而非紙上談兵;
5.執(zhí)行過程中需要有反饋蔬啡,才能對自己的決策進行有效的修正诲侮。
另外,作者尤其強調決策前的反饋箱蟆,比如傾聽反面意見沟绪,對事情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判,以此對事件進行更為謹慎的決策(甚至否定自己的決策)空猜。
再者绽慈,有效的管理者會給自己一個約定恨旱,他們會在特定的期限給出自己的決策,并采取行動坝疼,而非一直拖延搜贤。拖延決策的原因在于考慮了過多不必要的細節(jié)。
文章的結尾钝凶,作者闡述了利用電腦這一工具進行決策的可行性仪芒,作者的態(tài)度是相對比較客觀的——采用電腦進行決策有一定的適用邊界,當然耕陷,電腦是不能替我們做策略性的決策桌硫,決策的對象主要還是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