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很多領域都在大聲贊揚正念和冥想叶骨,無論是名人通過冥想來健身茫多、提升思維能力,還是科學家鼓勵正念練習忽刽,緩解情緒和壓力天揖,它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視線,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但是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區(qū)別呢?一定有很多人跪帝,就如同曾經的我一樣宝剖,對二者一頭霧水,今天就聊聊它們的區(qū)別歉甚。
定義的不同??
01 冥想
“冥想”來自于英文“meditation”的翻譯,冥想(meditation)這個詞來源于梵文的dhyana扑眉,中文翻譯成“禪”纸泄。在英文里面meditation(冥想)與medicine(藥)是同樣的詞根,所以在西方人看來腰素,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聘裁,有時“meditation”也被翻譯為“禪修”。
冥想是指個體通過調整自我的身體和思想所建立的一種特殊注意機制弓千,冥想訓練有助于改善個體心理過程(Cahn & Polich, 2006)衡便。
其他有關冥想的定義:
冥想,是在安靜及靜寂的環(huán)境中洋访,閉眼后通過思維引導感官的思考及思維散發(fā)镣陕,是一種凝神緩解壓力的方式。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姻政,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tài)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tài)(來源中國心理學會)呆抑。
印度瑜伽師們將冥想視為實現(xiàn)入定的一項技法和途徑,把心汁展、意鹊碍、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終目的在于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食绿。
但從佛法的角度來講侈咕,解脫更重要的是”見地“,方向比努力更為重要器紧,而不單純依靠冥想或禪修就能夠達到解脫的境地耀销,因此佛法和其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八正道“,以獲得究竟的自在和無煩惱的狀態(tài)品洛。
但是通過冥想树姨,我們訓練自己的心變得寧靜平和摩桶、專注而警醒,這是共同的一個認識帽揪。
02?正念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存在狀態(tài)∠跚澹現(xiàn)代正念(指標準化、實證化和結構化的正念)發(fā)起者——卡巴金博士將正念/靜觀定義為:“有意識的转晰、不加批判地芦拿,留心當下此刻升起的覺察”。
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而古典正念的更多的源泉來源于佛法中的“身查邢、受蔗崎、心、法”四念處的記載和修習扰藕。
我們這里更多講述的是現(xiàn)代正念缓苛,其核心詞:溫柔且有意的覺知、不評判邓深,如實看待當下未桥。
正念最核心的品質源于其所蘊含的9個態(tài)度:初心、不評判芥备、接納冬耿、耐心、放下萌壳、不用力亦镶、信任、感恩袱瓮、慷慨缤骨。
心理學家給正念的定義是一種與注意力和覺察相關的心理特質。雖然正念源于古老的佛教禪修(meditation)尺借,但在當前的入世應用中常常是不涉及宗教背景的荷憋。
研究正念的心理學家約翰?卡巴—金(John Kabat-Zinn)這樣解釋:“(正念覺知)就是有意識地摒除觀念、專注當下褐望,關注經驗的展現(xiàn)勒庄。”
在現(xiàn)代正念開始初期瘫里,通過聚焦于呼吸实蔽,其核心是去培育對身體及心一刻接著一刻的覺察,從而令身患慢性疾病谨读、疼痛和精神壓力過大的人局装,能夠對其身體及心理上的痛楚有所幫助。當我們保持正念來生活時,我們努力把握每一時刻铐尚、覺察當下的發(fā)生拨脉。
卡巴金博士把其開創(chuàng)的MBSR(正念減壓,八周集體課程)視為一種教育和身心健康課程宣增,而非心理治療玫膀。心理治療領域對MBSR的引用很多而心理學家又發(fā)展出一些基于正念的療法,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MBCT(正念認知療法爹脾,幫助反復發(fā)作的抑郁癥患者預防復發(fā)帖旨,也可以用于健康人群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Mark Williams 等三位認知治療學派的學者開創(chuàng)灵妨,借鑒了MBSR的很多要素解阅,課程設置和MBSR相當接近),ACT(接納和承諾療法泌霍,由Hayes開創(chuàng)货抄,核心是由六個要素構成的關于“心理靈活度”的框架,包括正念和價值承諾兩大部分朱转,不要求專門的靜坐)碉熄,DBT(整合了正念技術,針對邊緣人格障礙治療)肋拔。
此外,正念與具體工作領域相結合呀酸,產生了大量應用型發(fā)展凉蜂,如Mindful Eating(正念進食),Mindful Birthing(正念育嬰與分娩),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yǎng)育), MBCTCa(針對癌癥病人的正念認知療法)性誉,Mindful Teaching and Learning(正念教學)窿吩,Mindful Leadership(正念領導力)......等等。
正念已成為一棵大樹
小結:正念與冥想二者存在相互關聯(lián)错览,但又不完全相同。一些學者在研究與應用中經常將二者通用或者混淆倾哺。
在很多層面二者有相似之處,但在練習方法和具體的效果對比上忌愚,還是有所區(qū)分。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網絡却邓,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硕糊,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简十,謝謝檬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