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眼看著新學期就要開始了凿渊,我回到土耳其已經(jīng)開始上班一周時間了,目前正處于過渡期缚柳。新的學期埃脏,熊孩子多多,挑戰(zhàn)多多秋忙,曉薇老師我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調(diào)整和充電彩掐,現(xiàn)在電量滿滿,準備敞開雙臂翰绊,迎接小天使們~(與“小天使們”的互動過程佩谷,今后會慢慢放上,敬請關(guān)注<嗍取)
今天很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話題谐檀,對我作為幼兒園老師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是我開始當老師之后遇到的第一個挑戰(zhàn)裁奇;同時對于所有家長和孩子來說也意義非凡桐猬,因為也是他們進入幼兒園將要遇到的第一個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就是“入園焦慮”刽肠。關(guān)于入園焦慮的文章很多溃肪,因為這是孩子邁出家庭邁向更廣闊的人際關(guān)系的第一個里程碑,如何處理可以讓這個過程對于孩子音五、家長以及幼師順利地過渡惫撰,的確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孩子初次入園所要面對的挑戰(zhàn)是什么躺涝?
要想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了厨钻,而且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角度,如果家長和幼師能夠從這個角度看待孩子的世界和心理夯膀,一切看不懂的行為就都有了合理性诗充,也就為我們在這個重要的分離過程中給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幫助打下了基礎(chǔ)。沒有這個角度诱建,我們所希望的幫助很容易流于形式和技巧蝴蜓,或者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沒有真正的共情所需要的情感流動俺猿。
嬰兒從來到這個世界之際茎匠,他/她的全世界就是媽媽辜荠,與媽媽分離就意味著無法存活。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伯病,也是家長們所能體會到的孩子對自己的需求漸漸變少的過程。孩子初降生時一分一秒都離不開父母午笛,現(xiàn)在卻需要半天或者全天地完全離開父母的照顧轉(zhuǎn)而與陌生人建立聯(lián)結(jié)和信任;他們看不到自己熟悉的家人和事物药磺,卻不得不長時間地待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
所以盡管兒童在三歲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很強的社交意愿和探索世界的需求癌佩,但這發(fā)生的一切對他們來說仍然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木缝。這期間的變化對他們安全感的考驗,小小身軀所需要的忍耐與克制围辙,對于成人來說不仔細從孩子的角度體會可能連注意都不會注意到——而這時在他們小小的世界里我碟,一切正在發(fā)生著劇變。(在我女兒剛剛誕生的時候姚建,我經(jīng)常會為了她的哭鬧心焦矫俺,不能理解她為什么哭鬧,后來一篇從嬰兒角度看世界的文章讓我頓悟——想象你舒舒服服地在你的世界待著掸冤,突然就被推著擠著沖進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厘托,這個空間里沒有任何你熟悉的事物。這該是多么讓人恐懼的一件事稿湿,可不得拼命哭喊期望有人來救命么Gζァ)理解了他們所正在經(jīng)歷的一切,我們就理解了孩子的角度饺藤,于是一切都變得合情合理包斑,寬容度也隨之增加考杉。
我身邊的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之后最經(jīng)常問我的問題有“我的爸爸媽媽在哪里?”“我的媽媽/爸爸會來接我么舰始?”,“他們什么時候會來接我咽袜?”丸卷,“我還會回家么?”询刹。他們在問這些問題的時候谜嫉,眼神是真的帶著恐懼,聲音還會帶著哭腔凹联。他們會一遍一遍的問沐兰,不斷地問,問到一個成人都覺得不能理解蔽挠,不是才解釋過住闯,怎么又問?但其實他們要的不是一個邏輯的答案澳淑,不是一個具體的信息比原,在大腦中產(chǎn)出這些問題的地方定庵,不是負責理性和邏輯思考的前額葉皮層为狸,而是負責本能反應(yīng)的中樞杏核體,需要一遍一遍地得到確認赵颅,并且通過與新環(huán)境中的人(一開始一般會是成人)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氢拥,接收到他們最需要的安全感后蚌铜,才會漸漸停止。
我在孩子問出這些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吃飯嫩海、午睡這些需要更親密聯(lián)結(jié)的時候)冬殃,心總是會突然變得特別柔軟,會抱緊他們造壮,注視著他們的眼睛骂束,溫柔而堅定地,一遍一遍地回答他們的所有問題旨枯,盡我所能去幫助和安撫這些正在經(jīng)歷人生中第一次里程碑式分離的小小的人兒們混驰。
如何更好的幫助孩子完成入園適應(yīng)
在理解了孩子在入園時所要面對的挑戰(zhàn)之后,現(xiàn)在可以來看看明刷,作為家長和老師满粗,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為我們的小人兒們做些什么?
家長能做的——
1)一定一定挤聘!不可以偷偷溜走捅彻!又是重要的事情說兩遍步淹!
