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做客孩子臨走時帶走幾只玩具惋嚎,我的孩子抗拒并一直哭杠氢,要怎么開導(dǎo)?”
近萬個回答,很多人講述了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維護自己的玩具另伍,或者自己是怎么治私自把玩具送給別人家孩子的父母鼻百,還有很多自己小時候玩具被送人的故事,卻并沒有回答“要怎么開導(dǎo)”摆尝。
因為需要開導(dǎo)的温艇,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堕汞。
小時候勺爱,你爸媽有不經(jīng)過你的同意,把你的玩具送給別人過嗎?
為什么父母一邊說愛我讯检,一邊卻又總是幫著別人家的小孩讓我難過呢?
其中一個回復(fù)寫到:我小時候攢了很久的錢之后邻寿,終于自己買了一輛喜歡的遙控玩具車蝎土,可是過年時父母當(dāng)著我的面問也沒問我愿意不愿意,就隨手送給了親戚家的弟弟绣否,如今回想起來那個場景依然如慢動作班緩緩地播放誊涯,那感覺真的是非常的失落。我很想穿越十幾年的時光蒜撮,走到那個不敢哭出聲的小孩子面前抱抱她暴构,安慰她說沒關(guān)系的《文ィ可是永遠(yuǎn)都不能夠了取逾。”
我們都是從孩子變成大人的苹支,但當(dāng)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砾隅,已經(jīng)無法再回到孩子的視角了。于是我們做很多事债蜜,都是從大人的角度出發(fā)晴埂,以成人的視角考量著一切。
當(dāng)隨手將孩子的玩具送人時寻定,我們以為送掉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物品儒洛,但不會知道那個物品對于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
也許那個玩具已經(jīng)玩舊了狼速,也許再過一天琅锻,孩子就會玩膩了再也不碰,但在那個當(dāng)下向胡,那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恼蓬。
當(dāng)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時,孩子失去的是整個世界;而父母失去的僵芹,是孩子的信任滚秩。
還有這樣一個回答,讓我看了以后非常心痛淮捆。
“看到這個題目就不由得想起我圣母般的母親大人。
嗯是的本股,別說開口要了攀痊,只要小朋友流露出喜歡我的玩具的神情,她都會歡樂的拿給對方拄显。若是對方大人推辭苟径,她就一個勁往小朋友手里塞:“拿去吧拿去吧小孩子喜歡!”
不僅如此,她還會主動把我的玩具拿出來躬审,問別人喜不喜歡玩這個棘街。
我有一套連環(huán)畫版的《史記》蟆盐,親戚家小孩來我家看了第二本沒看完,我媽就讓他帶走了遭殉。直到上中學(xué)石挂,我都不知道有夏商西周。
我養(yǎng)了兩只小雞险污,姐姐看到后很喜歡痹愚,我媽就給了她一只。然后我那只當(dāng)晚就凍死了蛔糯。她拿回去的那只拯腮,也凍死了。
我喜歡吃糖蚁飒,怕我牙壞动壤,媽媽每天只發(fā)給我3顆大白兔。為了一次性吃個夠淮逻,我每天都忍住只吃兩顆琼懊,剩下的一顆攢起來。攢啊攢了一個多月吧弦蹂,看著一天天滿起來的糖罐子肩碟,我就像擁有了一座銀行。有天爸媽的朋友們來玩凸椿,我媽非常自然的把我的糖罐子拿給那個小孩子削祈,說,吃糖吃糖脑漫,這是你姐姐最喜歡的大白兔髓抑,小孩子都喜歡吃!
那真真是一種痛到心底的痛!我很傷心,又不知道跟誰說优幸。我很氣吨拍,又不知道該氣什么。我很恨网杆,又不知道恨的是誰羹饰。
卻被狠狠的訓(xùn)斥了一頓,說我小氣碳却,自私队秩,是個討人厭的小孩。
她說昼浦,你所有的東西馍资,都是我給你買的,不是你的关噪。你卻只顧著自己喜歡鸟蟹,舍不得把好的東西跟別人分享乌妙,那我為何要買給你?
她說得好有道理,我簡直無力反駁建钥。雖然我很不開心藤韵。但是這種不開心,反倒是一種不應(yīng)該锦针。別人都說我母親很善良荠察,很溫柔,很熱情奈搜,這聽起來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贊美悉盆。
漸漸的,我覺得一切看似屬于我的馋吗,其實都不屬于我焕盟。我擁有的一切,誰都可以來參與分配宏粤。所有的人或事脚翘,只能陪伴我一陣子,而不是一輩子绍哎。
后來来农,讀書時拿了獎學(xué)金,輔導(dǎo)員跟我講崇堰,我的家境不錯沃于,應(yīng)該把這個獎學(xué)金名額讓給家庭比較困難的同學(xué)。我覺得很有道理海诲,說好繁莹。
幾年前買了個房,后來漲了特幔。媽媽說舅舅家比較困難咨演,漲價后更買不到房子了,讓我原價賣給他們蚯斯。反正都是一家人薄风。我覺得很有道理,說好拍嵌。
表弟畢業(yè)了還沒工作遭赂,找我借車跑滴滴。他說反正我也就上下班時間代個步撰茎,平時他可以來接送我,我還省了一大筆司機錢打洼。我覺得很有道理龄糊,說好逆粹。
前些年他的前女友找到我,說他們過去是多么不容易炫惩,因為一些誤會而錯過了彼此僻弹。而我才跟他在一起才不過幾個月,割舍起來更容易他嚷。我覺得很有道理蹋绽,說好。
反正我不要獎學(xué)金不要證書也能找到工作筋蓖。不要房子也有地方住卸耘。車子半年不到19次違章和3次事故都可以處理好。至于男朋友粘咖,還可以再找蚣抗。”
這位答主的母親瓮下,用自己的慷慨翰铡,培養(yǎng)出了一個將來面對欺凌和掠奪時,只會逆來順受的懦弱孩子讽坏。如果不想這樣锭魔,就不要再用傷害自己孩子的行為來體現(xiàn)自己的大方了!
很多家擔(dān)心會讓孩子變得很“獨”、“很小氣”
送出玩具路呜,不是一種很好的分享嗎?
分享確實是一種好品質(zhì)迷捧,但分享玩具,如果不經(jīng)過孩子的同意拣宰,那只是父母的分享党涕,而非孩子的分享,還有可能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與別人分享巡社。
平日里膛堤,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dǎo);當(dāng)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的時候晌该,尊重孩子擁有的東西肥荔,不要替他們做決定——他們的世界比我們的面子要重要的多,可以跟別的孩子說:“這玩具不是我的朝群,我孩子的私人物品我無權(quán)處理燕耿。如果你喜歡,明天買個一樣的送你好嗎?”
我們是他們信任和依賴的父母姜胖,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和安全感誉帅。
分享是快樂的事情,但要把這種快樂留給孩子。
面對孩子的難過蚜锨,真誠地道個歉吧档插。看著孩子的眼睛亚再,說聲:“對不起木柬,我錯了贱呐。”
家長的權(quán)威不會因為一次道歉就喪失。
站在和孩子同等的立場翅萤,理解他腔长、尊重他秆吵,孩子才會越來越理解父母样傍,尊重父母。
而這伪朽,才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意義吧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