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 DAY32
今天這一分,真是夠長荚守,特別好奇別人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珍德,就是做著一件事练般,做著做著,就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了锈候;讀著書薄料,讀著讀著就不知道自己是在讀什么了……
今天就進入了這樣一個狀態(tài),這不是“心流”泵琳,心流是一種無限的共鳴和通天智慧般的存在摄职,而我今天這個狀態(tài),應(yīng)該是“蒙逼”获列。
所以谷市,今天姑且把此分捋順,明天看來還是要再繼續(xù)重溫一下的蛛倦。
此外歌懒,我也很覺得用引用原文來累字數(shù),似乎有些愧疚溯壶。但我及時制止住了自己的這種想法及皂。
因為,我又不是在搞思想原創(chuàng)且改,我只是在做讀書筆記验烧,為什么要有包袱?在這種事情上又跛,無論是對于我自己這個梳理者碍拆,還是對于有幸前來讀的朋友們,事無巨細慨蓝,似乎不是什么壞事吧感混。
所以呢,不住心啊礼烈,何其容易弧满。
金剛經(jīng)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wù)f是經(jīng)此熬,深解義趣庭呜,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犀忱,佛說如是甚深經(jīng)典募谎,我往昔來,所得慧眼阴汇,未曾得聞如是之經(jīng)数冬。世尊,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搀庶,信心清凈吉执,即生實相疯淫。當知是人地来,成就第一稀有功德戳玫。
世尊,是實相者未斑,即是非相咕宿。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蜡秽,我今得聞如是經(jīng)典府阀,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芽突。若當來世试浙,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jīng)寞蚌,信解受持田巴,是人即為第一希有⌒樱”
“何以故壹哺?”“此人無我相,無人相艘刚,無眾生相管宵,無壽者相∨噬酰”
“所以者何箩朴?”“我相,即是非相秋度、人相炸庞、眾生相、壽者相静陈,即是非相燕雁。”
“何以故鲸拥?”“離一切諸相拐格,即名諸佛⌒谈希”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捏浊。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撞叨,當知是人金踪,甚為希有浊洞。”
“何以故胡岔?”“須菩提法希,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靶瘸,是名第一波羅蜜苫亦。?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怨咪,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屋剑,是名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唉匾?”“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匠楚,我于爾時無我相巍膘,無人相,無眾生相油啤,無壽者相典徘。”
“何以故益咬?”“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逮诲,若有我相、人相幽告、眾生相梅鹦、壽者相,應(yīng)生嗔恨冗锁。
須菩提齐唆,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冻河,于爾所世箍邮,無我相,無人相叨叙,無眾生相锭弊,無壽者相。? ?
是故須菩提擂错,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味滞,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剑鞍,應(yīng)生無所住心昨凡。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蚁署。是故佛說菩薩心便脊,不應(yīng)住色布施。
須菩提形用,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就轧,應(yīng)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田度,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解愤,即非眾生镇饺。? ??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送讲,實語者奸笤,如語者,不誑語者哼鬓,不異語者监右。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异希,此法無實無虛健盒。須菩提,若菩薩心称簿,住于法而行布施扣癣,如人入暗,即無所見憨降。
若菩薩心父虑,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授药,日光明照士嚎,見種種色。
須菩提悔叽,當來之世莱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骄蝇,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膳殷,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赚窃,悉見是人册招,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占”?????