既然孩子在入園時最缺乏也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我們應(yīng)該為他們提供的最重要的幫助也就自然是安全感的建立广料。對于孩子來說幼驶,雖然父母的離開是他們不愿意的事盅藻,但要知道不愿意的事永遠比不上讓他們恐懼的事造成的破壞力大。所以也許家長不打招呼的離去是出于便利或者別的原因勃蜘,但這對孩子小小的心靈卻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假残,產(chǎn)生被遺棄感。這兩者一比較阳惹,我想該怎么做也就顯而易見了莹汤。所以不管分離有多困難颠印,一定一定抹竹,要和孩子有完整的告別過程窃判,讓他們相信并接受兢孝,分離只是暫時的仅偎,是可以忍耐的橘沥。
2)建立—個告別程序(Goodbye Ritual)
告別程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每天早上家庭生活結(jié)束夯秃,學校生活開始的過渡過程,這對于孩子剛剛開始發(fā)展邏輯思考的大腦來說介陶,是可以感受到的哺呜,觸摸到的箕戳,想象到的,這讓他們覺得安全玻墅。這個過程可以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澳厢,結(jié)合你和孩子的習慣囚似,找到你們倆都最喜歡的方式。我和我的女兒莎莎的告別過程是三次親吻和三次擁抱裸扶,從輕柔到中度到非常用力到氣都喘不上來(哈哈:浅俊),這是她的創(chuàng)意摸屠,我也很享受。我班上還有一個孩子檩咱,每次與爸爸的告別最后會指著爸爸的手表刻蚯,豎起一根手指桑嘶,然后爸爸會微笑著說,好的讨便,我們一點鐘再見(其實爸爸五點半才下班)霸褒,每次告別皆是如此盈蛮,場面很溫馨。
3)提前帶孩子熟悉學校環(huán)境昙啄。
可以在入學前帶著孩子到學校轉(zhuǎn)轉(zhuǎn)梳凛,認識一下孩子的老師(如果即將同班的小朋友也在就更好了)梳杏,讓孩子也讓自己與老師建立最初的關(guān)系∨岩纾可以與孩子一起跟老師拍幾張照片楷掉,也可以拍一些學校環(huán)境的照片霞势,放在家里展示起來斑鸦,這樣孩子的頭腦中就有了自己與學校和老師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的最直觀的印象巷屿,要知道孩子都是視覺記憶小動物哦~
4)建立常規(guī)的日程(Routine)
有些家長因為家里照顧孩子人手足夠墩虹,送園不送園到園時間基本視孩子的狀況而定,送兩天停兩天旬昭,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建立常規(guī)習慣的難度加大问拘,不規(guī)律的入園節(jié)奏也會讓孩子的狀況變得搖擺不定。我能看到的天天固定時間入園的小朋友情緒基本比較穩(wěn)定,而有些停了兩天沒有來第三天早上晨圈結(jié)束了之后再由家長帶來的小朋友經(jīng)常需要助理老師哼哼唧唧地抱進來墅冷,然后孩子又需要花時間一次次重新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寞忿。
5)家長在與孩子分離之前的自我準備
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過程中還需要面對自己的焦慮和情緒問題,畢竟看著照顧了三年的小人兒即將離開自己的保護腔彰,那種不舍的感覺誰都會有霹抛。在確定與孩子分離之前家長需要先確定自己的內(nèi)心,如果送孩子入園是最終確定的選擇霞篡,那么情感上我們也需要做好準備朗兵,不然等到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了自己到那時再左右不定讓孩子察覺了自己的焦慮,那他們從哪里找力量去面對他們所需要面對的人生挑戰(zhàn)余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牢記在心的一點是盐欺,作為父母的你是孩子的天,這個天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必須能足夠穩(wěn)固找田,不然對于孩子來說那就是真真切切的“天塌下來”的感覺。
這里要提到的一個小技巧是务嫡,在確認孩子已經(jīng)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之后心铃,盡量做到分離過程迅速有效去扣。對于情感上還比較依賴的孩子來說樊破,回答完他們的問題,向他們確認放學后就能再見到奔滑,就已經(jīng)算工作完成了顺少。孩子有時候會不情愿,哼哼唧唧地怎么說就是不讓媽媽走梅猿,這時候過長時間的擁抱親吻不舍反而會在他們心中積累越來越多的情緒秒裕。我經(jīng)常會看到媽媽與不情愿分離的孩子花很長的時間說很多告別的話几蜻,但結(jié)果是孩子越來越不愿意接受媽媽離開越來越情緒激動,最后硬被老師接下來的時候已經(jīng)鬼哭狼嚎了响蓉,而父母如果能做到快速告別枫甲,對于孩子的情緒盡早平復(fù)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當然啦也有很多見到滿教室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就兩眼放光的孩子想幻,沖進教室頭都不回脏毯,連媽媽打招呼要走都要叫上好幾遍才給揮個手,有這樣小盆友的爸爸媽媽可以直接跳過我上面所寫的注意事項了^^我女兒莎莎即是如此渣淤,全程零哭鬧吉嫩,讓我初當老師的過渡期少了很多壓力自娩。她當時面臨的挑戰(zhàn)是在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之后,見到媽媽不可以纏著媽媽不放忙迁,親親抱抱完了就要回到自己的老師身邊去,這個對于她來說真的很難惠奸,每次看到她被老師抱走的痛哭狀我也是真心痛旱眯,只能在心里告訴自己這是她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证九。一個星期之后她就學會了媽媽是別的孩子的老師這個事實愧怜,每次見到?jīng)_我揮揮手就走了,很是瀟灑蓬蝶。
(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