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六十一
原文
? ? ? ?江寧方伯永公之子明新沉馆,字竹巖扫沼,性耽風(fēng)雅。其弟亮,字鐵崖,亦聰穎。在江寧時呛每,與余交好,選勝征歌坡氯,時時不絕晨横。后永公內(nèi)用。竹巖留別詩云:“春風(fēng)幾度坐瓊筵箫柳,玉屑霏霏細(xì)雨天手形。盛會忽然成往事,別情無那到尊前悯恍。掛帆江上三秋雨库糠,寫恨銀燈五色箋。此后夢魂來不易涮毫,琴聲重聽是何年?”鐵崖云:“雁唳空天氣泬寥瞬欧,驪歌未唱已魂消贷屎。兩年師弟情何重,一別關(guān)山路正遙艘虎。海上瑤琴驚忽斷豫尽,巖前叢桂悵難招。離懷此際憑誰說顷帖,只可長亭折柳條尸其師嚴(yán)翼祖孝廉,亦留別四首渤滞,末云:“子云筆札君卿舌贬墩,到處聽人說感恩⊥唬”鐵崖《游河房》云:“水深不覺漁舟過陶舞,櫓動先看月影搖⌒骼”
譯注
? ? ? ?江蘇巡撫永德的兒子明新肿孵,字竹巖,性情淡雅舉止端莊疏魏。他的弟弟名亮停做,字鐵崖,也聰慧伶俐大莫。在江寧時與我相交很好蛉腌。游覽名勝征招歌伎,常常不斷只厘。后來永公被調(diào)任京官烙丛。竹巖留別詩云:“春風(fēng)幾度坐瓊筵,玉屑霏霏細(xì)雨天羔味。盛會忽然成往事河咽,別情無那到尊前。掛帆江上三秋雨赋元,寫恨銀燈五色箋忘蟹。此后夢魂來不易,琴聲重聽是何年?”意思:春風(fēng)得意幾度坐享美宴们陆,吟詩誦詞在細(xì)雨霏霏的天氣里寒瓦。興盛的聚會忽然將成為往事,離別之情無奈來到面前坪仇。掛帆離去的心情像遇上三秋冷雨杂腰,銀色的燈光照著五色的信箋寫下離別之恨。從此以后夢里相見也來之不易椅文,重新聽到你的琴聲會是哪一年喂很?鐵崖云:“雁唳空天氣泬寥惜颇,驪歌未唱已魂消。兩年師弟情何重少辣,一別關(guān)山路正遙凌摄。海上瑤琴驚忽斷,巖前叢桂悵難招漓帅。離懷此際憑誰說锨亏,只可長亭折柳條!”意思:大雁在天空凄厲的叫聲讓人寂寥孤獨忙干,離別的歌未開口唱已經(jīng)魂魄離散器予。兩年師兄弟的情誼何等沉重,從此一別關(guān)山之路把我們遙遠(yuǎn)地隔開捐迫。驚嘆海上優(yōu)美的琴聲忽然斷掉了乾翔,悵恨巖石前面的叢桂難以招攏。離別之情此時跟誰訴說施戴,只有在送別的長亭邊折弄柳條依依不舍反浓。他的老師嚴(yán)翼祖孝廉,也有留別詩四首赞哗,末句是:“子云筆札君卿舌雷则,到處聽人說感恩》舅瘢”意思:谷子云的文章巧婶,樓君卿的唇舌,到處聽見人們在贊頌?zāi)阃课凇hF崖《游河房》云:“水深不覺漁舟過艺栈,櫓動先看月影搖⊥搴校”意思:水深得感覺不出漁舟駛過湿右,搖櫓動沒動先看看水中月影晃動沒有。
江蘇歷任巡撫
土國賓(1645年—1647年)
周伯達(dá)(1647年—1648年)
土國賓(1648年—1651年)
周國佐(1651年—1654年)
張中元(1654年—1659年)
蔣國柱(1659年)
朱國治(1660年—1661年)
韓世琦(1661年—1669年)
瑪祜(1669年—1676年)
慕天顏(1676年—1681年)
余國柱(1681年—1684年)
王新命(1684年)
湯斌(1684年—1686年)
趙士麟(1686年—1687年)
田雯(1687年—1688年)
洪之杰(1688年—1690年)
鄭端(1690年—1692年)
宋犖(1692年—1705年)
于準(zhǔn)(1705年—1709年)
張伯行(1709年—1715年)
吳存禮(1715年—1723年)
何天培(1723年—1725年)
張楷(1725年—1726年)
陳時夏(1726年—1728年)
張?zhí)棍耄?728年)
尹繼善(1728年—1729年)
王璣(1729年)
彭維新(1729年—1731年)
王國棟(1731年)
喬世臣(1731年—1733年)
高其倬(1733年—1736年)
邵基(1736年—1737年)
楊永斌(1737年—1738年)
許容(1738年—1739年)
張渠(1739年—1740年)
徐士林(1740年—1741年)
陳大受(1741年—1746年)
安寧(1746年—1748年)
鄂昌(1748年)
雅爾哈善(1748年—1750年)
王師(1750年—1751年)
莊有恭(1751年—1756年)
愛必達(dá)(1756年—1757年)
陳宏謀(1757年)
托恩多(1757年—1758年)
莊有恭(1758年)
陳宏謀(1758年—1762年)
莊有恭(1762年—1765年)
明德(1765年—1768年)
彰寶(1768年—1769年)
明德(1769年)
永德(1769年—1770年)
薩載(1770年—1776年)
楊魁(1776年—1780年)
吳壇(1780年)
閔鶚元(1780年—1790年)
福嵩(1790年)
長麟(1790年—1792年)
奇豐額(1792年—1795年)
費淳(1795年—1797年)
康基田(1797年)
費淳(1797年—1799年)
宜興(1799年)?[2]?
