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人的不是事情本身雇卷,而是對事情的看法鳞陨。---Epictetus
1. 聽到不中聽的話:四種選擇
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洛巢,我們的需求括袒,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稿茉,導致了我們的感受锹锰。
1.1 認為自己犯了錯
例如有人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么自私的人。這時我們可能會自責漓库,覺得自己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城须,也可能會內(nèi)疚,慚愧米苹。
1.2 指責對方
對大部分人來說糕伐,當聽到有人評價我們?yōu)樽运綍r,都會反駁對方:你有什么權(quán)利這樣說蘸嘶,我xx事情一直都在考慮你的感受良瞧,你才自私。
1.3 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當聽到不中聽的話時训唱,可以先不著急自責和反駁褥蚯,先體會一下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通常發(fā)現(xiàn)自己有點傷心况增,因為我們看重信任和接納赞庶。
1.4 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當別人說出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可以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他感到傷心歧强,可能是因為他需要體貼和支持澜薄。
仔細體會一下兩句話的差別:
A 你昨晚沒來令我很失望。
B 你昨晚沒來摊册,我感到很失望肤京,因為我想和你說一些重要的事情。
A認為他的感受是由別人引起的茅特,B認為自己感到失望忘分,是因為自己的愿望沒有被滿足。
如果 我們 想 利用 他人 的 內(nèi)疚白修, 我們 通常 采取 的 辦法 是妒峦, 把 自己 不愉快 的 感受 歸咎于 對方。 家長 也許 會 和 孩子 說:“ 你 成績 不好 讓 爸爸 媽媽 傷 透了 心兵睛!” 言下之意 是舟山, 他們 快樂 或不 快樂 是 孩子 的 行為 造成 的。 看到 父母 的 痛苦卤恳, 孩子 可能 會 感到 內(nèi)疚, 并 因此 調(diào)整 行為 來 迎合 他們寒矿。 遺憾的是突琳, 這種 調(diào)整 只是 為了 避免 內(nèi)疚, 而非 出自 對 學習 的 熱愛符相。
2. 社會文化并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
實際上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拆融,獲得積極回應(yīng)的可能性更高。
在另 一次 研討 班 中啊终, 一些 女士 談到 對 表達 個人 需要 的 畏懼镜豹。 我 母親 參加 了 那次 研討 班。 她 突然 站了 起來蓝牲, 離開 了 房間趟脂, 很久 都沒 有 回來。 回來 時例衍, 她 臉色 很 蒼白昔期。 我 問道:“ 媽媽, 你 還 好嗎佛玄?” “還好硼一,” 她 回答說,“ 剛才 想起 了 一件 事情梦抢, 心里 極為 難受般贼。” “什么 事情?” “36 年來哼蛆, 我 一直 在 生 你 父親 的 氣蕊梧, 我 認為 他不 在乎 我的 感受。 我 終于 意識到人芽, 我從 沒有 和他 說 我想 要 什么望几。”
3. 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萤厅,個人成長一般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情感的奴隸橄抹,第二階段面目可憎,第三階段生活的主人惕味。
3.1 第一階段:情感的奴隸
