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前幾天某位博士的論文致謝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店诗。蹭個熱點暑诸,把本科論文致謝部分也回顧了下余赢。
2007年12月的某個晚上宿稀,我大學期間曾主持過的一個學生社團邀請了傅國涌先生來到南開做了一場“從言論史看五四運動”的講座寥裂。此時嵌洼,我正在閱讀諸如愛德華??W?薩義德、劉易斯?科塞封恰、拉塞爾?雅各比等關于知識分子的書籍麻养,并一度迷上了胡適先生的著作,對近代一系列的名家開始有了有一種嶄新但感性的認識诺舔。對于他們的風骨鳖昌,則是有了一種徹骨的崇敬备畦。但是總是有一種無法說清的頭緒來理清這些人物和他們的人生。于此時许昨,聽到了傅先生的這場講座懂盐,對于他,我是不熟悉的糕档,在他來南開的這一天莉恼,我才了解到,這是一位研究近代言論史的民間學者速那,但恰恰與我那段時間的閱讀范圍有驚人的重合俐银。之后與傅先生短暫的探討,以及閱讀了他的多本著作后端仰,我開始重新認識了“文人”這一個曾經(jīng)遺忘的詞語以及它所代表的風格捶惜,那一刻,我報上了自己論文的題目荔烧。感謝傅先生以及他的啟迪吱七。
在撰寫這篇論文的時候,我正在北京新浪實習茴晋。媒體工作的節(jié)奏之快陪捷,讓我一度根本無暇論文的撰寫,并且遠離學校的缺陷诺擅,讓我的案頭幾乎沒有可供參考的書目市袖。如此困難境地之下,我的論文一度擱淺烁涌。以致延誤了初稿的提交苍碟。幸虧劉暢老師的理解和寬容,終于延期將此論文完成撮执,劉師更是異地以悉心指導微峰,提出修改意見,潤色本文抒钱。在此感謝劉師蜓肆。同時也必須感謝廣電班的史同學、何同學和李同學谋币,及時將劉老師的意見和指示傳達給異地的我仗扬。
論文的寫作中,得到了北京的同學鄭同學蕾额、鄭同學早芭、童同學的悉心幫助,吳同學诅蝶、陳同學同學則為本文提供了英文幫助退个,北京的室友田同學募壕、盛同學則從他們的專業(yè)領域為我提出了另一種意見。在論文寫作途中语盈,還得到了羅同學舱馅、洪同學、郭同學黎烈、周同學习柠、李同學、黎同學等鼓勵和探討照棋,在此一并致謝资溃。
論文寫作結(jié)束,我一直認為這并非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shù)論文烈炭,只是自己在一段不短時間內(nèi)做的閱讀的一點總結(jié)和思考溶锭,總是有很多遺落之處。但我總是想符隙,這樣的人物和思想趴捅,我們是挖掘不夠的,正如春秋戰(zhàn)國那一批諸子的光輝思想影響了中國歷史千余年霹疫,近代這批知識分子的思想也必將影響未來中國的社會進程拱绑。這一點,我偏執(zhí)地相信丽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