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 同學的書遺忘在教室, 讓我陪他去取, 我表示答應, 嘴上順口說了一句:“你可真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沒想到同學聽完這句話輕輕地皺了皺眉頭, 然后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你不應該這樣隨意定義一個人, 很不禮貌”聽了他的話妻味,我當時只是有些詫異饵沧。但隨后的一整天我開始思考巍杈,竟然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二打。我說出“你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匿刮∩耍”這句話時,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熟丸,這實質上是一種極不負責训措,毫無根據的人身攻擊。我僅僅因為同學沒有帶書光羞,就肆意地對他進行了負面地評價绩鸣。這不僅讓聽的人很不舒服,更體現著說話的人低下的情商和教養(yǎng)纱兑。而且全闷,當時他回應我時,說的是:“你這樣做很不禮貌萍启∽苤椋”屏鳍,而不是“你是一個很不禮貌的人【址”前者讓我第一個反應是思考自己到底如何不禮貌钓瞭。盡管是反駁,他說的話卻完全沒有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淫奔,想到這里山涡,我的無知和對方的教養(yǎng)使我產生了深深的愧疚和自慚形穢的感覺。同時唆迁,我開始思考鸭丛,為什么我在肆意評價別人時那么的輕易、理所當然唐责?想到這里鳞溉,我驚恐地發(fā)現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竟然就是這樣的。
中國到現在為止鼠哥,許多家長和子女交流的時候依然是從不考慮子女的心理感受熟菲,接受能力,只顧著輸送自己的價值觀念朴恳,完全不在乎子女做事的初衷抄罕。他們會通過一件小事、小錯誤強行上綱上線到對你整個人格的評價上于颖。
比如:
女兒:“媽, 我想養(yǎng)一只狗呆贿。”
媽媽:“養(yǎng)什么狗森渐,整天就知道做這些沒意義的事做入,學習上怎么不這么花心思呢?”
女兒:“……”
這里的母親完全沒有就事論事章母,而是通過養(yǎng)狗得出了女兒對學習不上心,從而肆意指責女兒一番翩剪。如果她稍微考慮一下女兒的心理感受乳怎,可能就會說:“養(yǎng)狗需要大量時間,會耽誤學習前弯◎阶海”
再比如:
“兒子,你襪子洗了嗎恕出?”
“還沒, 我等會洗询枚。”
“等會什么浙巫!你這人怎么這么懶惰金蜀!做事就不能麻利一點么刷后?”
這里,母親同樣通過沒洗襪子渊抄,直接得出兒子是個懶惰的人尝胆。但這里的兒子一定懶惰么?他可能是一個每天熬夜到凌晨學習的勤奮少年呢护桦?
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人含衔,久而久之會誤以為這樣的交流方式是親密的人之間正常的交流方式。
當他的性格成型以后二庵,高中大學期間便很難再糾正過來贪染。而造成的影響就是,他會把這種交流方式潛意識地帶入到未來的生活中去催享,然后隨時隨地讓身邊的人不舒服杭隙。
比如.
“我為什么這么胖啊∷悖”
“你好吃懶做唄寺渗。”
“……”
“我想去圖書館了兰迫⌒攀猓”
“你整天都在圖書館,就是個書呆子汁果∥芯校”
“……”
“我今天不想跑步了【莸拢”
“看吧鳄乏,我上次就說了你是一個做事半途而廢的人〖”
“……”
試想一下橱野,假如你是上述例子被攻擊的一方,還會愿意繼續(xù)和對方做朋友嗎善玫?如果會也是因為對方有可利用的價值水援。否則,沒人想和一個總是說話讓人不舒服的人聊天茅郎。
我們都明白為人處事的重要性蜗元,但在學會為人處事之前,應該先學會如何說話系冗。
很多人會說場面話奕扣,會拍馬屁,會打官腔掌敬,對待不熟的人時惯豆,尊重對方池磁,語言得體。
但關系越近循帐,越親密框仔,反而隨時隨地都在指責、貶低拄养。
貶低是一種傷害离斩,而你不會隨隨便便的去傷害一個陌生人,因為可能會挨揍瘪匿。
我們在給別人做出負面評價的時候跛梗,其實有一個潛在邏輯是:我不是這樣的人。而進一步思索棋弥,這種邏輯的背后隱藏更深的含義是:他是這樣的人核偿,我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比他高尚顽染。
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漾岳,時時刻刻都在貶低別人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粉寞,其實內心自卑尼荆,總是在潛意識中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舒適唧垦。這種行為的本質是自私捅儒、自負、不自知的表現振亮。
那時巧还,那位同學的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多,有一種幕然驚醒的感覺坊秸◆锏唬回首往日,我因為自己的無知褒搔、自私阶牍、自卑說出了多少傷人的話卻還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站超,以為這是一種直爽荸恕,時至今日悔恨不已乖酬。
一個正常的聊天的運行方式是:講故事, 談感受, 少評價, 就事論事死相。
而能夠學會就事論事, 或許已經很會聊天了。
——轉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