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鴻啦
網(wǎng)上流行一個這樣的段子:
職工宿舍里都戒煙了,只有老王還抽個不停矾端,大家決定讓老王戒煙先较。一天晚上携冤,幾個同事血淚控訴、條條陳列了吸煙的種種危害闲勺,說到動情處無不聲嘶力竭曾棕。
過了會兒...臉色蒼白的老王顫抖著掏出煙盒,驚恐地說了句:“哎呀媽呀菜循!嚇死我了翘地,趕緊抽根煙壓壓驚!”
現(xiàn)實有很多這樣向誘惑繳械投降的例子债朵,即使我們已經(jīng)為一件事堅持了很久子眶。像減肥節(jié)食一周后,我們重新選擇回了甜食序芦;晨跑幾天后臭杰,因天氣原因中斷了一天,我們就會繼續(xù)中斷下去谚中。雖然我們明白這樣做是不好的渴杆,但我們還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沖動寥枝,并向誘惑屈服了。
心理學上磁奖,我們體內(nèi)有兩個自我囊拜,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比搭,另一個自我則克服沖動冠跷、深謀遠慮。要不要吃甜食身诺,要不要減肥蜜托,要不要晨跑,事實上都是這兩個自我在做博弈霉赡。我們抵制不住誘惑橄务,大多可能會認為是我們的控制自我很脆弱了,所以選擇了那個本能的沖動穴亏。但事實上生活中很多人控制能力是很強蜂挪,像宗教領(lǐng)袖、廉潔的官員嗓化、正直的警察棠涮,他們也沒能抵住沖動,并陷入性丑聞蟆湖、貪污和暴力等事件故爵。所以這些不是無意識的行為,我們早已對此進行了默許認可了隅津。
心理學家曾對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進行過關(guān)于“性別歧視”的調(diào)查,他們要求學生模擬以男性為主導行業(yè)的招聘場景劲室,并對候選人做出評估伦仍。結(jié)論是出乎意料的,和那些認為性別歧視不那么嚴重的學生比起來很洋,那些強烈反對性別歧視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男性來擔任這個職務充蓝,即使候選人里有多名優(yōu)于男性的女性。為什么會這樣喉磁?因為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自己的“道德許可”谓苟,他們已經(jīng)向自己證明沒有性別歧視,這樣讓他們放松了警惕协怒,并更傾向于自己的沖動涝焙。
人的內(nèi)心對事物都有一個“好”與“壞”的評判標準,當我們對此進行“道德化”時孕暇,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允許自己干些“壞”事仑撞。這個邏輯其實是怪異的赤兴,但我們經(jīng)常會在買少一件衣服下多買些食物,中午吃了素菜晚上就獎勵自己一塊牛扒等等隧哮。在這種情況下桶良,我們會容易認為縱容自己是“合理”的,過去的良好表現(xiàn)是我們獎勵美德的最好理由沮翔。
這種“道德許可”會讓我們回歸本能沖動陨帆,并允許我們做壞事。之于他人時我們會很快判斷個對錯采蚀,但之于自己時歧譬,這判斷標準會讓我們感到自我良好,并會縱容自己的錯誤行為搏存。
同時瑰步,“道德許可”容易讓我們陷入一個幻覺——只要某件事我們沒有感到焦慮感和負罪感,它就是正確的璧眠。它們讓我們相信缩焦,放棄鍛煉、打破理財計劃责静、戒煙后再上癮袁滥,都是對自己的“獎賞”,以前都做得這么“好”了灾螃,是時候做些“壞”的了题翻。當我們只用這些非黑即白的道德標準評定一件事時,我們就會很難抵住誘惑并對自己開綠燈腰鬼,從而忘記我堅持的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嵌赠。
1|進一步,退兩步
“進步”是我們道德化很嚴重的事物熄赡。
