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負(fù)責(zé)姜餅的幼兒園老師,就是當(dāng)初負(fù)責(zé)老大湯圓長達(dá)兩年的黎貝卡努隙。
即使湯圓升到大班(3-6歲混齡)球恤,每次在幼兒園看到黎貝卡都會飛快地跑過去,要抱抱荸镊,迫不及待地分享她的新鮮事咽斧。
才20出頭的黎貝卡,未婚未育躬存,帶起娃來张惹,一點都不輸資歷老的其他老師,深受各位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歡岭洲。
利用這兩周貼身交流和近距離觀察宛逗,我發(fā)現(xiàn)她和其他特別“拿得住”孩子的老師,無時不刻都在用的一個育兒技巧盾剩,就是很懂得“共情”雷激。
疫情期間替蔬,家長不能入園,每天早上屎暇,我們和同組的其他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門口承桥,等黎貝卡出來領(lǐng)我們進去。
連續(xù)好幾天根悼,一位叫瑪塔的小女孩在分開時凶异,總是在媽媽懷里大哭不肯進去。
只要到了分別時刻挤巡,她死拽著媽媽脖子不松手唠帝。
我特別好奇這種情況老師們會如何應(yīng)對。
只見黎貝卡輕輕拍著瑪塔的后背玄柏,撫摸安慰著襟衰,用同樣委屈的語調(diào),和瑪塔說
今天幼兒園有你愛吃的果醬面包粪摘,要不要來試試
(這時候瑪塔完全不理她)
我知道你很傷心瀑晒,沒事,你想回家是嗎徘意?我也想回家苔悦,嗚嗚嗚
這時候黎貝卡也跟著瑪塔,同頻率地一起哀怨著椎咧。
當(dāng)瑪塔愿意正臉向著黎貝卡時玖详,瑪塔媽媽也附和著,輕聲繼續(xù)安慰勤讽,然后用玩游戲的口氣蟋座,和黎貝卡一起倒數(shù)321,慢慢地把瑪塔抱給黎貝卡脚牍。
瑪塔雖不情愿向臀,但也沒抓得這么死了,轉(zhuǎn)為搭在黎貝卡肩頭繼續(xù)哭诸狭。
黎貝卡繼續(xù)用相同頻道的語氣和瑪塔“共情”券膀,
舍不得離開媽媽是嗎?下午媽媽就會來接你的驯遇,很快的芹彬。
哇,誰哭得像狼一樣啊叉庐,嗚嗚嗚舒帮,是不是很像狼在叫
于是黎貝卡一邊繼續(xù)模擬瑪塔的哭聲,一邊引導(dǎo)著瑪塔和媽媽告別,媽媽親了下瑪塔的額頭会前,揮揮手離開了好乐。
全過程大概兩三分鐘吧。
這時黎貝卡抱著瑪塔走向教室瓦宜,瑪塔小臉哭得稀里嘩啦的蔚万,但至少不反抗進幼兒園了。
在教室門口的鞋帽區(qū)換鞋時临庇,小女孩情緒好多了反璃,其他換裝的小朋友們一臉懵懂地看著瑪塔哭,像圍觀的吃瓜群眾一樣假夺。
黎貝卡這時反而不再繼續(xù)開導(dǎo)瑪塔淮蜈,她不打擾瑪塔沉浸在自己離別的情緒,但坐在她的對面已卷,時刻觀察著瑪塔的反應(yīng)梧田。
在這期間,黎貝卡偶爾和這個老師說說話侧蘸,偶爾和其他孩子說著話裁眯,給孩子們逐個脫外套換鞋。
經(jīng)過的老師看到瑪塔哭得這么傷心讳癌,都會用共情的語氣安慰瑪塔穿稳。雖然瑪塔誰也不理,包括來自我對她頭上漂亮發(fā)帶的夸獎晌坤,只顧自己哭逢艘。
就這樣,過了幾分鐘骤菠,瑪塔情緒慢慢好了它改,另個老師帶她去洗手間擦擦小臉。等她走進教室時娩怎,除了紅紅的眼圈搔课,其他絲毫沒有難過的情緒了胰柑。
等我們坐下來截亦,沒多久,瑪塔主動跑到我面前柬讨,伸著手展示她手上的貼紙崩瓤,自豪地介紹是媽媽買的。那神情和語氣踩官,仿佛剛才嚎啕大哭的不是她一樣却桶。
后來據(jù)黎貝卡介紹,瑪塔已經(jīng)來幼兒園幾個月了,但每天入園分別時颖系,都會這樣大哭一場嗅剖。
