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重度社恐患者疯潭,真的后悔沒有早讀到這本書!
以前的我很是羨慕那些溝通達人面殖,他們總是可以應(yīng)對各種場面竖哩,而我總是縮在角落里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每一次社交都讓我筋疲力盡脊僚。
讀完《人間游戲》我才明白相叁,原來改善溝通和人際的鑰匙始終在我們自己手里。
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通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的作者推薦來走進《人間游戲》這本書的!
《人間游戲》是美國精神科醫(yī)生增淹、人際溝通分析學創(chuàng)始人艾瑞克·伯恩的經(jīng)典作品椿访。該書曾連續(xù)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逾100周,這是國際心理學界過去沒有發(fā)生過虑润、現(xiàn)在沒有發(fā)生赎离、將來也僅有小概率會發(fā)生的心理學大事件。
01.重新認識自我
在《人間游戲》中端辱,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三個自我狀態(tài):父母自我梁剔、兒童自我、成人自我舞蔽。
這三個自我狀態(tài)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荣病,也是理解后面溝通游戲分析的基礎(chǔ)。
父母自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渗柿,他們體內(nèi)攜帶著一組自我狀態(tài)个盆,這些自我狀態(tài)復制了他的父母的自我狀態(tài),并且這些自我狀態(tài)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激活朵栖。通俗地說颊亮,“每個人內(nèi)心都帶著他的父母”。
在我看來陨溅,父母自我其實就是看著自己的父母如何行事终惑、如何思考,自己在面對一些狀況的時候门扇,展現(xiàn)出的同父母一樣的反應(yīng)雹有。
兒童自我:成型于兒童早期,代表著過往遺跡仍然活躍的自我狀態(tài)臼寄。每個人都曾經(jīng)年輕過霸奕,并且他體內(nèi)攜帶著固著再早年的遺跡,將在某些情況下被激活吉拳。通俗地說质帅,“每個人身體里都住著一個小男(女)孩”。
在我看來留攒,兒童自我其實就是像小孩子一樣應(yīng)對問題煤惩,開心了會笑,不開心了會哭稼跳,希望得到保護和關(guān)注等狀態(tài)都屬于兒童自我盟庞。
成人自我:
自主而直接地對現(xiàn)實客觀評價的自我狀態(tài),只要激活合適的自我狀態(tài)(新精神功能)汤善,那么每個人(包括兒童什猖、智力殘疾和精神分裂癥患者)都能夠客觀地處理數(shù)據(jù)票彪。通俗地說,“每個人都有成人自我狀態(tài)”不狮。
在我看來降铸,成人自我就是客觀地看待問題,中肯不帶任何偏見摇零。
作者提到推掸,這三種自我狀態(tài),每個人身上都會有驻仅,并且可以從一種轉(zhuǎn)換到另一種谅畅。
我們在溝通中,其實都對應(yīng)著其中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噪服,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也就會呈現(xiàn)一種行為模式毡泻。
理解了這三種自我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理解溝通游戲的發(fā)生原因粘优。
02.識別交往中的游戲模式
說實話仇味,第一章有些枯燥、難懂雹顺!第二章開始丹墨,才是真的有趣!
作者用了游戲的結(jié)構(gòu)來分析我們?nèi)粘I罱煌械牡湫桶咐?/p>
天天爭吵但永不分手的情侶為什么不愿快刀斬亂麻嬉愧?一個熱衷向人抱怨的人贩挣,為什么會反駁別人的每一個建議?一個對醫(yī)生百分之百滿意英染,但從不積極治療的病人到底有什么心思揽惹?為什么家庭主婦每天都在忙碌,扮演很多種角色四康,很累卻還是不肯停下來……
36款游戲,對應(yīng)我們?nèi)粘I钪袦贤ǖ某R妴栴}狭握,用口語化的文字為我們分析不良溝通背后的心理需求闪金,最重要的是所有游戲都配有破解之道,改變溝通就從這里開始论颅!
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游戲哎垦,在這本書里,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做“看你都讓我做了什么”恃疯。在我看來漏设,這個游戲其實就是“如果有人讓你背鍋你該怎么辦?”
這個游戲背景是這樣的:懷特在與妻子的相處中今妄,他會在體貼郑口、殷勤的偽裝下把決定權(quán)交給妻子鸳碧,他可能會畢恭畢敬地讓妻子決定去哪吃飯或看哪部電影。如果事情進展順利犬性,他就坐享其成瞻离,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他可以直接責備或暗示她:“都是你害的乒裆√桌”
像是很多職場也會有這樣的游戲出現(xiàn)。管理者通常如此向助手尋求建議鹤耍,通過這種方式肉迫,他可以站在一個不容置疑的立場來恐嚇他的下屬,他犯的任何錯誤也都可能被用來責備他們稿黄。
這就是所謂的“背鍋”喊衫。
如何破解這類游戲呢?其實只要把決定權(quán)交還給懷特先生或者是管理者就好了抛猖,當然可以用一些高情商的方法來說格侯,以免導致不愉快的后果。
看完這個辦法财著,我在想联四,如果我是懷特的妻子,我會說撑教,“上次是我定的餐廳朝墩,今天你來決定去哪里吃飯吧!咱們一人一次多有趣呀伟姐∈账眨”
當然了,不同的狀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話語和高情商應(yīng)對的方法愤兵,總之呢鹿霸,將決定權(quán)還回去就好了!
還有一個游戲秆乳,也讓我感觸很深懦鼠,就是”你為什么不——是的,但是”屹堰!
