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導讀:現(xiàn)在中小學生作文的“正能量”過多墩莫,反而顯得過于“假”了延塑。那么音诈,是什么原因使學生作文“報喜不報憂”呢幻碱?從山西小學生在作文中吐槽老師而挨罵的事就知道原因了续膳。
如果只看中小學生的作文,會讓人感覺“每個孩子都快快樂樂收班、無憂無慮,沒有一點煩心事”谒兄。
每個學生的作文都充滿了正能量摔桦,但這不應該是真實的自我。
“喜怒哀樂”是一個人的正常情感承疲,缺少任何一項都是不正常的邻耕。
我們常常告訴學生寫作文時要“表達真實的情感”,看來實際表現(xiàn)離我們的要求相去甚遠燕鸽。
那么兄世,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的作文永遠都是歌舞升平、報喜不報憂呢啊研?
這個還真不能怪學生御滩。
山西呂梁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就在作文《老師我想對您說》中“寫出了真情實感”,用洋洋灑灑一千字來吐槽老師党远,結果被老師打罵削解。
這估計是這名小學生在寫作文之初始料未及的。
如果單從作文的角度評價沟娱,小學四年級寫出這樣水平的作文應該給個滿分才是氛驮。
但實際結果是相反的。
這就知道“為什么學生作文報喜不報憂”的原因了济似。
其實不僅僅是老師矫废,包括家長在內,都希望孩子的作文永遠“積極向上”砰蠢,而不自覺地在言行上有傾向形的鼓勵蓖扑。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性,而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娩脾。經(jīng)過幾次試探或挫折后赵誓,再寫作文肯定不會去“表達真實情感”,而選擇“表達老師或家長希望看到”的情感柿赊。
這和我們教育孩子寫作文要“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初衷大相徑庭俩功。
所以,作為老師或家長需要有寬廣的胸襟聽取甚至容忍孩子在作文中“負面情緒”的宣泄碰声。一方面诡蜓,鼓勵孩子展示出“真實的自我”,另一方面胰挑,也可以在文字中提前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中存在的問題蔓罚,而及早解決椿肩。
咱可以設想一下那位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吐槽老師的山西小學生,估計經(jīng)此一事豺谈,這個孩子今后再也不會在作文中吐槽任何人了郑象。
這才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