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點團隊 肖巧風 焦點解決中級網絡班第21期 堅持第293天原創(chuàng)分享 總約練314次
1956年,著名英國心理學家葛雷格里. 貝特森提出了關于精神分裂癥病因的雙重束縛理論蹋偏。
他舉例說重归,如果一位母親嘴上對自己的寶寶說“我愛你”,同時卻扭過頭去不理孩子减噪,這時孩子就受到了“雙重束縛”(與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無所適從”有些類似)短绸。小孩子在身心上都嚴重依賴于母親,面臨這種情景筹裕,他(她)無法對母親表達出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感受醋闭。一個人長期受到雙重束縛,就容易得精神分裂癥朝卒。一位媽媽去醫(yī)院看青春期的孩子证逻,孩子看到媽媽后,主動的去擁抱媽媽抗斤,感恩媽媽的照顧囚企,但是媽媽的身體表現的卻很僵。孩子放開了媽媽瑞眼,媽媽又對孩子說龙宏,你不愛我了嗎?怎么啦伤疙?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無所適從银酗。
比如,你對一個人說:“你必須自主選擇”徒像,那人就面臨雙重束縛花吟。自主選擇按說是自由的,但是你規(guī)定了“必須”厨姚,他又不自由了衅澈。他為什么不可以咨詢別人意見后再做選擇?為什么不可以將“不做任何選擇”作為一種選擇谬墙?一個單位的領導今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像是個家長,也應特別注意別使自己的員工陷入雙重束縛拭抬。假如一位領導在員工大會上氣勢洶洶地說:“我的辦公室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嘛部默,誰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來找我談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造虎,員工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樣的傅蹂。同理,不同政府機關推出相互矛盾的規(guī)章,使老百姓受到雙重以至多重束縛的事例份蝴,在生活中屢見不鮮犁功。
貝特森認為,人類面臨的最基本的雙重束縛是:從一個層次上說婚夫,人類進化已經到了很發(fā)達的程度浸卦,可以為個體的生存而抗爭(比如,在科學和醫(yī)學不發(fā)達的時候案糙,有殘疾的嬰兒很可能被父母拋棄限嫌,或者夭折,無數殘疾嬰兒生存了下來且長大成人了)时捌,而從另一個層次上說怒医,人類作為一個有性繁殖的物種,仍然擺脫不了死亡奢讨。
特征
雙重束縛是家庭環(huán)境中常見的裆熙,是導致家庭成員發(fā)狂的現象之一。當一個人與他人處于一種重要的關系之中禽笑,如果同時收到兩個互相矛盾的信息,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蛤奥,精神分裂癥就是這種痛苦的表達方式佳镜。雙重束縛的特征如下:
1.兩個或更多的人處在重要的關系之中
2.此關系是進行中的而且此經驗是重復的
3.第一個指令是負向的,如你要做某事凡桥,否則我會處罰你或你不要做某事蟀伸,否則我會處罰你。
4.第二個指令通常是更高或者是更抽象的層次上與第一個指令相沖突缅刽,同時用懲罰和威脅的口氣來強化啊掏,可能會以非言語的形式呈現;如:你要這樣做衰猛,只是你想這樣做迟蜜。
5.第三個指令是禁止逃跑并要求回答,受害者會被限制在兩難的情境中
6.一旦受害者領悟了雙重束縛的模式啡省,指令的出現與否不再重要的了娜睛,但此過程中的任何一點小動靜就足以引發(fā)當事人的憤怒或痛苦。
作用
在家庭中卦睹,面對愛與恨的表達時畦戒,面對重要人物的遠離與靠近的指令,接受信息的人會被迫進入一種難以正確辨別信息矛盾的情景之中结序,并無法給予滿意的回應障斋,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當一個人經受受困于雙重束縛時,他可能會變得困惑垃环,懷疑一切邀层,或采取防御措施,以扭曲的態(tài)度面對所有的關系晴裹,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被济,失去與他人真誠溝通的能力,久而久之涧团,就會產生精神分裂只磷,精神分裂癥是家庭溝通系統(tǒng)失調的結果。雙重束縛理論的提出促進家庭治療運動的開始泌绣。
二钮追、讀書分享
持續(xù)每日閱讀第269天,有聲打卡第269天
三阿迈、健康打卡2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