在大學期間姜挺,常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某支球隊如果在聯(lián)賽里獲得一場勝利,往往在下一場比賽前就會容易放棄照常訓練彼硫。這和我們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炊豪,接下來幾周就中斷日常學習計劃很像。我們都知道拧篮,進步會讓人受到鼓舞词渤,但實驗研究表明,進步常常是我們當做放松的借口串绩。若你向減重成功的節(jié)食者提供慶祝禮物缺虐,一個蘋果或一塊巧克力,85%的節(jié)食者會選擇巧克力赏参,相反沒有獲得減重成功的節(jié)食者僅有58%選擇巧克力志笼。
進步會可能讓我們放棄堅持已久的東西沿盅。這是因為我們體內(nèi)兩個“自我”競爭升級,打破平衡的結(jié)果纫溃。一個注重長遠利益腰涧,另一個注重短期利益,面對誘惑時紊浩,當控制自我打敗了本能沖動窖铡,就會放棄了放縱的念頭。但進步也間接導致我們產(chǎn)生了滿足坊谁,并讓理智的自我進行讓步费彼,從而轉(zhuǎn)向那些沒有被滿足的愿望,從而讓誘惑變得更加渴望口芍。這就是生活中的進一步箍铲,退兩大步。努力學習和復習的你鬓椭,會釋放那個愛深夜打游戲的你颠猴;井井有條地執(zhí)行理財計劃的你,會釋放那個沖動購物消費的你小染。
錯誤的滿足感翘瓮,會讓我們把應該做的當成已經(jīng)付之行動的努力。比如大多數(shù)人喜歡下載電子書裤翩,而且經(jīng)常下載一大堆资盅,當我們看到屏幕前琳瑯滿目的書名時,我們會產(chǎn)生一種對知識的滿足感踊赠,以至于我們以后再也沒有翻看他們呵扛,也會認為吸收了這些知識。
我們這里不是駁斥進步本身臼疫,而是駁斥進步所帶來的感覺择份。進步會給人帶來激勵,但自我良好的感覺烫堤,會降低我們付出的程度。這時我們關(guān)注的不是目標凤价,而是把支持目標實現(xiàn)的行為誤認為是目標本身鸽斟。進步和達成目標是兩回事,無論是學習利诺、鍛煉或存錢富蓄,進步是你達成目標的過程,而不是讓我們降低自身標準的理由慢逾。你得盯住你的目標立倍,保持自身的標準灭红,持續(xù)進步,而不是“道德”上允許自身滿足誘惑控制口注。
2|明天會更好的
“道德許可”不止獎賞過去的行為变擒,它也會指向未來,認為我們計劃要實施的也值得稱贊寝志。
本來打算今天晚上去鍛煉的娇斑,這個想法讓我自我感覺良好,等到晚上下班我非但沒去鍛煉材部,反而在晚餐時吃得比平常更多了毫缆。自己光“想”一下接下來要實施的事情,就減輕了負罪感乐导,而去選擇那個沒被滿足的愿望苦丁,這個邏輯實在匪夷所思,但我們就是經(jīng)常允許自己這樣做的物臂。
研究人員曾在麥當勞的菜單上增加一項“健康沙拉”選擇旺拉,當人們拿到這份特殊菜單時,更有可能選擇那些熱量和脂肪量很高的食物鹦聪。難道大家不知道這些是不健康食物嗎账阻?并非如此,大家都知道選擇沙拉是最好的選擇泽本,但當我們準備點沙拉時淘太,我們的壓力減少了,不健康食物變成了強烈的渴望规丽。
未來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蒲牧,它會把接下來實現(xiàn)目標的可能性當成已經(jīng)實現(xiàn)目標了。明天我會戒煙的赌莺,所以現(xiàn)在先抽根煙吧冰抢;下午我會把任務完成的,所以今早就刷個劇吧艘狭;一個月后我會實施存錢計劃的挎扰,所以晚上去購購物吧。沒人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做巢音,但我們會自己說服自己——今天放縱一下遵倦,明天再開始改變。
我們都習慣對未來的自己進行高估官撼∥嗵桑可以嘗試對自己問些具體的安排,比如未來兩周打算鍛煉幾次傲绣,或者預估多長時間會把《從0到1》看完掠哥,大多情況下我們會給出理想的預估巩踏,我們相信此刻沒去做的事情未來會有更多時間和效率去完成。這種盲目的樂觀讓我們活在不切實際的世界里续搀,我們用超出現(xiàn)實的預估來彌補當下沒執(zhí)行的負罪感塞琼。而且我們有時也低估了當下誘惑的傷害,比如戒煙或戒酒的人目代,往往會因為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而重新對煙酒上癮屈梁。既然無法完成自己的預設(shè)的任務,何必又用這種盲目期待掩飾自己的懶惰榛了,對自己誠實點在讶!