這時是掰,須菩提聽到如來佛解說這部金剛經(jīng),深切得了解了其中的義趣辱匿,靈魂深處感受到了這種清明键痛,涕淚悲泣,感激涕零匾七,恭敬的對佛說:
義趣:
義理之所歸趨(“趣”是“趨”的通假字)絮短,所謂“是所說義,何所歸趣”昨忆。義即佛法的道理丁频,趣即修持佛法達到的境界。
稀有世尊邑贴,佛說的這部如此甚深席里,深刻的金剛經(jīng),自從我證得照見一切眾生根性的慧眼以來拢驾,還沒有聽說過像這樣殊勝的經(jīng)典奖磁。
慧眼:
慧眼就是智慧之眼,來源于佛教繁疤。為聲聞咖为、緣覺二乘人所證得的眼。為三眼嵌洼、五眼之一案疲。佛教中的五眼:肉眼、天眼麻养、慧眼褐啡、法眼、佛眼鳖昌。
慧能起觀照备畦,所以名為眼。了知諸法平等许昨、性空之智慧懂盐,故稱慧眼。因慧眼能夠照見諸法真相糕档,即具有能夠認識到萬法皆空的眼力和智慧莉恼,所以能夠度眾生到彼岸。
因此,具有慧眼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種正果俐银,是你正道的一種東西尿背。
接下來,須菩提就把自己對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理解敘述了一遍捶惜。這一段的要義便是田藐,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吱七。也就是說汽久,要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幻相踊餐,你能夠脫離了景醇、擺脫了一切諸相,那么你就可以稱之為佛了市袖。
世尊啡直,如果有人能夠聽到這部經(jīng),而能生起清凈的信心苍碟,既能證悟萬法實相,發(fā)現(xiàn)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真實現(xiàn)象撮执,當知這種人已經(jīng)成就了第一殊勝稀有功德微峰。
信心:
信受所聞所解之法無疑心,亦即遠離懷疑之清凈心抒钱。是離戲論而的清凈心蜓肆,是如實相而知的證信,即清凈增上意樂或不壞信谋币。信心乃為入道之初步仗扬,故置于“信、進蕾额、念早芭、定、慧”等五根之首诅蝶,主旨概為信仰佛法僧三寶及因果之理退个。
世尊,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真如實相调炬,并不是真實的真如實相语盈,只是名為真如實相罷了。
實相:
實相缰泡,愿意為本體刀荒、實體、真相、本性等缠借。指的是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干毅,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烈炭、真如溶锭、法性等。
實符隙,就是真實不虛趴捅。相,謂事物的本性或相狀霹疫。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條件)組成拱绑、變化無常的,都沒有永恒的丽蝎、固定不變的自體猎拨,以世俗觀念認識的一切現(xiàn)象均為假象,這就包含“空”之意義屠阻。
這種空就是宇宙萬有的“真性”红省,亦即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為萬有的本性国觉,所以又叫“法性”吧恃,此法性真實常住不變,所以又名真如麻诀。此外還有真諦痕寓、中道、涅槃蝇闭、實際呻率、實性、法身呻引、法界礼仗、佛性、如來藏苞七、般若等種種異名藐守。此實相之相狀,一般認為不得以宴遇或心推測之蹂风。
世尊卢厂,我現(xiàn)在能夠親聞佛陀講這部經(jīng)典,理解其義并受持此經(jīng)不算難得希有惠啄。如果將來后世最后一個五百年中慎恒,有眾生能夠聽到此微妙經(jīng)義任内,并能夠信奉受持,此人才是非常希有難得的融柬。
信解受持:
即信解行證死嗦,先信仰佛法,再理解佛法的道理粒氧,然后按照佛法的道理修行實踐越除,最后達到覺悟成佛的結(jié)果。
信解:聞佛之說法初信之外盯,后解之摘盆,謂之信解。亦指修行之階位饱苟,為七圣之一孩擂。鈍根者見此經(jīng)能信之,利根者讀此經(jīng)能解之箱熬,合謂之信解类垦。又信者能破邪見,解者能破無明城须。
