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t176
Stephen Covey 在他的經(jīng)久不衰的暢銷書中闡述的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xí)慣 ”,如果對本書熟悉這部分可以略過:
Habit 1 - Be Proactive 積極主動(主動選擇)
Habit 2 -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終為始(開始前想象結(jié)束)
Habit 3 - 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
Habit 4 - Think win-win 雙贏思維
Habit 5 -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知彼解己(首先理解別人,再尋求被別人理解)
Habit 6 - Synergize 統(tǒng)合綜效
Habit 7 - Sharpen the saw 不斷更新
這些大多來源于心理學(xué)的思想也早已被上億人討論學(xué)習(xí)證實挑戰(zhàn)二汛。
從Steve Pavlina的twitter中看到他寫下了 “低效能人士的七個習(xí)慣”(7 Habits of Highly Ineffective People )肴颊,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xí)慣 》對照起來看實在太有意思了婿着。
Bad Habit 1 - Be Reactive 消極被動
消極被動的人們在對外界進行反應(yīng)時忘記了這一點: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與我們的行為反應(yīng)之間有一個可大可小的空間醋界,我們在這個空間中填充的內(nèi)容使一切變得不同形纺。這就是艾利斯理性情緒療法中著名的ABC理論(Activating events—Beliefs—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
Coldplay的《viva la vida》專輯中有一首歌《lost》婉陷,其中兩句歌詞寫明白了刺激和反應(yīng)之間是有選擇的:
Just because I'm losing, doesn't mean I'm lost
只因為我正在失去秽澳,并不意味著我已迷失自我(并不意味著我已失敗了)戏羽。
Just because I'm hurting, doesn't mean I'm hurt
只因為我正在傷痛著始花,并不意味著我已傷痕累累(并不意味著我已受到了傷害)。
一切都在于我們選擇的beliefs
舉一個例子:別人想激怒你時亥贸,你可以選擇從一個高的視角客觀地俯視那個人和你炕置,思考一下他想這樣做想達到什么目的,你的不同反應(yīng)會對你和他以及論題或事件的進展產(chǎn)生什么效果等等默垄。
或許誰都不希望完全被人控制口锭,所以“別人想讓你生氣你就生氣”也并不是不能避免的介杆。別忘記了,刺激和反應(yīng)之間的空間足夠我們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组民!
當(dāng)然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有很多沒有選擇的情況(重要的選擇可能就更少了)臭胜;其實更準確點說是許多情況下或許沒有更好的選擇了耸三,只有一個可能的選項(其他不好的選項可以輕而易舉排除)浇揩。這種情況看似簡單,但卻很可能因為無法選擇而引起很多情緒和態(tài)度的改變并產(chǎn)生焦慮积锅。這時候“just do it缚陷!”就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往核,或許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Bad Habit 2 - Set no goals 沒有目標
這個很好理解虎锚,但很難解釋清楚窜护。
因為“沒有目標”的情境我們很容易遇到谅猾,“有目標”也不難做到税娜,真正難做到的是以下的一些判斷:什么時候該有目標什么時候不該有目標,怎樣設(shè)定和區(qū)分對待大的目標小的目標不大不小的目標敬矩,各個目標之間分別要分配多少精力去追求弧岳,需要堅持多長時間來實現(xiàn)目標,是否需要近乎于倔強的堅持等等涧卵。這些判斷需要我們有豐富的閱歷柳恐。
很多人總說有目標不去行動也白搭热幔,而且大多數(shù)人確實是有了目標不去行動的绎巨。那么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有了目標就去行動并且堅持下來呢?我認為就是上面的辦法戈锻,認真思考你的目標格遭,把上面的還有更多的選擇題判斷題都做完窗价,在心里(最好是寫下來)完成一份詳盡的目標分析報告,真正在內(nèi)心中接納你的目標坪它。當(dāng)你為你的目標投入了這么多時間精力去研究思考討論并且確認之后往毡,你就不會想輕易放棄了靶溜。放棄成本大啊=)
如果只是說一句:“我要怎么怎么樣!” 這種目標幾乎一定不會達到的嗤详。你的內(nèi)心就沒有認可這個目標。
如果上升到人生哲學(xué)的高度递宅,像叔本華或尼采那樣思考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有沒有目標办龄;或許會體會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覺淋昭。如果說“人生沒有意義”,對你意味著什么呢英融?
