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65
4月13
不要個人化
個人化為社會心理學名詞劫笙,所謂個人化芙扎,是指人們把自己當作整個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與自己有關填大。不幸的是戒洼,這些人往往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權力和能力來控制這一切。
把別人說的話過于個人化允华,只會給自己帶來愧疚圈浇、恥辱,喪失自尊靴寂,最終陷入惡性循環(huán)磷蜀,總覺得自己哪里不對,但最終也無法改變別人的行為榨汤。
個人化分兩個階段,就好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撞上擋風玻璃怎茫,實際上是發(fā)生了兩次碰撞收壕。車子撞墻妓灌,這是一次碰撞,緊接著蜜宪,假人往前沖虫埂,撞上擋風玻璃,這是第二次碰撞圃验,也是真正致命的碰撞掉伏。
當一個人過于個人化時,就會發(fā)生類似的“二次碰撞”澳窑,不過更加微妙斧散,首先是邊緣障礙者的行為:指責、侮辱等摊聋,這相當于第一次碰撞鸡捐,緊接著,非邊緣障礙者的腦子里想的是:
“肯定是我做錯了什么惹到她了麻裁」烤担”
“他這么做就是誠心要傷害我〖逶矗”
“她都這么說我了色迂,我真的是這樣的嗎?”
這些想法就是第二次碰撞手销,將對方的行為個人化對待歇僧。
一定要提醒自己,邊緣障礙者那些無意義原献、不恰當?shù)男袨榱罂际且驗榇竽X障礙,而且這種障礙是有科學解釋的姑隅。
第一次碰撞或許無法避免写隶,也就是邊緣障礙者所說所做的,這些言行會傷人讲仰,但非邊緣障礙者可以避免沒有正面價值的二次碰撞慕趴,因為這次碰撞只在非邊緣障礙者的腦中出現(xiàn),而自己的思維是可以被控制的鄙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