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可證偽性標準
11.被證偽的假設也能夠為科學家提供信息,以使他們對自己的理論做出調(diào)整眷柔,從而使之更加符合觀察得來的數(shù)據(jù)翁巍。
12.如果我們明白,當我們所深信的事情與所觀察的事實相悖的時慌植,最好去改變我們的信念甚牲,而不是去否認事實的話,那將會令這個世界減少多少社會和個人的問題蝶柿。
13.科學發(fā)展的真正危險在于人類總想避免暴露自己的錯誤觀點丈钙。
14.一個假設被堅信為真的程度,與它是否真的為真交汤,完全是兩碼事——米德瓦
15.一個真正具有開放性思維的人雏赦,是那些愿意跟隨著證據(jù)走的人≤皆科學的研究方法是跟隨世界的真相來調(diào)整自己星岗,而不是要與我們個人的想法保持一致。
16.想法是不值錢的戒洼,如果它無法被證實或證偽俏橘。
科學中的錯誤:逐步接近真理的途徑
1.科學家只對那些有一定的知識,但是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的問題感興趣圈浇。不會對那些已經(jīng)被很多研究證實的事實不確定的寥掐。
2.要用實際觀察來證偽一個理論,或者要用新的理論來代替已被證偽的舊理論時磷蜀,并不會完全拋棄該理論原有的那些已有實征數(shù)據(jù)支持的部分召耘。恰恰相反,新的理論必須能夠解釋舊理論所能解釋的和不能解釋的所有事實褐隆。因此理論的可證偽性并不意味著科學家非得建構(gòu)一個全新的理論不可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