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拜讀古典老師的新書《躍遷》悲雳。不知為何,想起了一只90后安利給我了一首歌曲《癢》香追,高潮部分的歌詞是這樣的:
來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 愛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啊~~ 癢
(歌詞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書中講到了一二三四手知識:
知識的源頭是站在人類認知邊緣合瓢,研究思考和驗證的人。
他們的—些新鮮的思考透典,在腦子里筆記本上晴楔,還未進行詳細加工,但是新鮮熱辣峭咒。
一些知識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税弃,成為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或者圈內(nèi)人互相討論的內(nèi)容凑队。
- 一手研究論文则果,行業(yè)的學術(shù)期刊,行業(yè)最新數(shù)據(jù)報告
- 行業(yè)大牛的最新溝通和思考漩氨,通過談話獲得
二手知識含金量很高西壮,忠實轉(zhuǎn)述,但是有清晰的論據(jù)和出處叫惊。
- 名校的教科書茸时,MOOC(慕課)里推薦的—手材料,維基百科赋访;
- 中立第三方的行業(yè)調(diào)查報告可都;
- 講述底層邏輯、思考質(zhì)量比較高蚓耽、略微難懂的書和文章渠牲,比如《國富論》《窮查理寶典》《決策與判斷》等;
- 各行業(yè)領(lǐng)軍人物步悠、行業(yè)大牛推薦的書單签杈、豆列公眾號發(fā)的文章。
三手知識是暢銷書,這些文字已經(jīng)被改成公眾可以理解答姥、方便傳播的文字铣除,但是因為大眾的認知能力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鹦付、故事以及不精確的概念尚粘。
四手知識是你常看到的:根據(jù)這些暢銷書和理論敲长,大部分人寫了很多基于個人體驗的雞湯郎嫁,加入了太多個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個小時掙到200萬的祈噪?》)或者情緒因素(比如泽铛,《看懂這個不轉(zhuǎn)就不是中國人》。講一個觀點辑鲤,灌你無數(shù)“雞精”盔腔。大部分公眾號、頭條都屬于此類月褥。
所以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弛随,最好的方式是辨別—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識的源頭,并與那些人站在一起吓坚。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創(chuàng)造知識的人灯荧。
——摘自《躍遷》
剛讀完的時候礁击,我覺得古典老師說的特別對!
一轉(zhuǎn)念逗载,覺得似乎古典老師說的一般對哆窿!
再一琢磨,覺得似乎古典老師說的不那么對厉斟!
天哪挚躯,在成長領(lǐng)域內(nèi),我只喜歡并欣賞兩位老師擦秽,第一位自然是拆書幫幫主趙周老師码荔,第二位便是古典老師啦~~
這可咋辦?感挥!到底對與不對呢缩搅?哪里出現(xiàn)問題呢?
很多時候触幼,在大腦中想不清楚的事硼瓣,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能幫我們梳理思路置谦。所以堂鲤,我順著思路亿傅,碼出來,和大家討論下瘟栖。
第一層思考:的確有一二三四手知識
作為常年與書籍為伴的人葵擎,對于一二三四手知識還真是多有體會。舉個栗子:
在時間管理領(lǐng)域慢宗,有個原則:每天要做最重要的事坪蚁。有人稱之為“吃青蛙”。
這個理念是20多年前一位美國人提出的镜沽,可我是從很多時間管理的文章敏晤、國內(nèi)"IP"們的書籍、課程才了解到的缅茉。然而作為三手嘴脾、四手知識,“什么是青蛙”“如何吃青蛙”……這些知識點講解的并不透徹蔬墩,甚至說一知半解译打。
可原著是一本老書,市面上已無銷售拇颅。直至這個月奏司,《吃掉那只青蛙》第3版新上市,我才終于得見原著樟插。
按照古典老師的分類韵洋,這本書應該算第二手知識,第一手知識恐怕應該是作者本人發(fā)表的論文黄锤,或者在談話中的提到的“青蛙”吧(如果有的話)搪缨。
從這個栗子講,古典老師劃分的一二三四手知識的標準鸵熟,挺有道理副编。
但是!我覺得這里個誤區(qū):
我覺得并非只有一二手知識才有用流强,三四手知識一無是處——三四手知識可能有失偏頗痹届,但是它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新概念,然后我們才得以順藤摸瓜去找一二手知識打月。
所以短纵,正確姿勢是:不要止步于三四手知識,真正想學的話僵控,順藤摸瓜去找一二手知識吧香到!
第二層思考:區(qū)分一二三四手知識的標準是出版形式嗎?
看原文,古典老師的劃分標準似乎按出版方式論悠就。比如千绪,
一手知識是論文和不成體系的談話。
二手知識是權(quán)威書等梗脾,如名校教科書
三手知識是暢銷書
四手知識是公號文章
首先荸型,這個劃分標準中,二手炸茧、三手標準有交叉瑞妇。比如,
權(quán)威也可能是暢銷書梭冠,
反過來辕狰,暢銷書里也有權(quán)威書籍。
具體再看定義控漠,其實二手蔓倍、三手的真正區(qū)別不在于出版形式,而在于:
二手的含金量高盐捷;
三手的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偶翅、故事。
進一步而言碉渡,從邏輯上看:
二手知識含金量高(是指案例少聚谁?),所以思考質(zhì)量比較高滞诺、略微難懂形导。
三手知識因大眾的認知能力較低,已被改成公眾可以理解铭段、方便傳播的文字骤宣。
所以秦爆,準確的說序愚,二三手知識并非由于知識的不同,而應是由于受眾的不同等限。
**對于認知程度高的人爸吮,看二手知識;
對認知程度低的大眾人望门,看三手知識形娇。**
說到這里,我有兩個疑問:
1筹误、二手知識為什么就不能寫的通俗易懂呢桐早?!
