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 同學(xué)的書遺忘在教室, 讓我陪他去取, 我表示答應(yīng), 嘴上順口說了一句:“你可真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
? 沒想到同學(xué)聽完這句話輕輕地皺了皺眉頭, 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你不應(yīng)該這樣隨意定義一個人, 很不禮貌”
? 聽了他的話,我當時只是有些詫異脖岛。但隨后的一整天我開始思考孝治,竟然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
? 我說出“你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次洼。”這句話時,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厌处,這實質(zhì)上是一種極不負責,毫無根據(jù)的人身攻擊凝危。我僅僅因為同學(xué)沒有帶書波俄,就肆意地對他進行了負面地評價。這不僅讓聽的人很不舒服蛾默,更體現(xiàn)著說話的人低下的情商和教養(yǎng)懦铺。
? 而且,當時他回應(yīng)我時支鸡,說的是:“你這樣做很不禮貌冬念。”牧挣,而不是“你是一個很不禮貌的人急前。”前者讓我第一個反應(yīng)是思考自己到底如何不禮貌瀑构。盡管是反駁裆针,他說的話卻完全沒有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想到這里寺晌,我的無知和對方的教養(yǎng)使我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愧疚和自慚形穢的感覺据块。
? 同時,我開始思考折剃,為什么我在肆意評價別人時那么的輕易另假、理所當然?
? 想到這里怕犁,我驚恐地發(fā)現(xiàn)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竟然就是這樣的边篮。
? 中國到現(xiàn)在為止,許多家長和子女交流的時候依然是從不考慮子女的心理感受奏甫,接受能力戈轿,只顧著輸送自己的價值觀念,完全不在乎子女做事的初衷阵子。他們會通過一件小事思杯、小錯誤強行上綱上線到對你整個人格的評價上。
比如:
女兒:“媽, 我想養(yǎng)一只狗挠进∩”
媽媽:“養(yǎng)什么狗,整天就知道做這些沒意義的事领突,學(xué)習上怎么不這么花心思呢暖璧?”
女兒:“……”
這里的母親完全沒有就事論事,而是通過養(yǎng)狗得出了女兒對學(xué)習不上心君旦,從而肆意指責女兒一番澎办。如果她稍微考慮一下女兒的心理感受嘲碱,可能就會說:“養(yǎng)狗需要大量時間,會耽誤學(xué)習局蚀÷缶猓”
再比如:
“兒子,你襪子洗了嗎琅绅?”
“還沒, 我等會洗扶欣。”
“等會什么奉件!你這人怎么這么懶惰宵蛀!做事就不能麻利一點么昆著?”
? 這里县貌,母親同樣通過沒洗襪子,直接得出兒子是個懶惰的人凑懂。但這里的兒子一定懶惰么煤痕?他可能是一個每天熬夜到凌晨學(xué)習的勤奮少年呢?
? 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人接谨,久而久之會誤以為這樣的交流方式是親密的人之間正常的交流方式摆碉。
? 當他的性格成型以后,高中大學(xué)期間便很難再糾正過來脓豪。而造成的影響就是巷帝,他會把這種交流方式潛意識地帶入到未來的生活中去,然后隨時隨地讓身邊的人不舒服扫夜。
比如.
“我為什么這么胖啊楞泼。”
“你好吃懶做唄笤闯《槔”
“……”
“我想去圖書館了】盼叮”
“你整天都在圖書館超陆,就是個書呆子∑致恚”
“……”
“我今天不想跑步了时呀。”
“看吧晶默,我上次就說了你是一個做事半途而廢的人退唠。”
“……”
試想一下荤胁,假如你是上述例子被攻擊的一方瞧预,還會愿意繼續(xù)和對方做朋友嗎屎债?如果會也是因為對方有可利用的價值。否則垢油,沒人想和一個總是說話讓人不舒服的人聊天盆驹。
? 我們都明白為人處事的重要性,但在學(xué)會為人處事之前滩愁,應(yīng)該先學(xué)會如何說話躯喇。
? 很多人會說場面話,會拍馬屁硝枉,會打官腔廉丽,對待不熟的人時,尊重對方妻味,語言得體正压。
? 但關(guān)系越近,越親密责球,反而隨時隨地都在指責焦履、貶低。
? 貶低是一種傷害雏逾,而你不會隨隨便便的去傷害一個陌生人嘉裤,因為可能會挨揍。
? 我們在給別人做出負面評價的時候栖博,其實有一個潛在邏輯是:我不是這樣的人屑宠。而進一步思索,這種邏輯的背后隱藏更深的含義是:他是這樣的人仇让,我不是這樣的人典奉,所以我比他高尚。
? 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妹孙,時時刻刻都在貶低別人的人秋柄,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內(nèi)心自卑蠢正,總是在潛意識中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骇笔,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舒適。這種行為的本質(zhì)是自私嚣崭、自負笨触、不自知的表現(xiàn)。
? 那時雹舀,那位同學(xué)的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多芦劣,有一種幕然驚醒的感覺∷涤埽回首往日虚吟,我因為自己的無知寸认、自私、自卑說出了多少傷人的話卻還不自知串慰,反而沾沾自喜偏塞,以為這是一種直爽,時至今日悔恨不已邦鲫。
? 一個正常的聊天的運行方式是:講故事, 談感受, 少評價, 就事論事灸叼。
? 而能夠?qū)W會就事論事, 或許已經(jīng)很會聊天了。
? ? ——轉(zhuǎn)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