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名的互聯網文案盼忌,非李叫獸莫屬
12,504 人贊同了該回答
謝不妖积糯,樓上講的太復雜,李叫獸出馬谦纱,7頁PPT教你寫互聯網風格產品文案看成。
用互聯網思維寫文案—小公司也可以顛覆大品牌。
小米服协、凡客绍昂、雕爺牛腩、皇太極煎餅偿荷,無數打著“互聯網思維”的小公司0成本營銷,逆襲大品牌唠椭,其“互聯網味”的文案功不可沒跳纳。
那么如何寫一個互聯網思維的文案呢?
1贪嫂,分解產品屬性
互聯網初創(chuàng)公司無不把產品分割成一個個獨立屬性寺庄。小米先是給我們普及了CPU、GPU等力崇,到了小米4斗塘,竟然開始給我們普及材料學知識—“小米4,奧體304不銹鋼亮靴,8次CNC沖壓成型”馍盟。
就連跟雷軍取經的凡客陳年也不甘示弱,在襯衫的發(fā)布會上普及化學知識—如何讓襯衫不皺茧吊,在纖維素大分子間增加橫向共價交聯贞岭。
(沒錯,下面不是化學老師的PPT搓侄,而是陳年產品發(fā)布會的PPT)
為什么互聯網文案需要分解產品屬性瞄桨?
因為這有助于它們彌補和大品牌的劣勢。
消費者選購產品時有兩種模式—低認知模式(不花什么精力去思考)和高認知模式(花費很多精力去了解和思考)讶踪。
大部分時候芯侥,消費者處于“低認知模式”,他們懶得詳細了解并比較產品乳讥,更多的是簡單地通過與產品本身無關的外部因素來判斷—“這個大品牌柱查,不會坑我,就買這個雏婶!”“這個德國產的物赶,質量肯定比國產好,就買這個留晚!”
在這種情況下酵紫,小品牌是打不過大品牌的告嘲,因為消費者直接通過“品牌”來推測產品質量,而不是詳細比較產品本身奖地。
怎么辦呢橄唬?
應該把消費者變到“高認知模式”,讓他們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來比較產品本身参歹,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品牌和產地來判斷仰楚。
而“分解產品屬性”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讓消費者由一個“模糊的大概印象”到“精確地了解”犬庇。
所以雷布斯在2011年產品發(fā)布會上僧界,就開始巧妙地用這關鍵一張圖來分解產品屬性:
這就是為什么大品牌的廣告往往強調一個整體的印象(“再一次,改變一切”“極致設計”等)臭挽,而小品牌往往會詳細地分解產品屬性捂襟,讓消費者進入“高認知模式”。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招聘欢峰,假設一個清華的和一個武大的去應聘葬荷,HR只有10秒鐘來判斷要誰,那么武大的毫無機會—10秒鐘只能對比“品牌”了纽帖;但是如果HR有1小時時間來判斷要誰宠漩,那么就是勝負未定,看個人能力了懊直。
2扒吁,指出利益:從對方出發(fā)
文案進行“分解產品屬性”還不夠,你需要把利益點說出來—這樣的屬性具體可以給對方帶來什么吹截。
比如上面的轉租房間廣告瘦陈,右邊的說出了具體的“利益”,顯得更加吸引人波俄。
無數銷售員敗在了這一步晨逝,他們詳細地介紹了產品,但是顧客抱怨說:“你說的這些特點都不錯懦铺,可是對我來說有什么用呢捉貌?!”
無數的應聘者也敗在了這一點冬念,他們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經歷趁窃,但是HR抱怨說:“你的社團、實習經歷都不錯急前,可是對我們公司具體有什么用醒陆?”
如果想寫出中國好文案,你需要轉變思維—不是“向對方描述一個產品”裆针,而是“告訴對方這個產品對他有什么用刨摩!”
3寺晌,定位到使用情景
當被要求描述一款產品,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
“這一個XX”(定位到產品屬性)
有些人還會想到—“這是一款專門為XX人群設計的產品澡刹!”(定位到人群)
其實還有第三種—“這是一款可以幫你做XX的產品”呻征。(定位到使用情景)
實際上,針對互聯網產品的特點(品類復雜罢浇、人群分散)陆赋,你應該更多地把產品定位到使用情景—用戶需要用我的產品完成什么任務?
比如如果我描述“這是一款智能無線路由器嚷闭!”(產品類別)攒岛,你可能不知道我在說什么。
但是如果我說“你可以在上班時用手機控制家里路由器自動下片”(使用情境)胞锰,你可能就會心動阵子。
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我是誰”胜蛉,而是“我的消費者用我來做什么?”
