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紗
這個特別的假期里,據說全天下的孩子媽都在家里研究做包子追迟。我腦子一熱溶其,決定跟風一把,不然總感覺自己在拖全國母親的后腿敦间。
網上看到的多是五官端正瓶逃、身材勻稱、白皙可人的包子廓块。當然也有長得比較慘烈的厢绝,投胎的姿勢不對。
所以做之前带猴,我是做了功課的昔汉,各種做包子的視頻看了一遍又一遍,還用小黎同學的橡皮泥練過手拴清。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能看靶病、能吃。
做的時候才發(fā)現家里面粉不夠口予。
看著外面的狂風瓢潑大雨娄周,我拿著傘毫不猶豫地沖了出去。包子還沒做沪停,我已經被自己一往無前的精神感動到了C罕妗(捂臉)
家和超市這區(qū)區(qū)二百米的距離,我扛著一袋五斤面粉木张,一路走得艱難而狼狽……
在提前攪好的五花肉里面加入淀粉众辨、醬油、鹽窟哺、碎蔥泻轰,攪拌勻了做陷兒技肩。
我拿上家里的大號瓷盆來和面且轨。因為是第一次做浮声,我只和了一斤面粉,萬一失敗了不至于導致太多浪費旋奢。
按照面粉的分量泳挥,我往一碗溫水里加了一淺勺發(fā)酵粉,攪勻后一邊往瓷盆里倒水一邊揉至朗,直到將面粉揉成了團屉符。揉著揉著,感覺面團越來越粘手锹引,憑直覺應該是水加多了矗钟。我又往盆里加了半碗面粉。這回應該是恰到火候嫌变,面粉越揉定型效果越好吨艇。
都說要想包子饅頭好吃,就得多揉會兒面團腾啥。我沒含糊东涡,揉了三十分鐘,將面團揉得鵝卵石般平滑倘待。
因為是初春疮跑,氣溫不高,發(fā)面需要先將面團加熱凸舵。在鍋里倒入開水祖娘,將盛著面團的瓷盆放進去,蓋上蓋子啊奄,靜待它變胖贿条。
每隔十來分鐘,我就去揭開鍋蓋子瞅瞅面團——它似乎沒反應增热!
三十分鐘后整以,面團只是象征性地胖了些!
怎么回事峻仇?不是說半小時就能發(fā)起來么公黑?請教了度娘,才知道是發(fā)酵粉放少了點摄咆,影響了發(fā)面時間凡蚜。
又等了二十分鐘,面團總算是胖了起來吭从,緊貼著瓷盆內壁朝蜘,體積大了一倍。取出瓷盆涩金,將發(fā)得松軟的面團揉到一起谱醇,這種感覺十分過癮暇仲。
我很享受揉面團的過程,雖然胳膊有點酸副渴。
取出包子餡兒奈附,要開始重頭戲了——捏包子。
照著視頻里的步驟煮剧,我從面團上揪下一小塊斥滤,用搟面棍兒搟成面皮,加入陷兒勉盅,左手半握托住面皮佑颇,右手將面皮的邊沿一邊折疊一邊打圈兒往里面收。收到最后草娜,再將包子的“肚臍兒”封住漩符。
完成了我生平第一個包子后,我托著它左看右看驱还,雖然有點丑嗜暴,但絲毫沒有影響我的成就感。
有了第一個包子打頭陣议蟆,后面的包子似乎有了底氣闷沥,一個比一個長得好看一點點。把它們挨圈兒擺在墊著紗布的蒸籠里咐容,這種感覺真是一種享受舆逃。
捏完最后一個包子,餡兒剛好用完戳粒,小驚喜路狮!
開火,蒸包子蔚约。先用大火蒸五分鐘奄妨,再調到小火,蒸二十多分鐘苹祟。
漸漸地砸抛,滿屋子都是包子真實又飽滿的香氣,味道應該不會讓人失望树枫。小黎同學從書房跑出來直焙,興奮地說:“好香啊,迫不及待地想吃媽媽做的包子啦砂轻!”
關上火奔誓,揭開蒸鍋蓋子,濃濃的香味撲面而來搔涝。包子們個個都比剛入鍋時胖了一圈厨喂,“肚臍兒”上面還沾著黃黃的肉汁和措。
可能火大了些,包子有一點點糊底杯聚。我有些忐忑地夾起一個臼婆,一口咬下去——松軟有嚼勁抒痒,沒有出現那種結結實實咬不動的情況幌绍,比我預想得要好多啦!
小黎同學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媽媽就是厲害故响,比早點店的好吃多啦傀广,特別是陷兒〔式欤”
嘴叼的小黎同學都說好吃伪冰,那應該就是真的好吃吧!
與包子的首次邂逅樟蠕,過程是愉悅的贮聂,慶幸沒有制造成災難片現場≌纾看來“好運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是靠譜的吓懈。
但愿我能將這種熱情持續(xù)下去,爭取做出高端大氣有內涵包子靡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