岳起(1799年—1803年)
汪志伊(1803年—1806年)
汪日章(1806年—1809年)
蔣攸铦(1809年)
章煦(1809年—1812年)
朱理(1812年—1814年)
張師誠(1814年—1816年)
胡克家(1816年)
李堯棟(1816年)
陳桂生(1816年—1820年)
魏元煜(1820年—1822年)
韓文綺(1822年—1824年)
張師誠(1824年—1825年)
陶澍(1825年—1830年)
盧坤(1830年)
程祖洛(1830年—1832年)
林則徐(1832年—年)
陳鑾(1837年—年)
裕謙(1839年—1841年)
梁章鉅(1841年)
程矞采(1841年—1842年)
孫善寶(1842年—1845年)
李星沅(1845年—1846年)
陸建瀛(1846年—1849年)
傅繩勛(1849年—1851年)
楊文定(1851年—1853年)
許乃釗(1853年—1854年)
吉爾杭阿(1854年—1856年)
趙德轍(1856年—1858年)
徐有壬(1858年—1860年)
薛煥(1860年—1862年)
李鴻章(1862年—1867年)
郭柏蔭(1867年)
李瀚章(1867年)
丁日昌(1867年—1870年)
張之萬(1870年—1871年)
何璟(1871年—1873年)
張樹聲(1873年—1874年)
吳元炳(1874年—1881年)
黎培敬(1881年)
衛(wèi)榮光(1881年—1886年)
嵩駿(1886年—1888年)
剛毅(1888年—1892年)
奎糠9础(1892年—1895年)
趙舒翹(1895年—1897年)
奎恳闳恕(1897年—1898年)
德壽(1898年—1899年)
鹿傳霖(1899年—1900年)
松壽(1900年—1901年)
聶緝規(guī)(1901年)
恩壽(1901年—1904年)
端方(1904年)
陸元鼎(1904年—1906年)
陳夔龍(1906年—1907年)
張曾揚(1907年)
陳啟泰(1907年—1909年)
瑞澂(1909年)
寶棻(1909年—1910年)
程德全(1910年—1911年
? ? ? ?子云筆札君卿舌,歷史典故尖殃≌奢海《漢書·游俠傳·樓護(hù)傳》:“(樓護(hù))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長安號曰‘谷子云筆札送丰,樓君卿唇舌’缔俄。”漢·谷永,字子云俐载,長安人蟹略,博通經(jīng)典,善作公文書信(筆札)遏佣,官至大司農(nóng)挖炬。后用為詠善為書札之典。唐·李瀚《蒙求》詩:“谷永筆札状婶,顧愷丹青意敛。”《漢書·游俠傳·樓護(hù)》:“樓護(hù)字君卿 ……為人短小精辯膛虫,論議常依名節(jié)空闲,聽之者皆竦。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走敌,長安號曰‘谷子云筆札,樓君卿脣舌逗噩〉衾觯’”后因用為善于辭令之典。宋呂本中《紫微詩話》:“﹝范元實﹞嘗有詩云:‘夷甫雌黃須倚閣异雁,君卿唇舌要施行捶障。’”明顧大典《青衫記·元白揣摩》:“草屈子云《玄》纲刀,談卷君卿舌项炼。”清吳偉業(yè)《楚兩生行》:“一生拄頰高談妙示绊,君卿唇舌淳于笑锭部。”唇面褐,一本作“喉”拌禾。后世常用“子云君卿”來說明某人能寫善辯,并受到重用展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