當然要改變這種狀況,有一個辦法就是:降低你選擇的變化性霜大。比如你要減肥构哺,那你的飲食搭配就不能隨心所欲,而是有規(guī)定的食譜搭配战坤,這樣會減輕你做選擇的壓力曙强,并讓你專注于目標。選擇的確定性能讓你降低對未來改變的幻想途茫,現(xiàn)在做的才是對未來更有意義的碟嘴。
3|光環(huán)效應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我們在特價商場了里買了很多便宜貨時,我們會因為省了好多錢而感覺良好囊卜,但賬單來時我們發(fā)現(xiàn)實際比預期花費了很多娜扇。
我們之所以容易陷入這樣的消費陷阱,原因在于身處的環(huán)境充滿了這種消費暗示栅组,什么“買一送一” “半價優(yōu)惠” “積分送禮”等等雀瓢,這些外部的暗示正中了我們的欲望的懷,并會讓我們釋放購買的負罪感玉掸。
這種道德許可稱為光環(huán)效應——“好”與“壞”的事物在一起時刃麸,誘惑就會變成符合我們的道德判斷的事物,從而自我感覺良好司浪。比如沙拉和一個漢堡放在一起泊业,在光環(huán)效應下節(jié)食者常常會低估整頓飯的卡路里“∫祝“感覺良好”會讓我們失去基本判斷脱吱,并容易放棄長期的目標。很明顯節(jié)食者是知道一個漢堡的卡路里的认罩,但他們就默認它比平常更少熱量了。那就說明其實人們在克制欲望的同時续捂,也無時無刻不在積極尋找美德暗示垦垂,并為我們接下來的沖動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宦搬,并為誘惑賦予一個“好”的判斷標準。
在另外一種情形下劫拗,語言也會很影響我們的判斷间校。當人們在餅干包裝袋上看到“有機”兩個字時,就容易放大這個特點并認為整盒餅干都很健康页慷,即使這盒是巧克力夾心餅干憔足。像上面的沙拉和漢堡組合,也會在我們內(nèi)心形成組合語言酒繁,這樣“沙拉漢堡”就構(gòu)成了“健康光環(huán)”滓彰,從而讓節(jié)食者易于接受。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州袒,廣告語對于一個產(chǎn)品推廣的重要性了揭绑。一個激動人心的廣告語(想想耐克、阿迪)會在我們內(nèi)心形成暗示郎哭,這種暗示會放大產(chǎn)品的優(yōu)點他匪,不斷為產(chǎn)品加分,從而過度影響其總體印象夸研,產(chǎn)生物超所值的感受邦蜜。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光環(huán)的影響亥至,我們就得找到最具體的測量標準(比如卡路里悼沈、花費或時間),而不是迎合主觀的感受抬闯,以此來判斷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你的目標井辆。例如,你可以重新定義什么叫“省錢”——省錢不是買到便宜的物品溶握,而是在支出限額內(nèi)買到便宜的東西杯缺。這里的“支出限額”就是你要繼續(xù)細化的標準,這樣省錢的光環(huán)就會消失睡榆,在購物時就不會限于盲目萍肆,而是選擇最符合需要的物品。
“道德許可”是我們成長里的一個陷阱胀屿,它讓我們?nèi)菀浊T惑和偏離正軌而不自知塘揣。道德許可實質(zhì)是種身份危機,我們的內(nèi)心充滿著對與錯的矛盾宿崭,并以此來投射到生活的方方面亲铡。我們之所以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深處認為,真正的自己是應該干壞事的奖蔓,放縱自我就是一種獎勵赞草。
想走出這個陷阱,就得直面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自己——你認同自己的沖動和誘惑吆鹤,還是更認同自己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厨疙。當我們按照“正確”和“錯誤”來判斷做過的事時,真正的自我會被掩蓋在欲望背后疑务,敲開這層道德枷鎖沾凄,我們可以是那個“好”的自己,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認真生活知允。牢記你的目標撒蟀,且認同目標本身的意義,而不是在道德上給予沖動許可廊镜,這樣才能逃脫這個陷阱牙肝,讓自己做到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嗤朴。
參考文章:《自控力》《思考快與慢》《消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