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是英國資深心理咨詢師羅伯特.戴博德的最著名钥弯,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書中演繹了一個心理咨詢療程的標準模板垂寥。這本書也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理研究成果與工作心得颠黎。
蛤蟆是一個熱情另锋,時尚又愛冒險的小伙子,也出過一些笑話和麻煩狭归∝财海可它最近因為一些遭遇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过椎。他的朋友了解后台舱,很擔心它,便商量帶它去接受心理咨詢潭流。
于是就有了故事中的蛤蟆與心理咨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每一次的面談都使蛤蟆悄無聲息的發(fā)生變化柜去。我們先看前三次面談灰嫉,它們談了什么,帶給蛤蟆怎樣的變化嗓奢,從中我們是否能領悟或者學到什么讼撒?
第一次見面(初見咨詢師)
蛤蟆被朋友帶去做咨詢,潛意識是為了完成朋友交代的任務股耽,而且咨詢費也是朋友來付的根盒。但蒼鷺了解后拒絕蛤蟆的咨詢。為什么呢物蝙?蒼鷺說:只有當你是為自己咨詢炎滞,是咨詢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并為自己的咨詢負責诬乞,我們才可以合作册赛。
蛤蟆的問題表現在依賴感強,失去了自主的能力震嫉。生活中這類人是比較脆弱的森瘪,同時也是善于偽裝自己的。
第二次面談(抑郁的原因)
蛤蟆測量的溫度計在最糟糕的刻度票堵,它動過自殺的念頭扼睬。通過蒼鷺問題式的引導,蛤蟆將內心壓抑的所有不快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吐了出來悴势。這也是釋壓的一種方式窗宇。蒼鷺問蛤蟆發(fā)生這些不愉快時,處于什么狀態(tài)瞳浦?為什么蒼鷺一再追問蛤蟆問題担映?它在引導蛤蟆獨立思考,帶它主動尋找發(fā)生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叫潦?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自我狀態(tài)的檢測蝇完。這對蛤蟆是很困難也是很痛苦的,改變原有的心理狀態(tài),或者第一次去探索自己的內心短蜕,本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氢架。更何況是心理出現問題的蛤蟆。我甚至有些同情這只可憐的小蛤蟆朋魔。
蛤蟆在思考良久后岖研,試探性的問蒼鷺自己這種狀態(tài)是不是像個孩子?繼而蒼鷺說出了“兒童自我狀態(tài)”警检。整個過程蛤蟆都像一個孩子一樣小心翼翼的尋求長輩的許可孙援。
第三次面談(成長的寓言)
“蛤蟆,你感覺怎么樣扇雕?”每一次的發(fā)問都是為更好的了解蛤蟆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拓售。而這也成功的帶蛤蟆開啟了學習探索的模式。當我們感到困惑镶奉,憤怒础淤,悲傷時,可以試試這種自問的方式“你感覺怎么樣哨苛?”一方面轉移注意力鸽凶,一方面及時發(fā)現自己的狀態(tài)做出調整。
接著蒼鷺講解了上一次見面時談到的什么是“兒童自我狀態(tài)”建峭,及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幾種最基本的情感玻侥。
? ? ? ? ? ? ? ? ? ? ? 兒童的基本情感
? ? ? ? ? ? ? ? ? ? ? ? ? 快樂和深情
? ? ? ? ? ? ? ? ? ? ? ? ? ? ? 憤怒
? ? ? ? ? ? ? ? ? ? ? ? ? ? ? 悲傷
? ? ? ? ? ? ? ? ? ? ? ? ? ? ? 恐懼
而這些基本情感,會隨著我們成長過程中環(huán)境的變化迹缀,作出一些調整使碾,從而適應變化著的環(huán)境。舉個栗子祝懂,一個普通班級的優(yōu)秀生被分到學霸班級里票摇,他就要比在普通班級學習時更努力,否則就會被甩在后面砚蓬。于是就分出了兩種狀態(tài)矢门。
? ? ? ? ? ? ? ? ? ? ? ? ? 兒童自我狀態(tài)
? ? ? ? ? ? ? ? ? ? ? ? ? ? 自然型兒童
? ? ? ? ? ? ? ? ? ? ? ? ? ? 適應型兒童
這次面談結束,蛤蟆有作業(yè)奧灰蛙,就是回憶童年祟剔。童年里有我們最純潔的感情,有我們成長的影子摩梧,或深或淺物延,塵封在心底的某個角落里。偶爾翻出來看看仅父,也許對我們有幫助叛薯。你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浑吟?還記得嗎?
明天我們再繼續(xù)接下來的面談耗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