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揚長避短的帅涂。
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會贊同這句話,然而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受到的教育都是:你要均衡發(fā)展尤蛮,你不能偏科媳友,你不能有明顯的短板,你要竭盡所能把你的弱勢補上來… …但是逐漸長大之后才會一點點地明白:沒有人能在所有領域都做到優(yōu)秀产捞,特別是在當今這個分工前所未有細化的社會當中醇锚。在德魯克的管理哲學中,根據(jù)人的長處把人放到合適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坯临。
這一點在大學中其實已有體現(xiàn):并非所有的課程都是重要的焊唬,譬如思政課就可以劃水混分;并非所有決定GPA的專業(yè)課都是重要的看靠,相對于自我探索和可遇不可得的機會而言赶促,有時候課也可以不去上。不要總是盯著低分不放挟炬,而是要盡可能地發(fā)展自己的長處鸥滨。
這個學期我選了一門圖像處理的課程,然而幾乎沒有上過谤祖。這是因為我偷懶婿滓、不想上嗎?并非如此粥喜。我也想學習新知識空幻,然而擺在我面前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的申請。這關系到我本科畢業(yè)之后的一年在什么平臺上學習容客,也關系到日后的工作起點秕铛。相比之下约郁,這門課我只要能夠拿到過得去的分數(shù),對我最終成績沒有太大影響就可以了但两。然而鬓梅,另一門有關炎癥的課程我卻認真對待,因為這與我未來的方向有關谨湘,還與我感興趣的實驗室有所聯(lián)系绽快。課程只是工具而已,順手就用紧阔,不順手就放在一邊坊罢,GPA實際上也沒有那么重要。
如果事事都一視同仁地認真對待擅耽,那么一個人也許能安穩(wěn)生活活孩,但是絕不能做出亮眼的成績。如果我把精力平均地分給我面對的所有事情乖仇,我只能有一個相對好看的本科成績憾儒,卻可能申請不到理想的學校。
我相信一個人的成就乃沙,由最突出的優(yōu)勢決定起趾,而非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