在這 個 階段楼誓, 我們 相信 自己 需要 為他 人 負責—— 讓他 人 快樂 是 我們 的 義務(wù)。 如果 別人 不高興名挥, 我們 就會 感到 不安疟羹, 覺得 自己 有責任 做 點 什么。 此時禀倔, 我們 特別 容易 把 親人 看作 是 負擔榄融。 顯然, 這 會 傷害 到 彼此 的 關(guān)系救湖。 我 常 聽人 這樣 談?wù)?親密 關(guān)系:“ 我真 的 害怕 與人 親近愧杯。 每次 看到 伴侶 處于 痛苦 之中, 我 就 極為 沮喪鞋既, 感到 窒息力九, 甚至 認為 自己 是一 個 囚犯。 于是邑闺, 我 就 想盡 快 擺脫 這段 關(guān)系跌前。” 許多人 認為陡舅, 愛情 就是 犧牲 自己 來 滿足 愛人 的 需要抵乓。 剛 談 戀愛 時, 他們 對 戀人 的 關(guān)心 是 自發(fā) 的靶衍。 那時臂寝, 彼此 的 相處 是 那么 地 愜意、 融洽 和 美好摊灭。 然而咆贬, 隨著 關(guān)系 變得“ 嚴肅”, 他們 開始 認為 自己 有責任 讓 情人 過得 開心帚呼。 于是掏缎, 愛情 開始 沉重 起來皱蹦。 一旦 面臨 這樣 的 情形, 我 就會 承認:“ 在 戀愛 中眷蜈, 我 無法 忍受 喪失 獨立性沪哺。 如果 戀人 過得 很 糟糕, 我 就會 認為 自己 做得 不夠酌儒。 我 可能 會 由于 不堪重負 而 提出 分手辜妓。” 然而忌怎, 如果 意識 不到 感受 的 根源 在于 自身籍滴, 我可 能 就會 指責 戀人:“ 你 太 依賴 我了, 我能 力 有限榴啸, 我們 分手 吧孽惰!” 此時, 如果 我的 朋友 能夠 傾聽 我的 痛苦鸥印, 她也 許 會說:“ 你 認為 你 必須 照顧 好 我勋功。 這 讓你 覺得 自己 失去 了 自由, 是嗎库说?” 如果 她 反過來 指責 我:“ 我的 要求 過分 了 嗎狂鞋?” 那么, 我們 的 關(guān)系 很可能 就會 陷入 僵局潜的, 甚至 難以為繼骚揍。
3.2 第二階段:面目可憎
在這 個 階段, 我們 發(fā)現(xiàn)夏块, 為他 人的 情緒 負責, 犧牲 自己 迎合 他人纤掸, 代價 實在 很大脐供。 想到 日子 過得 這么 憋 屈, 我們 可能 會很 惱怒借跪。 此時政己, 如果 遭遇 他人 的 痛苦, 我們 可能 就會 無動于衷:“ 這是 你自己 的 問題掏愁! 和我 有 什么 關(guān)系歇由?!” 雖然 不再 愿意 為他 人 負責果港, 但 我們 還 心 存 疑慮沦泌。 因此, 我們 的 態(tài)度 也就 顯得 生硬辛掠。 有 一次谢谦, 一位 女士 在 研討 班 的 休息 時間 興奮 地說释牺, 她很 高興 認識到 自己 也曾 是“ 情感 的 奴隸”。 研討 班 重新 開始 后回挽, 我 建議 大家 做 一個 活動没咙。 這位 女士 堅決 地說:“ 我 想做 點 別的∏” 我意 識到祭刚, 她在 捍衛(wèi) 她 選擇 的 自由—— 即使 她的 選擇 會 與其 他人 的 需要 相 沖突。 于是墙牌, 我 就 問她:“ 你 想做 點 別的涡驮, 即使 那 會 與我 的 需要 相 沖突?” 她 想了 想憔古, 然后 結(jié)結(jié)巴巴 地說:“ 是…… 嗯…… 不是遮怜。” 她的 困惑 反映 了 表達 自己的 需要 只是 個人 成長 的 一個 階段鸿市。 這里锯梁, 我想 講講 我 女兒 瑪 拉 的 經(jīng)歷。 她 以前 是個“ 有禮貌 的 小女孩”焰情, 對 別人 的 要求陌凳, 總是 百依百順。 她 習慣于 委屈 自己 來 迎合 他人内舟。 注意到 這個 情況 后合敦, 我想 鼓勵 她 大膽 地 說出 心里話。 當 我 告訴 她 我的 看法验游, 她 哭了充岛。 她很 無奈 地說:“ 但是, 爸爸耕蝉, 我 不想 讓 任何人 失望崔梗!” 我 回答說, 真誠 待人 比 委曲求全 更為 可貴垒在。 如果 別人 感到 不安蒜魄, 我們 可以 認真 地 傾聽, 但 無須 責備 自己场躯。 不久 以后谈为, 我 就 發(fā)現(xiàn) 瑪 拉 有了 變化。 有 一次踢关, 她 學校 的 校長 打電話 給我伞鲫。 他 告訴 我, 他在 學校 和 瑪 拉 說“ 校內(nèi) 不能 穿 牛仔褲”签舞, 瑪 拉 沒好 氣 地 回答“ 見鬼 去吧榔昔, 你”驹闰。 我很 高興, 瑪 拉 終于 能夠 說出 心里話撒会。 當然嘹朗, 她 還要 學著 尊重 他人 的 需要—— 我 相信, 這 只是 時間 問題诵肛。
3.3 生活的主人
在這 個 階段屹培, 我們 樂于 互助。 我們 幫助 他人怔檩, 是 出于 愛褪秀, 而 不是 出于 恐懼、 內(nèi)疚 或 慚愧薛训。 那是 自由 而 快樂 的 行為媒吗。 此時, 我們 意識到乙埃, 雖然 我們 對 自己的意愿闸英、 感受 和 行動 負有 完全 的 責任, 但 無法 為他 人 負責介袜。 我們 還 發(fā)現(xiàn)甫何, 人與 人相 互 依存, 損人 無法 真正 利己遇伞。 非暴力 溝通 正是 想 幫助 我們 既 表達 自己辙喂, 又 關(guān)心 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