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跟孩子做溝通時,我們常講“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懒豹,是在提醒成人用蹲下來這個動作表示對孩子的尊重芙盘。成人與孩子的對話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的驯用,在親子與師生對話中,父母與教師需要真正地把話語權(quán)移交給孩子儒老,放下長者的架子蝴乔,耐心地傾聽兒童的心聲。真正良性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互動對話驮樊,而不是大人講“道理”薇正,孩子在被動的順從。
同時囚衔,也要尊重孩子認知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挖腰,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跟孩子對話,謹慎的選擇合適的言辭练湿。根據(jù)皮亞杰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猴仑,0~3歲的兒童處于前道德階段,3~7歲的兒童處于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肥哎。成人世界的很多“道理”是不適用于學齡前兒童的宁脊。
另外,我們要時刻記得贤姆,孩子負責決策榆苞、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自我認知霞捡、共情坐漏、道德等高級分析思維功能的上層大腦一直在發(fā)育中,直至二十幾歲才能夠完全發(fā)育成熟碧信。每一次我們給孩子講的“道理”都可能會印刻在孩子正在發(fā)育的大腦中赊琳,進入潛意識,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砰碴,不正確的引導躏筏,會對兒童的人格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成人在跟孩子的對話互動中呈枉,要時刻覺察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何種長期效果趁尼,而不要被當時的短期效果所愚弄。
避免做道德評價
敏感詞:撒謊猖辫、偷竊酥泞、說臟話等
很多道德性規(guī)則需要孩子具備了相應的道德認知能力和社會生活常識后,才能真正理解啃憎。在孩子還沒有發(fā)展到相應的階段時芝囤,家長和老師們不能強求孩子懂得道德性的“道理”,并要警惕所有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道德判斷的評價。
說臟話:
受認知能力所限悯姊,孩子說“臟話”的動機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羡藐。孩子說“臟話”,很可能是出于簡單的模仿悯许,或者單純對說“臟話”后成人的反應感到有趣仆嗦,甚至是為了獲得成人的關(guān)注。因此岸晦,當我們聽到孩子第一次說出“臟話”的時候欧啤,最好的反應是假裝沒有聽到睛藻,而不是如臨大敵启上,甚至懲罰孩子。有效的引導方式是店印,默默地觀察孩子“說臟話”背后的源頭和動機冈在,切斷周圍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環(huán)境,比如用語粗俗的動畫片按摘、不良的語言環(huán)境等包券,并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偷竊:
這個詞應該永遠避免出現(xiàn)在對孩子評價中炫贤〗蹋“偷竊”是成人世界里,一個非常嚴肅的道德指控兰珍,對于“自我”和“他人”概念還在發(fā)展中的孩子侍郭,是不適用的。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小書包里多出來一些東西的時候掠河,應該以非常平常的口氣亮元,跟孩子聊聊天,這個東西是在哪里拿來的唠摹,向孩子解釋“別人的東西不經(jīng)允許是不可以拿的”的規(guī)則爆捞,并親自帶著孩子一起把東西放回原處。
撒謊:
在孩子大腦的奇幻世界里勾拉,現(xiàn)實和幻想起初是難以分辨的煮甥,所以孩子們很喜歡玩過家家。當孩子說了跟現(xiàn)實不符的話時藕赞,成人不應該將這種行為定義為撒謊苛秕,并因此責罵孩子。應該耐心的了解找默,孩子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混淆了事實和想象艇劫?還是因為恐懼不敢表達真實的感受?
