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單位工會贈書,每個科室一大摞乌昔,一眼看中了這本《被討厭的勇氣》隙疚,大概是它的封面顏色和規(guī)格跟其它有些不一樣,打開一看就完全被吸引了磕道,讀著讀著會有一種拍大腿的感覺供屉,很想大喊一句“原來是這樣的”,很多迷霧豁然開朗。
? ? ? ? 《被討厭的勇氣》伶丐,還有一個副標題悼做,“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阿德勒是與弗洛伊德撵割、榮格并稱的三巨頭之一贿堰,然世人想到前兩個人的時候較多,知道阿德勒的很少啡彬,書中以對話體的形式模擬了一個青年與哲人的對話羹与,介紹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其中有很多觀點很有啟發(fā)庶灿,值得反復思考纵搁。擇其要者,介紹一二往踢。
? ? ? ? 第一腾誉,目的論,我是一切的根源峻呕。阿德勒認為我們的不幸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利职,或者說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他明確否定心理創(chuàng)傷的存在瘦癌,提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猪贪,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意義;無論之前的人生發(fā)生過什么讯私,對你今后的人生都沒有影響热押;你之所以不改變,因為你不想改變斤寇。這個很有意思桶癣,心理學普及以后,很多人在談?wù)撛彝サ挠绊懩锼熏F(xiàn)在的境遇完全歸咎于原生家庭其實也是一種甩鍋的行為牙寞,阿德勒明確提出,現(xiàn)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莫秆,因為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碎税,相當振聾發(fā)聵,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創(chuàng)傷說為代表的“原因論”相比馏锡,“目的論”更強調(diào)我們當下的主觀性,也更符合“我是一切的根源”這種理念伟端,因為只有把問題歸因于自己杯道,我們才能去改變。
? ? ? ? 關(guān)于“目的論”,書中提到一個極為有趣的例子党巾,你討厭某個人不是因為TA身上的缺點萎庭,而是因為你有討厭TA的目的,所以才找出了符合這個目的的缺點齿拂,比如親密關(guān)系中驳规,有時候TA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其實對方?jīng)]有任何改變署海,是你的目的改變了吗购,你有想結(jié)束關(guān)系的目的,所以才會有討厭的感覺砸狞。
? ? ? ? 第二捻勉,煩惱論,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刀森。阿德勒認為踱启,“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僅止于個人的煩惱是不存在的研底,比如說自卑感就來自主觀的臆造埠偿,因為人人都追求優(yōu)越性,如果有人驕傲自大榜晦,那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卑感冠蒋,但他也認為菇爪,自卑感并不是一無是處暇屋,健康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狂巢。要解決這種煩惱需要擺脫在人際關(guān)系中的“競爭”意識胚吁,不要步入“我是正確的牙躺,你是錯誤的”權(quán)力之爭,要把他人看作“伙伴”腕扶,你把他人看作伙伴孽拷,他人即是伙伴,你把他人看作敵人半抱,他人即是敵人脓恕。
? ? ? ? 第三,分離論窿侈,不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可炼幔。阿德勒認為我們根本沒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史简,這是最難理解的一部分乃秀,但好在作者說服了我。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跺讯,最終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枢贿,正確的做法是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因為一切人際關(guān)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刀脏,張德芬說過局荚,世間的事情只有三種,自己的愈污、別人的耀态、老天的,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就行了钙畔,辨別課題是誰的很簡單茫陆,“選擇的結(jié)果最終由誰承擔”,那么就是誰的課題擎析,他提出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課題簿盅,這對我們當代那些熱衷陪讀的父母是一種很好的警醒,因為他們簡單的認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揍魂,而實際孩子有孩子的課題桨醋。你有你自己的人生,關(guān)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现斋,別人如何評價喜最,那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左右也無需關(guān)心庄蹋,能這樣做的人估計不多瞬内,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又被稱為關(guān)于勇氣的心理學。不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限书,這是阿德勒給出的改變?nèi)穗H關(guān)系煩惱的主要觀點虫蝶,也是后來武志紅一直強調(diào)的“界限”,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倦西,一定要有界限能真,很多親戚朋友產(chǎn)生矛盾無非就是過界了。
? ? ?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扰柠,書中提出“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粉铐,你被人討厭證明你活得自由,你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卤档、不追求他人的認可蝙泼,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劝枣,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踱承,有了這種勇氣倡缠,人際關(guān)系就輕松多了。網(wǎng)上有句俏皮話茎活,叫做自從學會不要臉,整個人輕松多了琢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载荔。獲得被討厭的勇氣對于喜歡面子的中國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很難的突破。
? ? ? ? 第四采桃,整體論懒熙,你不是世界的中心。阿德勒分離論貌似認為“我是我普办、你是你”工扎,有劃清界限的意思,好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衔蹲,其實阿德勒提出的分離課題只是人際關(guān)系的出發(fā)點肢娘,他認為人際關(guān)系的終點在于“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guān)系的最重要的指標舆驶,這就是整體論橱健。首先要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作為“整體的我”來考慮沙廉,沒有一個不受感情控制的我獨立存在拘荡;其次在人際關(guān)系中要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夠從中感到自己位置,營造“共同體感覺”撬陵,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變成對他人的關(guān)心珊皿,這就是在人際關(guān)系中時時刻刻想到“我們”,而不是“我怎樣巨税、你怎樣”蟋定,我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么”垢夹,而是考慮“我能給這個人什么”溢吻,先走一步,創(chuàng)造“我們”的歸屬感果元。
? ? ? ? 關(guān)于共同體感覺促王,“我們”這個詞是一個極好的解釋,當你說“我們”時而晒,這就是一個共同體蝇狼,所以親密關(guān)系中多說“我們”,少說“我”倡怎⊙冈牛“我們”說得少了贱枣,慢慢的也就沒“我們”了。
? ? ? ? 全書共分為五章颤专,模擬青年與哲人談話的五個夜晚纽哥,第一夜談目的論讓青年擺脫來自過去的束縛,阿德勒認為無論我們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都可以選擇栖秕;第二春塌、三、四夜都在談人際關(guān)系簇捍,教會青年擺脫來自人際關(guān)系的束縛只壳,其中還提到我們跟所有人都應該建立橫向關(guān)系而不是縱向關(guān)系,不評價他人暑塑,哪怕對孩子吼句,他主張不表揚也不批評。在最后一章事格,即第五夜惕艳,哲人談到了那個終極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分蓖,看到這里我一陣緊張尔艇,我以為哲人會給出答案,然而阿德勒的回答和我已知的一樣么鹤,“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终娃,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這跟以前畢淑敏的回答很一致蒸甜。人生沒有意義棠耕,或者說人生的意義由我們自己決定,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柠新,我們只能活在此刻窍荧。在最后一夜,哲人讓青年擺脫了來自未來的束縛恨憎,阿德勒說蕊退,計劃式的人生不是有沒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憔恳。
? ? ? 最后瓤荔,哲人告訴青年,“我”的力量無窮大钥组,“我”改變输硝,“世界”也會改變,這已經(jīng)與陽明心外無物不謀而合了程梦,佛也曾說点把,天上地下橘荠,唯“我”獨尊,哲人說理郎逃,都歸一途哥童。
【讀萬卷書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