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兩天開始讀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绳匀。以前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僅限于知道了就一定要執(zhí)行這個層面烫止,強調行動力的重要性蒋荚。但王陽明已經(jīng)把"知"上升到良知的層面,也就是說馆蠕,我們選擇了良知做為行為準則期升,不做違背良心的事。這個過程類似百煉成鋼互躬,是個反復敲打播赁、提煉的過程。加入了良知吼渡,其意義體現(xiàn)在:因為良知是欲望的對立面容为,所以他是我們對崇高事物精神上追求的體現(xiàn),也是我們內心真正想法落實的基礎寺酪,因此坎背,我們不會因犯錯而患得患失。
我們之所以做事會困惑寄雀、糾結得滤,就在于把欲望當成了必需品,而忽略了良知的重要性盒犹。誠然懂更,聲色犬馬有存在的價值眨业,但是我們又能消化的了多少?飯菜吃飽有營養(yǎng)即可沮协;男男女女坛猪,有一個三觀差異不大,能陪我們終老的即可皂股;不斷追逐金錢和名利,多少才夠命黔?人的欲望永遠不可能滿足呜呐,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倘若我們永不滿足悍募,最終蘑辑,我們都會成為欲望的奴隸。比吃坠宴、比穿洋魂、比孩子,拼爹喜鼓、拼工資副砍、比大房子,急功近利庄岖,總是心理不平衡豁翎。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些煩惱其實沒有存在的必要隅忿?是你要的太多心剥,想的太多,但認知不足背桐,行動太少优烧。
王陽明為我們打開了一道智慧的大門,修心是每個人的必修課链峭,假如你想改變的話畦娄。霧滿攔江曾說過,我們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四個字"順心如意"熏版,能做到談何容易纷责?拋開欲望,遵從內心最純粹的選擇撼短,你才能輕裝上陣再膳,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