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詆毀,更不會美化贩据。只想告訴你栋操,真實的富士康。
IDM產品處停線饱亮,大家面臨第二次被分流矾芙。
大部分同事被分到新的產品處,IPEG近上。
去IPEG的同事們很不情愿剔宪,因為IPEG產品處是制造手機外殼,有很多金屬處理工藝壹无,工作環(huán)境遠不如手機組裝歼跟。
但就是這個大家不愿去的部門,在很長的時間里格遭,包括到現(xiàn)在哈街,拯救了TY富士康,給大家?guī)砹烁吖べY和高績效拒迅。
因為由IPEG衍生出IDPBG事業(yè)群骚秦,負責組裝iPhone系列。
但當時大家都很迷茫璧微。并未料到IPEG以后的繁榮作箍。
而我,被分到了全球采購前硫,做PS(Project Sourcer)胞得,負責核算手機整機成本,包含物料屹电、人力阶剑、機器損耗等跃巡。
我的主要工作是對手機組件進行拆分,核算手機的物料成本牧愁。
每一個組件素邪,都有第一第二甚至第三供應商,尋找低價供應商猪半,降低手機物料成本兔朦。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基本脫離了生產,只在圖紙上看手機的構成磨确。所幸手機的人構成大同小異沽甥,都是外殼、主板(包含PCB板和上面的元器件)乏奥、觸屏安接、喇叭、聽筒英融、包裝等。
有點遺憾歇式。但兩年時間的制造經驗派上了用場驶悟,拆分起來得心應手。
遠離了產線材失,不再為良率而焦慮痕鳍。每天的工作就是開電腦,拆解手機每一個部件龙巨,分析單價笼呆,核算總價,對比供應商铐伴。
辦公室大部分是香港同事和部分臺灣同事苍姜。香港同事很敬業(yè)秋忙,很怕自己給內地同事丟臉,所以工作格外認真铭若。
也因為經歷了MCM和IDM的衰落,我很在意手機的成本递览。更是特別留意之前我在制造時經手過的機型叼屠。
結果發(fā)現(xiàn)每部手機物料成本都很高。
以富士康內銷給員工的一部智能手機為例绞铃,內部銷售給員工的價格是一部300塊人民幣镜雨。但不包含人力成本及機器磨損水電等消耗,這部手機僅物料的成本已經高于300儿捧。
每次看到總計欄位的數(shù)字荚坞,我都很疑慮挑宠。
疑慮中工作了一年。
2010年底西剥,TY所有的小品牌智能手機制造完全停止痹栖。全球采購(TY)宣告解散。
我面對的瞭空,是再一次的分流揪阿。
心里很不舒服。因為每次分流咆畏,就像娃娃找后媽南捂,工作努力但晉升無望。
但最難過的不是我旧找,也不是和我一樣面臨再次分流的同事們溺健。最難過的是富士康。
2010年钮蛛,因為主要客戶摩托羅拉沒能占據智能手機市場鞭缭,作為代工廠的富士康FIH事業(yè)群首當其沖受到嚴重沖擊。2010年出現(xiàn)全面虧損魏颓。
富士康也做了積極應對岭辣。接了波導、長虹甸饱、海爾等品牌的智能機沦童;自主研發(fā)了F系列;甚至啟動飛虎樂購電商和萬馬奔騰實體店計劃叹话,在員工內部銷售自家的電子產品偷遗。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TY富士康出路在哪里驼壶?我又能去哪里呢氏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