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所以最近這段時間跟大家聊一些輕松的話題。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匠人精神”咕晋。說到匠人精神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老羅,沒錯收奔,就是那個賣手機的老羅掌呜。
老羅說了很多年的匠人精神,幾乎每年都要說坪哄。不止是說质蕉,而且他還把自己手機的logo做成了錘子的樣子势篡,代表著工匠,可見老羅對工匠精神的認(rèn)同模暗。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禁悠?
老羅認(rèn)為所謂的工匠精神就是對細節(jié)和完美的無限追求——做一個“事兒逼”。做個“事兒逼”好嗎兑宇?當(dāng)然好碍侦,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
比如你在某一個領(lǐng)域已經(jīng)達到了90分隶糕,那么你每往上提一分都要付出比之前多好幾倍的精力瓷产,而且需要持續(xù)的堅持。這樣值嗎枚驻?當(dāng)然值濒旦,因為這1分的差別可能就是一個頂尖的高手和一個高手的區(qū)別。在高手眼里测秸,90分跟91分的差別要比90分跟60差別大的多疤估。
但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值得的,因為你有提升1分的精力霎冯,你完全可以再學(xué)一樣铃拇,把它學(xué)到90分。這就像一個人去學(xué)PPT沈撞,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學(xué)到PPT的大部分技巧慷荔,而且應(yīng)用的比PPT高手還要熟練,那么他是一個PPT高手嗎缠俺?
答案當(dāng)然不是显晶,一個PPT高手需要很好的美感,需要好的邏輯總結(jié)能力壹士,需要整體的把控能力磷雇,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xué)會的,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刻意練習(xí)躏救,不斷的學(xué)習(xí)才能掌握唯笙。就像一個匠人一樣,很多人都能雕出一個差不多樣子的作品盒使,但是真正能成為藝術(shù)品的卻只有少數(shù)的那幾個崩掘。
那么什么才是匠人精神的核心呢?其實就是堅持少办。
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苞慢,彭小六說:“在成長的道路上,其實一點也不擁擠英妓,因為堅持兩個字就可以淘汰掉99%的人”挽放。
不管我們做什么事情绍赛,只要用心的堅持,過一段時間辑畦,總是是可以做出一點成績的惹资,因為我們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我們拼天賦。很多人懂得這個道理航闺,但卻未必能堅持下去,堅持不下去的理由也有很多猴誊,但我認(rèn)為最重要的理由有兩個潦刃。
第一個理由是“缺少價值”。
每個人在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懈叹,積極性是最高的乖杠,也是最容易堅持下來的,因為此時他的意志力最強澄成。但是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胧洒,很多問題就會慢慢出來。
一部分是因為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墨状,發(fā)現(xiàn)并沒有相對應(yīng)的回報卫漫。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開始懷疑自己堅持的意義,懷疑自己的價值肾砂。人其實都是需要價值感的列赎,我們得知道我們的堅持有沒有意義,有沒有效果镐确,效果是不是我們想要的包吝。
另一部分是因為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出了一點成績源葫,事情開始慢慢進入正軌诗越。這個時候往往沒有了剛開始的熱血,新鮮感也漸漸的消失了息堂,我們需要更大更高的價值來讓我們堅持下去嚷狞,而一旦這個價值找不到就很容易放棄。
我今年做的PPT很少储矩,我想了很久感耙,覺的是因為我缺少了價值。之前做群毆PPT的時候持隧,能有老師轉(zhuǎn)發(fā)點評我就很高興即硼,后來要拿到優(yōu)秀作品我才會高興,再后來我要拿最佳才會感到高興屡拨。做PPT的那種新鮮感只酥,成就感越來越少褥实,自然做的也就少。
那怎么辦呢裂允?
那就靜下來损离,好好反思自己,就像我現(xiàn)在一樣绝编。
另一個理由是“暫時的成功”
如果文字也講星座的話僻澎,那么“堅持”一定是處女座的,失敗了不行十饥,容易讓人放棄窟勃;成功了也不行,會有各種誘惑使人陶醉逗堵。這真是要逼死人的節(jié)奏秉氧。
每個人堅持做一件事情,并取得了一些成績的時候蜒秤,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停滯不前的時候汁咏。因為這個時候會有各種溢美之詞來稱贊你,來要求跟你合作作媚。這種時候是很容易讓人陶醉的攘滩,根本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更別說靜下心來去提升自己技能了纸泡。
這種感覺就像是毒品一樣轰驳,在潛移默化中就影響著我們,讓我們慢慢成癮弟灼。而且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级解,當(dāng)我們成功的時候,我們喜歡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jié)為自己的努力奮斗和英明的選擇田绑。但是在我們失敗的時候勤哗,我們喜歡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jié)為運氣不好。
今天看書的看到一段很贊的回答掩驱,是貝佐斯在2011年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是說的一段話:
“如果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圍繞三年規(guī)劃展開芒划,那么你的競爭對手就太多了;但是如果你愿意投資一個七年期的規(guī)劃欧穴,你的競爭對手就少了很多—因為很少有公司愿意這么干”民逼。
如果你要學(xué)一樣技能,把堅持的時間變成3年涮帘,5年拼苍,甚至是7年,那么你的贏面會大很多调缨,因為也基本沒有人愿意這么干疮鲫。
這就是我對匠人精神的一點思考吆你,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