老話講:深入淺出。凡是知識哄酝,教給別人的時候友存,都應該是以對方能聽懂為目的。
以邏輯學為例陶衅,不論是再簡單的邏輯學科普書籍屡立,用詞用語都偏學術(shù),特別拗口搀军,又脫離日常生活膨俐,自然很多人都看不懂。
如果在書中加入些故事和栗子罩句,將邏輯學真正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焚刺,豈不是就有更多的人能學到邏輯學了嗎?
——所以的止,“因為難懂所以才是二手知識檩坚,因為易懂所以便是三手知識”這種劃分標準有點過于簡單。
2诅福、按照上面的邏輯匾委,牛人們看二手知識,普通人看三手知識氓润,又有什么問題嗎赂乐?
呃……似乎并沒有問題呀。因為二手知識晦澀難懂咖气,只有學霸們才能看明白挨措,就算讓普通人看也看不懂呀?
那三手知識真正的缺陷在哪里呢崩溪?
我覺得按古典老師的解釋浅役,不在于三手知識中加入了故事和栗子,而應在于最后一點:“加入了不精確的概念”伶唯。
加入故事觉既、案例,幫助普通人理解乳幸,我覺得這事特別好瞪讼,做到深入淺出〈舛希可淺出要做到的是忠實原知識點符欠,不能歪曲。這點瓶埋,很多轉(zhuǎn)述者做不到希柿。
綜上诊沪,三手知識并非全部有害,三手知識最害人的地方在于:扭曲了原本的知識點曾撤。例如娄徊,將“刻意練習”說成“1萬小時定律”,便是個典型栗子盾戴。
第三層思考:和知識的源頭的人站在一起寄锐,你也能成為知識源頭嗎?
通過前面的分析尖啡,我們知道了三手知識的弊端橄仆。
接下來,分析下四手知識的害處衅斩。
看原文對四手知識的形容:
基于個人體驗的雞湯盆顾,加入了太多個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個小時掙到200萬的畏梆?》)或者情緒因素(比如您宪,《看懂這個不轉(zhuǎn)就不是中國人》。講一個觀點奠涌,灌你無數(shù)“雞精”宪巨。
識別四手知識的要點是什么呢?——帶有大量的“情緒因素”溜畅。(想想那些10萬+的文章吧)
我們學的知識捏卓,可以提升認知,也可以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價值慈格。
可裹有情緒因素的文章怠晴,能帶給我們什么呢?——讓我們在情感上覺得很“爽”浴捆,很快活蒜田!
寫到這里,終于點題了:來啊选泻,快活呀冲粤,反正有大把四手知識!
我們該怎么做滔金?
原文中色解,古典老師教我們識別了一二三四手知識之后茂嗓,教我們這樣做:
走向知識的源頭餐茵,并與那些人站在一起∈鑫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創(chuàng)造知識的人忿族。
看到這里锣笨,我不禁產(chǎn)生了疑惑——按照前面的邏輯:
- 普通人之所以看四手知識,因為覺得很爽道批!
- 大眾之所以看三手知識错英,因為認知水平低,讀不懂二手知識隆豹!
- 如果你是學霸和牛人椭岩,大多已經(jīng)和一手二手為伴!
于是璃赡,問題又來了:
“要與知識源頭的人站在一起的人”指的是普通人判哥、大眾人呢?還是牛人呢碉考?
普通人塌计、大眾人即使站在一起,也理解不了侯谁。估計多半雞同鴨講锌仅。
牛人已經(jīng)和知識源頭的人在一起啦……
綜上所述,我覺得墙贱,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热芹,可以這樣來使用古典老師提出的一二三四手知識:
1、識別你現(xiàn)在是看幾手知識的人惨撇?
2剿吻、努力去提升你的認知水平。
3串纺、對于普通人而言:不要停滯不前丽旅,要去跨越,從看四手升為看三手纺棺,從看三手升級為看兩手榄笙。對于學霸和牛人而言,看到三四手知識后祷蝌,順藤摸瓜茅撞,去找一二手知識來學習。
4巨朦、終極目標:從看兩手升為站在一手人的旁邊米丘。
5、最終極目標:你成為一手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糊啡。
我的友情提示:即使你成為一手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拄查,在普及時也要深入淺出,增加(精確的)故事和案例棚蓄,幫助更多的普通人來理解你的知識喲堕扶!
從這個角度說碍脏,拆書家真是了不起的人!他們既忠實了重述原文知識稍算,又增加了各種生活案例典尾,最后帶領(lǐng)大家去實踐和使用這個知識,真是了不起的學習促進者:健<毓 !
【后記】
現(xiàn)在是晚上22:45科平,我從21:45分開始寫這篇文章勃教,沒有打過草稿,沒有規(guī)劃過思路匠抗,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不知大家如何看待一二三四手知識呢故源?歡迎大家各種留言,多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