為什么呢蚤认?因為此人已經(jīng)沒有了對自我相狀、他人相狀糕伐、眾生相狀和壽命相狀產(chǎn)生執(zhí)著烙懦。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他已經(jīng)了悟我相本非真實赤炒,人相、眾生相亏较、壽者相也一樣本非真實莺褒。
為什么呢?遠離一切對虛妄之相的執(zhí)著雪情,就可以稱之為佛了遵岩。
那么佛就對須菩提講:是這樣的,就是如此巡通。如果有人能夠聽聞此經(jīng)典尘执,對于眾生的各種相,原來都是虛幻的宴凉,能夠不感到驚疑誊锭;對無上正等正覺,原來也只不過是夢幻境界弥锄,不感到恐怖丧靡;對無上正等正覺法蟆沫,不可取、不可說温治,不感到心生畏懼饭庞。那么應(yīng)當知道這種人是非常殊勝稀有的。
接下來熬荆,依舊是“說某某舟山,既非某某,是名某某”這樣的句式卤恳。
佛陀對須菩提用了兩個自己的本生故事累盗,所謂的本生故事,就是佛教里面有這樣的一種敘說的傳統(tǒng)纬黎,就是講某人的前世幅骄,或者過去諸世發(fā)生的故事,他的經(jīng)歷本今,叫做本生拆座。
為什么呢?須菩提冠息,如來所說最稀有無上的般若波羅蜜挪凑,實即并非實有,而是虛幻的第一波羅蜜逛艰,只是名叫做第一波羅蜜躏碳。
第一波羅蜜:
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波羅蜜散怖,意譯為到彼岸菇绵,度無極、度镇眷、事究竟咬最。到彼岸的方法,總括而言欠动,有六波羅蜜永乌、十波羅蜜、四波羅蜜等分別具伍。
其中以六波羅蜜翅雏,為諸部般若經(jīng)之說。六波羅蜜中最為殊勝的就是般若波羅蜜人芽,故稱“第一波羅蜜”望几。
般若波羅蜜意譯為慧到彼岸、智度啼肩、明度橄妆、普智度無極衙伶。即以智慧照見世間的實相,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害碾,故謂之波羅蜜矢劲。
般若波羅蜜為六波羅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淵源慌随,故又稱諸佛之母芬沉。其它五度(布施、持戒阁猜、忍辱丸逸、精進、禪定)剃袍,都要以般若為前導(dǎo)黄刚,不然即如盲行。
須菩提民效,以實踐忍辱之行憔维,到達不生不滅境界,如來說是虛幻的忍辱波羅蜜畏邢,只是名叫做忍辱波羅蜜业扒。
忍辱波羅蜜:
梵語為羼提,意義為安忍舒萎、忍等程储。忍,是能忍之心臂寝;辱章鲤,是所忍的境,也就是說你要忍的這些方方面面咆贬。
忍不僅僅指要忍受某種侮辱咏窿,還要忍苦耐勞,還要認偷事理素征。
忍有三種:
第一種忍,叫生忍萝挤。 對于人事方面的毀譽御毅,皆能安然順受,不會生出什么嗔恨或者喜悅之心怜珍。你贊譽我端蛆,我聽到了也不會生出歡喜之心;你辱罵我酥泛,誤解我或者貶低我今豆,我也不會生出嗔恨之心嫌拣。
第二種忍,叫法忍呆躲。 能夠忍受身心的這種各種各樣的苦异逐、勞累、病痛插掂,以及自然界的風寒熱等苦灰瞻,你都能忍受,并且能處之泰然辅甥,不為所動酝润。
第三種忍,叫無生忍璃弄。 菩薩在修行六度的時候要销,也就是六波羅蜜的時候,徹底得了解了知一切諸法無我夏块、本然不生的空理疏咐。并將智慧安住在這個道理上,如如不懂拨扶,這個是最高級別的忍凳鬓,叫無生忍。
到了這無生忍的時候患民,就已經(jīng)到了般若智慧的境界缩举,這是一種最高的智慧。匹颤。
菩薩修此忍力仅孩,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nèi)在的惡環(huán)境、惡勢力所壓服印蓖。
所以辽慕,忍是內(nèi)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赦肃,而內(nèi)心能不變初衷溅蛉,最終達成理想的目標。
因此他宛,佛法勸人忍辱船侧,絕不是奴顏卑膝的,低三下四的,像努力一般的忍受。忍辱是一種內(nèi)剛外柔川抡,守住初心步脓,不改初衷芹橡,最后達成理想细燎,是一種無我大悲的精神坎怪。
接下來仆邓,佛陀就用了兩個自己前世的本生故事來講說遮怜,應(yīng)該怎樣去奉持忍辱波羅蜜淋袖。
須菩提,在實踐履行當中奈泪,如果有我人眾生壽者相适贸,就不能名叫忍辱波羅蜜。為什么是這樣的呢涝桅?須菩提拜姿,比如我很多世以前被歌利王切割身體,我在當時冯遂,是沒有自我的想法蕊肥、人的想法、眾生的想法和生死壽命的想法的蛤肌。