個人覺得更好的辦法不是局限于人生到底要不要有目標矢赁,而是試著“找一個合適的目標”贬丛,看看是否對你有幫助。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帶著目標生活额获,這樣會使我更幸福恭应;雖然不時還是會去想那些終極問題。
Bad Habit 3 - Do whatever comes up 做無論什么發(fā)生的事(來什么做什么)
做事之前需要分清輕重緩急境肾,但對于多數(shù)人來講要走很多的彎路才能認清什么是重要的胆屿,什么是緊急的非迹。在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時,思考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冷离,但思考的時間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機會成本(有可能想來想去時機就錯過了)。所以長時間鍛煉出來融在自己血液里值得自己信賴的直覺有時候更加重要西剥。(參見科比推薦過的Malcolm Gladwell《決戰(zhàn)2秒間(blink)》一書)
就算我們分清楚了事情的四種類型(重要且緊急蔫耽、重要但不緊急留夜、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鳖眼,怎么樣對不同的事分門別類進行時間管理還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嚼摩。
對那些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上應(yīng)該做的事(這些事往往是一些不想面對但必須總要面對的難題)枕面,我個人的處理方式是:自己設(shè)定一段可長可短的 supertime,在“超級時間”里保證自己不受任何別的因素影響專心做這些事琼开;supertime結(jié)束時如果沒做完枕荞,再設(shè)定若干時間以后下次的 supertime,如此交叉反復(fù)直到做完為止渣刷,但不勉強自己一定要完成辅柴。如果非要完成瞭吃,往往會讓自己精疲力盡,畢竟面對的很多可能是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筏餐,能完成就已經(jīng)很棒了魁瞪,為什么還要期待一次就能完成?在兩個supertime之間峦耘,給自己點獎勵吧旅薄。=)
Bad Habit 4 - Think win-lose 輸贏思維
輸贏思維認為世界是個“零和游戲”,你有我就沒有洛口,你贏我就輸第焰,你多我就少妨马。事實是這樣么?社會的發(fā)展是靠大大小小的團體和個人的創(chuàng)造湘纵,而不是爭奪或掠奪滤淳。與外界對抗,非要爭個你輸我贏我認為是最得不償失的事情(沒有之一)伤柄。因為在我們與外界對抗只能構(gòu)筑我們堅強的盔甲适刀,而同時失去了個人成長的機會。
其實我們唯一需要去“對抗”的就是我們自己笔喉。
社會學(xué)認為常挚,人是社會性動物奄毡,終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基因做斗爭贝或。(參看《社會性動物》锐秦、《欲望之源 》酱床,) 只是這樣的斗爭很多人幾乎沒有贏過扇谣,或者偶爾贏也不知道怎么贏的闲昭。
Bad Habit 5 - Judge people 評判別人
在人與人之間沖突與合作時汤纸,要先去理解別人再去尋求理解;而是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反而去評判別人的功過是非啃擦。 如果我們嘗試過并且認識到理解別人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令蛉,自己就也不會那么期待被別人理解了狡恬。而把自己的期待建立在別人身上弟劲,不總是靠譜的選擇。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汇鞭,慕容復(fù)的“以彼之道庸追,還施彼身”是既不可取又做不到的淡溯,但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咱娶,勿施于人”雖然容易理解卻也相當(dāng)難做到煎楣,所以只好“墮落”到通過評判別人去尋找少的可憐的優(yōu)越感了择懂。
圣經(jīng)上說:"Do not judge, and you will not be judged; do not condemn, and you will not be condemned; give, and you will be given; forgive, and you will be forgiven."
是一個意思困曙。
其實我個人覺得壞習(xí)慣六應(yīng)該是(與習(xí)慣六Synergize 統(tǒng)合綜效對比 ):
Bad Habit 6 - Separate 分割
你是否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慷丽,只把經(jīng)歷的人和事看做是分離的個體要糊,沒有把生命中一個個點串聯(lián)起來成一條屬于你自己獨特的蜿蜒優(yōu)美的曲線(道路注定曲折,直線是不可能的)锄俄。
確實奶赠,很難說我們生命中所有的經(jīng)歷都是否“有用”,更難說這些經(jīng)歷這些學(xué)習(xí)得來的經(jīng)驗什么時候“有用”药有。但是毅戈,如果我們能夠把生命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總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應(yīng)該的時刻發(fā)生過愤惰,這應(yīng)該是一種美妙的體驗苇经,一種活在當(dāng)下的體驗。
Steve Jobs輟學(xué)前在學(xué)校時學(xué)了好久藝術(shù)字(英語的“書法”)宦言。他是寫程序賣電腦的扇单,根本不知道學(xué)這么有什么用。但在許多年以后蜡励,在設(shè)計第一臺mac時令花,那些優(yōu)美的字體漂亮的界面成為了他打翻身仗的制勝法寶。如果沒有這個經(jīng)歷凉倚,他奇幻的右腦就得不到鍛煉兼都,就不會有后來不斷更新的設(shè)計理念,也就不會有ipod macbook iphone了稽寒。
在他著名的斯坦福畢業(yè)典禮演講中也講過要“connecting the dots(將生命中的點連接起來)”蚓土。
Bad Habit 7 - Burn out (一次)燃盡 / 精疲力竭
個人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時間長著呢鲜侥,不用急著用完你的燃料狐粱。如果我們以百米跑的速度去跑馬拉松基公,結(jié)果就提前把自己燃燒完了齿诞,燃料枯竭后就會止步不前渗饮。
正確的選擇應(yīng)該是不斷的挑戰(zhàn)自我私蕾,更新自我。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永遠用初學(xué)者的心態(tài)去認真對待每一天,讓每一刻在你的腦海中都是嶄新的。既不期盼心想事成龟糕,失敗了也不氣餒。因為生命中的難題不是來打倒我們的,而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
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溪窒,都會使我更強”。
大家都不會否認這句話最佳的詮釋人是星矢為首的五個小強,永遠在Sharpen the saw, 永遠在練習(xí)超強的抗擊打能力,永遠在面對敵人(困難)時先保存實力仔細研究對方的破綻直到看清楚敵人(困難),就算自己到了奄奄一息的時候晤锹,逐漸積累的小宇宙卻已經(jīng)在內(nèi)心深處聚集起來车遂,就等著雅典娜召喚呢。=)
我們的雅典娜是自己的內(nèi)心。任何時候如果接收到了從自己內(nèi)心發(fā)出的使命的召喚,都要像星矢小強們接收到雅典娜的召喚一樣“燃燒吧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