該游戲中肛冶,發(fā)起人會提出一個問題,其他人幫忙獻計獻策扯键,每個人都以“你為什么不……”開場睦袖,然后懷特會以“是的,但是……”來進行反駁荣刑。
高段位的玩家可以無窮無盡地反駁下去馅笙,直到所有人都放棄伦乔,懷特獲勝。
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會遇到這樣的溝通狀況延蟹,對方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评矩,讓你幫忙想解決辦法,但是不管你提什么辦法他都會直接否定阱飘,直到你也無計可施斥杜。
在作者看來,這個游戲并不是表面地為了征求信息或者解決方案沥匈,而是為了安撫和縱容兒童自我蔗喂,其他人轉(zhuǎn)化為睿智的父母自我狀態(tài),急于用智慧為她“排憂解難”高帖。
這個游戲的目的缰儿,不是為了獲取建議,而是拒絕別人的建議散址,證明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可取的建議乖阵。
怎樣破解呢?作者也給出了很好的對應(yīng)語術(shù)预麸。
當對方提出瞪浸,“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吏祸?”的時候
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挺棘手对蒲,你打算怎么做?”
當對飯?zhí)岢龉鼻蹋稗k法不太管用”的時候
你可以回應(yīng):“那太糟糕了”
是不是很絕坚踩?是的梨与,書中還有好多游戲乘陪,都是我們在溝通中會遇到的“坑”术瓮。
像是面對雞同鴨講,道德綁架踊东,不近人情谈况,總是挑事兒等各種溝通難題,作者都給出了好理解又深入的心理分析递胧,并提出解決辦法。
看完你就直呼赡茸,“我的天缎脾,原來溝通游戲是這樣玩的啊≌嘉裕”
03.享受交往遗菠,獲得解放
如果說第二章是有趣联喘、實用,那么第三章我覺得才是整本書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辙纬。
作者在第三章為我們分析了溝通游戲?qū)ξ覀兩畹囊饬x豁遭。
更戳心的是,作者告訴我們:
每個人要想擺脫游戲贺拣,最重要的是擺脫那些我們背負很久的蓖谢、根深蒂固的從父母與社會教化中形成的模式,學會察覺到自己的感受譬涡,活在當下闪幽,收獲自主才是真正的解放!
作者認為自主的獲得表現(xiàn)為三種能力的釋放:察覺涡匀、自發(fā)和親密盯腌。
1.察覺:
察覺意味著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看見咖啡壺和聽見鳥鳴,而不是以別人教的方式陨瘩。
其實腕够,嬰兒的視聽品質(zhì)比成年人更優(yōu),嬰兒在生命最初幾年看到和聽到的世界更具美感舌劳,不怎么涉及到理性評判帚湘。
比如,一個男孩子為看到鳥兒的身影蒿囤、聽見鳥兒的歌唱而心生喜悅客们,這時候父親自以為應(yīng)當分享個人經(jīng)驗來幫助孩子成長,一旦讓孩子開始關(guān)心鳥的種類材诽,就再也不能真正看見這些鳥兒或者聽見它們歌唱了底挫,他不得不按照父親希望的方式看待這些鳥。
2.自發(fā):
自發(fā)意味著選擇脸侥,即能夠從錯綜復雜的感受(父母自我的感受建邓、成人自我的感受和兒童自我的感受)中自由選擇并表達自己的感受。
它也意味著解放睁枕,從強迫性玩游戲和從只能感受別人教過的感受中解放出來官边。
3.親密:
親密意味著一個有察覺能力的人自發(fā)地真誠相待、不參雜游戲外遇,異常清晰的感知得以解放注簿,不受污染的兒童自我天真爛漫地活在此時此刻。
是的跳仿,其實游戲會一代代傳遞诡渴,每個人喜愛的游戲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父母、祖父母身上菲语,并且能夠傳給他的孩子妄辩,相應(yīng)地除非得到成功干預(yù)惑灵,否則他的孩子又會將這些游戲教給下一代。
很多家庭歷史傳統(tǒng)的壓力和模式根深蒂固眼耀,所以想獲得自主英支、解放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我們能夠覺察哮伟、自發(fā)和親密干花,對父母的教誨有一定分辨力、有取舍地接收時澈吨,解放才會成為可能把敢。
就像作者所說的,要想獲得自主谅辣,就必須舍棄很多行為修赞,這種對舍棄付出的努力永遠沒有終點,它是一場持續(xù)不斷的斗爭——只為了不再重蹈覆轍桑阶。
寫在最后:
這本書不是剛讀就會很哇塞的那種柏副,而是一點一點,從懵懂蚣录,到覺得很實用很真實割择,直到讀到最后才感受到這本書的力量與觸動,我也是讀了第三遍才有了這樣的感受萎河。
其實每一場溝通背后荔泳,都藏著不同的心理渴望與需求,有的人想尋求認可虐杯,有的人想推卸責任玛歌,有的人想發(fā)泄情緒……了解這些溝通行為背后的心理發(fā)生機制,就能找到破解之道擎椰。
希望每個人都能從溝通的游戲中得到解放支子,擺脫曾經(jīng)根深蒂固的心理控制,察覺到真正的自己达舒,感受到真正的愛與生活值朋。
雖然溝通是游戲,但是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巩搏。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昨登,少一些阻礙與尷尬,就多一些愛與美好贯底。
愿我們都能享受溝通與交往的過程篙骡,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