歌利王:
意譯作斗諍王壁却、惡生王、惡世王裸准、惡世道王等展东。
佛陀于過去世修行時,歌利王為烏萇國的國王炒俱。他的行為非常兇暴惡劣盐肃,臣民們都很害怕他,唯恐避之不及权悟。
一次砸王,歌利王帶了宮女們?nèi)肷饺ゴ颢C,宮女們趁國王休息時峦阁,自由游玩谦铃,在深林中,她們看到一位仙人在坐禪時榔昔,對他生起很大信心驹闰,仙人也就為他們說法。
歌利王一覺醒來撒会,不見一人疮方,發(fā)現(xiàn)他們圍著仙人在談話,心中生起嗔恨心并責問仙人茧彤,且不分青紅皂白地用刀砍下仙人的手腳,看他是否能忍疆栏。
當時曾掂,仙人毫無怨恨惫谤,神色不變,不但不嗔恨珠洗,反而對國王生起大悲心溜歪。
這位仙人,便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许蓖。
為什么是這樣的呢蝴猪?佛陀就講,在被歌利王肢解的識貨膊爪,我心里根本對這種相自阱,我相、眾生相等等這種相米酬,我根本早就看明白了沛豌,我知道他們都是虛幻的,我了解這些相都是虛幻赃额。如果我不了解這些相是虛幻的話加派,我如果執(zhí)著于這些相,認為這些相都是實有的跳芳,我內(nèi)心就會生出嗔恨芍锦。
嗔恨:
又作嗔恚、嗔怒飞盆、恚娄琉、怒。三毒之一桨啃,也是六根本煩惱之一车胡。對于苦與產(chǎn)生苦的事物,厭惡憎恚照瘾,謂之嗔匈棘。嗔恨能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yè)析命。
須菩提主卫,又念起過去,五百生鹃愤,就是在很早很早以前簇搅,他還做過忍辱仙人。同樣說明了應(yīng)該用一種软吐,脫離一切諸相的這種認知來忍辱瘩将。
所以,佛陀講,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姿现,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肠仪,不應(yīng)該執(zhí)著于色塵而產(chǎn)生心念。不應(yīng)該執(zhí)著于聲覺备典、嗅覺异旧、味覺、觸覺等諸塵而產(chǎn)生心念提佣,和由此產(chǎn)生的思想意識影響你的內(nèi)心吮蛹。應(yīng)當生起無所執(zhí)著的清凈心。
如果心有住相拌屏,以為應(yīng)無所住是住在一種無所住的境界潮针,那就不是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如果內(nèi)心有所寄托槐壳,也就是有所執(zhí)著然低,就無法無住而生其心了。所以务唐,佛說菩薩的心念不應(yīng)該執(zhí)著于色相而布施雳攘。
無所住心:
即其心無住。無住枫笛,即無著吨灭、不執(zhí)著。無所住是不滯住善惡刑巧,是非喧兄,空有,斷常啊楚,迷悟等等對待的兩邊吠冤,連中道亦不住。? ? ? ? ? ? ??
須菩提恭理,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拯辙,應(yīng)當如此進行布施。如來說的一切所有的形象颜价,都是因緣和合的假名形象涯保,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周伦,也不是真實的眾生夕春,即非眾生。因為這一切都是虛幻专挪。
須菩提及志。如來是說真話的人片排,說實話的人,說話有理有據(jù)的人速侈,不說謊話的人划纽,不說怪話的人。
須菩提锌畸,如來所證得的佛法,既非實有又非虛無靖避。
須菩提潭枣,如果菩薩內(nèi)心執(zhí)著于法相而去布施,就如同一個人進入黑暗幻捏,則什么也看不見盆犁。如果菩薩內(nèi)心不執(zhí)著于法相而去布施,就如同人有雙眼篡九,在日光明照的環(huán)境里谐岁,一清二楚地看見各種色法一樣。
須菩提榛臼,在未來的世界伊佃,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沛善,能夠于此經(jīng)信奉受持航揉,如來憑佛無礙的智慧可以悉知這種人,也可以悉見這種人金刁,一定能成就無量無邊無盡的公的帅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