對此黎貝卡說,不要刻意強求孩子做到我們期望的那樣“完美”嘁扼,每個小孩都有釋放情緒的需要信粮,給她一點時間,會慢慢好的趁啸。
幼兒園老師共情無處不在——
當(dāng)小朋友開心時强缘,老師會模擬她的快樂,做出類似的動作或者同樣節(jié)奏的笑聲不傅;
當(dāng)小朋友生氣時旅掂,老師也會理解地摸摸頭,模擬同樣生氣的語調(diào)访娶,先表示理解商虐,站在小孩的角度說出當(dāng)下表達(dá)出他的感受。然后再解決問題崖疤;
當(dāng)小孩不小心摔倒了称龙,老師一邊安撫小孩,一邊也會做出疼痛的表情戳晌,說一聲“Ao”鲫尊,代表你受傷不是孤單的,我與你同在沦偎;
不光為孩子疫向,如果一個玩具被扔到地上,老師也會心疼地為玩具發(fā)聲:
Ao豪嚎,你這樣扔我會很疼的搔驼。
然后才用老師的身份,教導(dǎo)孩子不能這樣粗暴對待玩偶侈询。
如果你看過綜藝《聲臨其境》的話舌涨,在這里,你會看到《聲臨其境》的幼兒園版扔字。
老師們?nèi)缤C藝?yán)锏穆曇舸罂壹危瑫r刻根據(jù)現(xiàn)場的小朋友的狀態(tài)或者事情,調(diào)整自己的說話口氣革为、音量和語氣扭粱,模擬各種聲音,和小朋友們的狀態(tài)同步震檩。
經(jīng)過在德國耳濡目染德國人如何對待寶寶的哭鬧情緒琢蛤,在“堅強教育”下長大的我蜓堕,有很深的感觸。
在我小時候博其,當(dāng)我們因傷心而嚎啕大哭的時候套才,我們接受到來自家人的反應(yīng)是:
好孩子,不哭慕淡!(或者:男子漢霜旧,不哭!)
乖儡率,別鬧了挂据!
要聽話!要堅強儿普!
碰到桌角或者摔倒地板崎逃,因為疼痛嚎啕大哭,家人反應(yīng)也是類似--大人用手狠狠拍了下桌子:
桌子壞眉孩!好孩子个绍,是不哭的!
或者地板壞浪汪!我們不哭不哭巴柿!
在我印象中,很少有大人會站在小孩的角度死遭,理解我們的情緒广恢,都是用“堵”的方式,代替疏通呀潭。
所以在我們的認(rèn)知中钉迷,哭就代表不堅強,是給大人惹麻煩钠署。
為了討好大人糠聪,我們壓抑自己的情緒,很多人由此多多少少會有討好型的人格谐鼎。
等我們長大了舰蟆,仔細(xì)想想,孩子傷心或者疼痛而哭狸棍,是多么自然的事情身害,哭了就不再是好孩子了?哭了也不再是男子漢了隔缀?
多么可笑的一個等式题造。但可悲的是,當(dāng)時的我們猾瘸,信以為真。
哭作為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中的一種牵触,本來就是自身抒發(fā)情緒的一種方式淮悼。
一度在老大湯圓的成長中,每當(dāng)她鬧起情緒來揽思,我更多的是“勸慰”她不要哭袜腥,要不就是提出各種其他妥協(xié)條件,讓她不要哭钉汗。
回頭看我這個舉動特別可笑羹令。
而且事后問她,為何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哭成這樣损痰,淚眼汪汪的湯圓說她也不知道福侈。
現(xiàn)在想來,就是情緒上來了卢未,哭一鼻子當(dāng)做解壓肪凛,而哭完她整個人就沒事了。
情緒的疏導(dǎo)辽社,在于“疏”而不在于“堵”伟墙。
疏首先需要的是被看見,被接納滴铅,允許悲傷的情緒存在戳葵。
共情,這個從黎貝卡和其他幼兒園老師的身上學(xué)到的百試百靈的哄娃利器汉匙,不需要花錢譬淳,只需要一點點耐心和練習(xí),你我都能做到盹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