4色乾、找到正確的競爭對手
消費者總是喜歡拿不同的產品進行比較誊册,因此寫文案時,需要明確:我想讓消費者拿我的產品跟什么對比暖璧?我的競爭對手到底是誰案怯?
比如上圖中,我假想的上述兩種加多寶涼茶的文案澎办,前一種是跟預防上火的中藥比嘲碱,雖然更加突出了“防上火”功能,但是人覺得“是藥三分毒”局蚀,可能不敢喝麦锯;后者跟飲料比,增加了“防上火”功能琅绅,給人感覺“不再為喝不健康飲料而有負罪感”了扶欣。
無數的行業(yè)創(chuàng)新產品都涉及了這樣的競爭對手比較:
在線教育的競爭對手其實并不是線下培訓,因為對那些肯花這么多時間和金錢參加培訓的人來說千扶,在線教育顯然滿足不了其對質量的要求料祠;它的競爭對手其實是書籍、是網絡論壇澎羞,因為它的客戶是因為沒錢沒時間而無法參加培訓髓绽,以至于不得不看書自學的人。
太陽能的競爭對手最初并不是火電妆绞,因為對于性能穩(wěn)定的火電來說顺呕,太陽能太不靠譜了枫攀;它的競爭對手是“沒有電”—太陽能最初在美國失敗,但是卻在非洲首先商業(yè)化塘匣,對美國人來說脓豪,太陽能太不穩(wěn)定了,但對沒有電網的一些非洲國家來說忌卤,自建太陽能發(fā)電器總比沒有電用要好扫夜。
凡客抗皺襯衫的競爭對手其實并不是價值幾千塊的商務襯衫(像它宣傳的那樣),因為肯用這些商務襯衫的人瞧不起凡客驰徊;它更可能的競爭對手是T恤和POLO笤闯,因為它的消費者是那些因為害怕擠地鐵把襯衫擠皺而不得不穿T恤的人。
第一代iPhone真正的競爭對手并不是諾基亞手機棍厂,因為比起諾基亞手機颗味,它續(xù)航不行、通話質量不行牺弹;它真正的競爭對手是華爾街日報浦马、游戲機、視頻播放器张漂。在當時的主流觀點下晶默,作為一款手機,它有無數缺點航攒;但比起其他視頻播放器磺陡、報紙等,它卻好多了漠畜,還有打電話功能币他。
所以,構思好文案憔狞、好宣傳蝴悉,先找到你產品真正的競爭對手。
5躯喇、視覺感
你的文案必須寫的讓讀者看到后就能聯想到具體的形象辫封,比如上圖文案,如果只說“夜拍能力強”廉丽,很多人沒有直觀的感覺倦微;但是如果說“可以拍星星”,就立馬讓人回憶起了“看到璀璨星空想拍但拍不成”的感覺正压。
優(yōu)秀的文案看到后能讓人聯想到具體的情景或者回憶欣福,但是太多文案寫的抽象、模糊焦履、復雜拓劝、假大空雏逾,讓人不知所云:
教育課程廣告: “我們追求卓越,創(chuàng)造精品郑临,幫你與時俱進栖博,共創(chuàng)未來!”
mp3廣告:“纖細靈動厢洞,有容乃大仇让!”
芝麻糊廣告:“傳承制造經典!”
男生求婚:“我們一定會幸福生活躺翻,白頭到老丧叽!”
政治演講:“我希望追求平等,減少種族歧視公你!”
面試者:“我有責任感踊淳、使命感、一絲不茍陕靠、吃苦耐勞迂尝!”
如果同樣的意思,加入“視覺感”的描述剪芥,效果就顯著不同:
教育課程廣告: “我們追求卓越雹舀,創(chuàng)造精品,幫你與時俱進粗俱,共創(chuàng)未來!”
“我們提供最新的知識虚吟,以幫你應對變化的世界寸认。”
mp3廣告: “纖細靈動串慰,有容乃大偏塞!”
“把1000首歌裝到口袋里!”(來自喬布斯)
芝麻糊廣告:“傳承制造經典邦鲫!”
“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男生求婚:“我們一定會幸福生活灸叼,白頭到老!”
“我想在我們老的時候庆捺,仍然能牽手在夕陽的余暉下漫步海灘古今。
政治演講:“我希望追求平等,減少種族歧視滔以!”
“我夢想有一天捉腥,在佐治亞的紅山上谴垫,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此迅,共敘兄弟情誼终议〈ぃ”(來自馬丁路德金)
面試者:“我有責任感、使命感拟逮、一絲不茍撬统、吃苦耐勞!”
“我為了1%的細節(jié)通宵達旦敦迄,在讓我滿意之前決不放棄最后一點改進恋追。”
為什么視覺感這么重要颅崩?
