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強迫癥”嗎呆瞻?
不妨先回答一下下面的幾個問題,做個簡短的小測試:
l?看到手機待更新APP右上角的小紅點径玖,要都點開痴脾、消除紅點才覺得神清氣爽。
l?偶然注意到書架上有擺放不整齊的幾本書梳星,會下意識的把它們擺好赞赖。
l?QQ密碼輸錯了一位,明明之刪掉一位就行冤灾,卻忍不住要把所有密碼刪掉從頭再輸入一遍前域。
……
你的答案如何呢?
如果有不幸中招的話瞳购,那么……恭喜你话侄!你頂多算是有些“強迫思維”,跟“強迫癥”這種心理疾病真的不太沾邊兒学赛,請大可不必擔心年堆。
這類強迫性的思維,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盏浇,只是相對或多或少变丧。長久以來,得力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部分媒體毫不負責的誤導性言論绢掰,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痒蓬,以上的這種情況便與“強迫癥”劃上了不符實的等號。真正的強迫癥(神經(jīng)癥)滴劲,是一種在學術上被清晰定義過的心理疾病攻晒。在該病的影響下,患者的個人生活及人際關系都處于非健康的狀態(tài)班挖;病發(fā)嚴重時鲁捏,患者生理上也會遭受病變所帶來的痛苦。
想必你現(xiàn)在十分好奇:真正的神經(jīng)癥萧芙,究竟是什么情況给梅?下面舉一個非常易懂的栗子——以我們開篇的第一個測試問題為例假丧,有輕微強迫思維的人,會難以忍受APP上的紅點动羽,在點開APP消除紅點之后包帚,方才的不適感便會消失;而神經(jīng)癥患者不僅僅看到紅點要點開运吓,還會因為強迫性的焦慮感渴邦,一次又一次地解鎖手機,確認是否紅點已經(jīng)不存在拘哨,重復很多次几莽,直到他認為紅點的確消失了為止。這個例子只是個比喻宅静,總結而言,神經(jīng)癥患者會在強迫性內驅力的影響下站欺,產(chǎn)生自我懷疑姨夹、焦慮、憤怒等不安情緒矾策,繼而通過病態(tài)的思考重復磷账、行為重復,企圖消除這種不安感贾虽,但這些行為并無法真正解決實質性的問題逃糟,只能暫時性地撫平不安,并耗盡患者的精力蓬豁。
看到這里绰咽,是不是覺得事不關己,而且也沒讀到書評的“核心干貨”地粪,打算關掉這篇文章了呢取募?請允許我小小地自相矛盾一下:或許,你離神經(jīng)癥很遠蟆技;但是玩敏,每時每刻你的生活,都在接受著能夠產(chǎn)生神經(jīng)癥因素們的牽動與調配质礼。本書中強調旺聚,受文化、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眶蕉,我們總是與真正想成為的自己背道而馳砰粹,于是心理沖突便產(chǎn)生了。對安全感的渴望妻坝,促使我們采取行動消除這些沖突伸眶,然而實際上惊窖,我們自身充滿了相互矛盾的價值觀,當這些觀念出現(xiàn)不可調和的情況時厘贼,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與人際關系將受到干擾界酒,繼而產(chǎn)生神經(jīng)癥癥狀。通俗地講嘴秸,正常情況下毁欣,我們在進行決策時,是從幾個相互間有傾角偏差的價值觀中進行挑選岳掐、融合凭疮,而得到最終結果;對于神經(jīng)癥患者而言串述,各個觀念之間的傾角過大执解,而且患者基本喪失了選擇和融合的能力,最終只能在徘徊纲酗、糾結中空耗精力衰腌,自怨自艾。
一生中觅赊,我們面臨無數(shù)個待解決的沖突右蕊。能夠做出非黑即白選擇的情況少之又少,更多的時候則是陷身于中間的灰色地帶吮螺,難以自拔饶囚。《我們內心的沖突》這本書鸠补,并非旨在教你如何做出選擇萝风,而是幫助你更清晰地認識當前的處境,理解自身當前沖突背后的原因莫鸭,從而從根源處解決它們闹丐。雖然書中的內容大部分以面向神經(jīng)癥患者的口吻進行描述,但如果你用開闊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理論被因,將絕不會認為它僅僅是神經(jīng)癥患者的福音卿拴,而是對任何一個渴望成長的人都有裨益的良藥。
通過閱讀梨与,你將有機會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tài)觀察自己堕花、分析自己,從而嘗試改變自己粥鞋。在本書中缘挽,作者完整地闡釋了她關于沖突和神經(jīng)癥治療的理論。不同于弗洛伊德“三個我”的消極觀點,也異于榮格“對立面共存”的觀點壕曼,作者對于矛盾態(tài)度之間的處理方式有著自己的獨立見解苏研,并深信心理治療的可行性。不過,對于治療神經(jīng)癥的具體方法,牽扯到心理學專業(yè)領域的研究舀透,在此,霍妮只提綱挈領地在最后一章對可行性進行了簡要描述衅鹿。然而,能夠意識到問題本身的存在过咬,便已經(jīng)是一種初步的療愈大渤。?通過這本書,你將更好地了解自己掸绞、接納自己泵三、熱愛自己,從而獲得一個更加完整衔掸、強大的自己切黔。
“虛假的冷靜植根于內心的愚鈍,絕不是值得羨慕的具篇,它只會使我們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韫。”“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驱显,這句話出自柴靜的《看見》。在這里瞳抓,我想強調的真實埃疫,并非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應當秉持的職業(yè)操守,而是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應當具備的誠懇與勇氣孩哑。有一句話講栓霜,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横蜒,二是人心胳蛮。我更愿意將它進行另一種解讀,即非“不可直視”丛晌,而是“不可透視”仅炊。對于自然,人類無法窮盡它的完整密碼澎蛛;關于自身抚垄,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欲望、情緒等等,只是大腦活動中的冰山一角呆馁,更遑論感知的真實與否呢桐经。很多時候,阻塞我們前進的正是自己浙滤。我們花費了太多時間精力去經(jīng)營生活阴挣、打理人際關系,將注意力全部外拋瓷叫,卻獨獨忘記了解自己屯吊。我們需要時常對自己進行重認知,去辨別自己的真實想法摹菠,傾聽內心渴望的吶喊盒卸,接受生而為人、金無足赤的局限性次氨,并發(fā)掘蔽介、珍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煮寡。這同樣也是心理學大眾路線下的發(fā)展目標之一虹蓄。
近幾年,多位知名人物因抑郁癥的離世幸撕,使公眾在惋惜之余薇组,也提高了對心理疾病的關注。然而坐儿,人們對于健康心理環(huán)境的構建與重視律胀,仍遠遠不夠。心理學方面的普遍認知水平貌矿,大部分仍停留于未開化階段炭菌,還固守著一些幼稚的觀點,體現(xiàn)在如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以及對心理測試的迷信等方面(在此提示一下大家逛漫,開頭的“小測試”嚴謹程度為0黑低,僅作參考和輔助理解用)。人的心理是極其復雜的存在酌毡,絕不能通過僵硬的定論和輕松地歪曲一帶而過克握。我期待著能夠通過今后的閱讀和實踐來完善我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同時將一些心得帶給大家枷踏,我們一起學習玛荞、一起進步。歡迎大家的指正與討論呕寝,在此感激不盡勋眯。
最后婴梧,關于該書,不推薦李娟老師的譯本客蹋,翻譯地較為生硬塞蹭,有些枯燥。網(wǎng)評說武志紅老師的譯本不錯讶坯,大家可以考慮一下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