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疑惑寥闪,同樣的一節(jié)課太惠,為什么有些 同學能拿到結果,有些不能疲憋?
其實這背后是聽課的不同境界:
階段一凿渊、審老師
簡單來說,有些人去聽課是帶著評判老師的態(tài)度缚柳,他想看看老師講得好不好嗽元,這個老師靠不靠譜。
帶著半信半疑喂击,聽一半評判一半。發(fā)現有些觀點是相似的淤翔,有些則完全不能接受翰绊。
于是開始評判,只愿意相信和自己差不多的觀點旁壮,摒棄自己不認同的觀點。
這個時候吸收是最少的。
那些我們不能接受的喝检,才是我們需要改變的俏蛮。那些我們認為正確的,恰巧是我們已有知識的一個重現麦撵。
階段二刽肠、審他人
這個階段溃肪,我們聽到了新知識,總會用筆記本工工整整記錄下來音五,然后回到家惫撰,回到單位,就以這一套觀念去審查他人躺涝。
這個人境界高厨钻,那個人境界不夠,我們憑借著學習的優(yōu)越感坚嗜,在審查他人夯膀。
階段三、審自己
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苍蔬,我們帶著“空杯”心態(tài)诱建,全身心相信老師,回到企業(yè)回到生活银室,生發(fā)出自己的方法涂佃,一轉身超越老師,成就自己蜈敢。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辜荠。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做你的老師,老師能做的是憑借自己已有的抓狭,去喚醒你“本身具足”的能量伯病。
這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樣知識是屬于某一個人的,我們不過是在學習他人的思維方式否过,生發(fā)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體系午笛。
在外聽課要拿到結果,首先要將自己調到“審自己”的頻率苗桂,完全鏈接到老師的思維药磺,回到生活無條件執(zhí)行。再去生發(fā)自己的思想煤伟,最終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癌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