因為形象化的想象是我們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几于,人天生不喜歡抽象的東西。所以古代幾乎所有的抽象理念都被形象化—因為“正義慈悲”太抽象沿后,所以直接創(chuàng)造一個形象化人格化的神出來沿彭;因為下雨過程太抽象,所以虛構出“雷公電母”尖滚。
心理學中有“鮮活性效應”喉刘,是指我們更加容易受一個事件的鮮活性(是否有視覺感)影響,而不是這個事件本身的意義漆弄。
當年伊拉克戰(zhàn)爭時睦裳,美國記者不停地報道“數千美國人死亡”,但是少有美國人動容撼唾;但是一旦報道某個家庭妻子失去了丈夫的故事廉邑,整個國家反戰(zhàn)的情緒就起來了。這不是因為一個丈夫的生命比幾千人生命重要倒谷,而是因為這樣的故事顯得“更加鮮活”蛛蒙。
所以,寫文案渤愁,一定要有“視覺感”牵祟,否則別人看了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些什么。
6抖格、附著力—建立聯系
作為小公司诺苹,你可能會發(fā)布全新的創(chuàng)新產品。但是人們不喜歡陌生雹拄,從而經常不買賬收奔。這時候你就應該為文案建立“附著力”—將信息附在一個大家熟知的物品上。
比如上圖滓玖,假設你完全不了解電視機頂盒筹淫,它宣傳“自由遙控”,你可能沒什么概念;但是如果說“讓電視1秒變電腦”损姜,你就明白了—原來是可以像電腦一樣自由操控電視笆伟!
你很想讓自己的產品文案流行起來摧阅,但是一個讓人陌生的東西是難以流行的汰蓉。為了讓全新的產品或者概念流行,你需要把它同一個大家熟知的東西聯系起來棒卷。比如:
喬布斯發(fā)布第一代iPhone時顾孽,并沒有直接推出iPhone講解功能,而是說要發(fā)布3個產品—1個電話比规、1個大屏幕iPod若厚、1個上網設備,這3個產品都是大家熟悉的蜒什。然后喬布斯才說测秸,實際上我們只發(fā)布一個產品,它具備上面3個產品的功能灾常,那就是—iPhone霎冯。
為了讓陌生的新興球星火爆起來,媒體往往給他們起一個外號—“智力C羅桑切斯”“德國梅西馬林”钞瀑。這是為了把陌生小將同知名球星聯系起來沈撞,讓大眾更容易理解。
同理雕什,你知道為什么有中國科技圈的“雷布斯”了吧缠俺?
為什么“附著力”這么重要?
這是因為人的記憶模式贷岸。
人的大腦記憶就像高坡上的一條條河流晋修,新記憶就像一滴水,這滴水如果滴到土地上凰盔,就會立刻蒸發(fā);如果能夠滴到河流里倦春,就能融為一體户敬,到達大海。同樣睁本,如果新知識無法同舊知識建立聯系尿庐,人很快就會忘記它;如果和舊有的熟悉的東西建立了聯系呢堰,人就容易記住它抄瑟。
所以,你需要提高文案的“附著力”枉疼,讓它和舊有的東西聯系起來—甚至就連電話發(fā)明者貝爾當年申請的電話專利皮假,名字都叫“一種新型電報改良技術”鞋拟。
7、提供“導火索”
文案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別人的行為惹资,如果僅僅讓別人“心動”贺纲,但是沒有付出最后的“行動”,可能讓文案功虧一簣褪测。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一個顯著的“導火索”猴誊,讓別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現在應該怎么做。
比如上圖侮措,假設這是在微信主頁發(fā)的文章懈叹,為了讓你關注該微信主頁,肯定是右邊的文案更有效—它讓你想都不想就知道現在怎么做分扎。
無數現象證明了這一點:
之前美國某大學設計了破傷風疫苗宣傳手冊澄成,但是問題是每年不論如何提高手冊的警示力—使用患病者的恐怖圖片,都難以讓學生們去打疫苗笆包。最后問題解決了环揽,在手冊附了一張校醫(yī)院地圖以及疫苗時間—原來學生們只不過是懶得去網站查地圖和時間而已。
心理學家還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透明玻璃門的冰箱內放滿食物庵佣,很多人去偷食物歉胶;但是給這個冰箱上個鎖,在把鎖的鑰匙放在鎖旁邊巴粪,結果幾乎沒有人去偷食物了通今。因為偷食物這件事由“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做”變成了“需要想想才知道怎么做”,就顯著降低了別人做這件事的欲望肛根。
所以辫塌,永遠不要低估“伸手黨”的“懶惰程度”,必要時在文案中明確告訴別人:現在你應該怎么做派哲!
如需作者原文章和交流加公眾號【無敵的sunny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