謹慎使用定義性或以成人為中心的評價
描述固定特質(zhì):聰明、漂亮店煞、壞蟹演、調(diào)皮、笨等
以成人為中心:乖顷蟀、聽話等
研究表明酒请,如果成人在溝通中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固定特質(zhì)的歸類,就會在孩子的大腦中“訴諸固定思維定勢”鸣个,不論是正面的表揚比如“聰明”羞反、“漂亮”等,或者負面的批評比如“笨”囤萤、“壞”等都是對孩子有害的昼窗。以成人需求為導向的評價,則會降低孩子自我價值感涛舍,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澄惊。如果成人經(jīng)常以這種方式跟孩子“講道理”,很有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富雅。
一個中學老師分享過他的一個學生的案例掸驱,這個孩子從小在幼兒園只要有好的表現(xiàn),父母就會贊美孩子:“我家寶寶就是聰明没佑,什么都難不倒你毕贼,真為你驕傲!”父母的這種做法的出發(fā)點是好的蛤奢,但是卻讓孩子把自己獲得的成長與他天生的小聰明聯(lián)系在一起鬼癣,孩子是沒有分辨力的,他很快就覺得远剩,自己之所以能夠輕松做的比其他小朋友更快更好扣溺,是因為他比別人聰明。到了中學瓜晤,他碰到光靠小聰明解決不了的學習難題锥余,因為過去一路順風順水,稍稍經(jīng)歷幾次失敗就一蹶不振痢掠,孩子很快就放棄了努力驱犹,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還有一個朋友家的小女孩足画,小的時候經(jīng)常會被周圍叔叔雄驹、阿姨們抱著夸獎“囡囡長的真漂亮,眼睛長的大大的淹辞∫接撸”小姑娘上了幼兒園一周后,特別傷心地問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笆呓爷速?”媽媽很吃驚的問孩子原因,小姑娘哭著說:“老師從來沒有夸獎過我漂亮霞怀,還有我的眼睛惫东。”孩子已經(jīng)將自己的固定特質(zhì)與自己是否受到喜愛進行了錯誤的關(guān)聯(lián)毙石,這種錯誤的思維定勢將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廉沮。
同樣,當我們經(jīng)常說一個孩子“調(diào)皮”徐矩,是個“壞”孩子時滞时,孩子可能在潛意識中認定“我是一個調(diào)皮的壞孩子”,這些潛意識就是導致孩子未來的不良行為的源頭丧蘸。
成人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漂洋,從而激發(fā)孩子的責任感和自律意識遥皂,而不是要求孩子盲目的順從力喷。不能以成人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只要孩子的行為符合成人的期待演训,就會獲得“乖”弟孟、“聽話”等表揚;不符合成人的期待样悟,就是“調(diào)皮”拂募、“壞”、“不聽話”窟她。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可能在小時候會很守規(guī)矩陈症,但實際這種以成人需求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會讓孩子忽視真實自我的建設(shè)震糖,變成一個討好者(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录肯,以此來求得他人的愛。
肯定努力的過程和良好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努力吊说、堅持论咏、練習、合作颁井、溝通厅贪、關(guān)心他人等
真正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有效溝通,是成人及時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和這個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良好品質(zhì)雅宾,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养涮。這時候,成人所講的“道理”,才會真正內(nèi)化滋養(yǎng)孩子的品格贯吓。
比如贬芥,我們在對孩子完成的一幅繪畫作品表示肯定的時候,不應該簡單的表揚:“畫的非常好宣决,寶寶真棒蘸劈!”這樣模糊的表揚,無法讓孩子了解哪些行為是值得肯定的尊沸,如何學會自我評價威沫,甚至有可能導致孩子為了持續(xù)獲得表揚,只敢重復畫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洼专,不敢有新的突破和嘗試棒掠。應該對孩子努力的過程進行肯定,“你非常認真的畫了很久屁商,畫小花練習了很多次烟很,畫的越來越美。對大自然的觀察很仔細蜡镶,畫了很多的細節(jié)雾袱,第一次嘗試了之前沒有畫過的樹,這幅作品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官还,繼續(xù)加油芹橡!”
或者,當孩子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的時候望伦,成人不能簡單粗暴的批評孩子“真是個不懂事的壞孩子林说,一點兒都不聽話⊥蜕。”應該向孩子解釋規(guī)則:“不能未經(jīng)他人允許拿他人的東西腿箩。”劣摇,或者給孩子示范溝通的技巧:“你好珠移,我是XXX,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兒嗎饵撑?”剑梳,懂得輪流的規(guī)則:“能不能過一會兒,借我玩兒一下你的玩具滑潘?”垢乙,學習提出合作建議:“我有一個恐龍玩具,能換你的小汽車玩具玩兒嗎语卤?”
0~7歲是兒童人格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追逮,父母和教師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提供有尊嚴酪刀、受尊重的成長氛圍,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钮孵,成長為一個負責任骂倘、自律、快樂的巴席、有益于社會的人历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