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shù)》羅納德·B·阿德勒——閱讀筆記2017年12月10日21:30
2017年12月04日——2017年12月10日
一句話的成本有多高漏峰?
? ? “本該一句話的事,你看這下鬧的……”
“咳浅乔,那有啥,一句話的事席噩!”
那么贤壁,一句話的價值又有多大?
中國人愛說脾拆,凡事坐下好商量嘛给梅!
溝通是門藝術(shù)双揪。
這本譯作的原名叫Looking Out Looking In包帚,個人認為原名更有韻味。當然它的中文名字也不錯渴邦,藝術(shù)象征著美,美總是讓人舒適谋梭,溝通的極致,也不外乎兩個字盹舞,“舒適”隘庄。只是,書的原名更突出溝通的效果性丑掺,溝通并非感性的徹底流露,它更是一種理性選擇的藝術(shù)街州。
這周適逢一個項目談判,結(jié)合實踐與書本鳍征,不妨談談自己的感受琐谤。
談判拆開解:談就是溝通,判就是選擇斗忌。
溝通是不可逆轉(zhuǎn)的。換句話說织阳,信息的消費是一次性的,而且及時清造挽。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饭入,言不到位,覆水難收爽航。一句話造一個局,絞盡腦汁力挽狂瀾讥珍,仍舊定居難回窄瘟。發(fā)言若能精準到位,避免未經(jīng)論證與考究的言談蹄葱,就能防微杜漸。腳踏實地才能擲地有聲觅赊。
判斷選擇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是同理心琼稻。所謂同理心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體驗世界。它不同于同情心只用自己的悲憫看別人的困境帕翻,而是從對方的立場感同身受,設(shè)身處地想他人之想嘀掸,思他人之思,即如同對方那樣去感受對方的處境泉蝌。這樣的品質(zhì)即便是發(fā)生在針鋒相對的雙方談判中也極其有價值揩晴。試想,一方針尖硫兰,一方麥芒,雙方既不讓步也不同理心審視违孝,談判就根本沒有開展的空間,項目不可避免會發(fā)生流產(chǎn)雌桑。凡有合作,就有同理心存在的痕跡筹燕。
當一個項目還只存在于紙上時,雙方博弈的宗旨,我認為就是極盡所能把整個事實說道清楚和作出精準判斷大渤。我們可以反證這一宗旨的正確性:法院處理糾紛的過程,就是一個還原事實的過程耕捞,而律師在其中的工作烫幕,依然是圍繞如何還原事實開展。既然在項目初始時介入较曼,若能做好還原事實的基礎(chǔ),那日后即便發(fā)生爭議捷犹,也會得到極迅捷的處理。初始時的同理心侣颂,是雙方得以清晰勾勒事實的平臺枪孩,一方違背,就是日后另一方的隱患蔑舞。其違背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導致的結(jié)果也許就是澎蛛,兩敗俱傷蜕窿。
拋開談判谋逻,生活中,我們往往會以自我袒露的方式拉近與人的距離浙滤,但有時自我袒露存在風險:一旦你坦誠了一個秘密弱點气堕,你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樣控制別人看待你的方式。(節(jié)選第二章溝通和認同:自我的塑造與展現(xiàn)P75)
面對這種溝通難題茎芭,我們可以迂回救主:沉默、暗示壹粟,甚至模棱兩可未必不是恰當?shù)臏贤ǚ绞健?/p>
工作與生活的冗雜煩惱宿百,也許因為一句話的及時到位,就能化作浮云行空萬里垦页。
筆者:愛閱讀的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