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果殼網(wǎng)
近日懈词,有媒體報道,東莞一對父母在兩歲的兒子發(fā)熱時使用工業(yè)酒精擦浴辩诞,導致孩子中毒身亡坎弯。而這則新聞所反映的問題,并不僅僅在于工業(yè)酒精译暂。即使使用看起來“相對安全”的醫(yī)用酒精或白酒抠忘,酒精擦浴依然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退燒首選物理降溫”的觀點也并不正確外永。
孩子發(fā)燒了崎脉,不少家長會選擇給他擦個澡降溫,或者用冰袋敷一敷頭伯顶。物理降溫常被認為是有效又安全的退燒方法囚灼,但事實上,它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美好祭衩。許多權威專業(yè)機構(gòu)都指出灶体,物理降溫并不應該作為退燒的首選方式,這是為什么呢掐暮?
緩解不適才是治療目標
首先蝎抽,發(fā)燒的治療目標是要緩解癥狀、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路克,而不是讓體溫“達標”樟结。在很多情況下养交,孩子發(fā)燒是不需要專門針對退燒進行治療的,物理降溫也同樣沒有必要瓢宦。
在美國兒科學會關于退燒的最新指南[1]里反復強調(diào)的一點是碎连,除非是超高熱,發(fā)燒本身并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刁笙,而且它有利于對抗感染破花。一些引起發(fā)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疲吸,但除非孩子明顯的不適座每,否則并不需要進行退燒摘悴。
孩子舒適度很難用客觀的指標去衡量,美國專家的共識是在39°C以上(中國指南是38.5°C以上)孩子會比較難受葱椭。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孵运,也沒有其他需要額外留意的基礎疾病蔓彩,那么發(fā)燒在39°C以下時通常不需要退燒赤嚼,自然也不需要擦澡和冰袋更卒。
擦浴降溫,效果并不好
那么俯萌,在孩子感到不適時绳瘟,又該如何選擇呢糖声?有些措施不能退燒,但可以讓孩子舒服一點蘸泻,比如減少衣物和開空調(diào),它們自然可以采用并扇。有些治療措施可以退燒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適度抡诞,比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這樣的退燒藥肴熏,它們不但退燒效果好顷窒,還可以緩解疼痛鞋吉,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谓着,當然也可以選用赊锚。而溫水擦浴改抡、冰袋冷敷之類的方法的問題在于系瓢,它們的退熱效果并不好夷陋,而且還可能讓孩子感到更多不適骗绕。
物理降溫的方式很多,包括減少衣服荆忍、泡澡、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刹枉、冰袋冰敷、退熱貼微宝、吹風扇、開空調(diào)等等蟋软。原理是通過皮膚和外界環(huán)境接觸镶摘,借助流動的水或空氣將人體熱量帶走岳守,達到退熱的目的凄敢。溫水擦浴是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方式,研究也比較多棺耍。
早在1970年,就有研究給兩組孩子分別采用了溫水擦浴和吃安慰劑的治療蒙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害幅,1小時后退熱的孩子數(shù)量在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別[2]以现。當然邑遏,這項研究的樣本量很少佣赖,還不足以得出明確的結(jié)論。其他大部分研究[3,4,5]認為纪吮,擦浴在短時間內(nèi)是可以降低體溫的俩檬,但效果主要是體現(xiàn)在30分鐘內(nèi),之后體溫就逐漸回升了碾盟。當然棚辽,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變數(shù),持續(xù)時間冰肴、水溫都可能影響效果屈藐。極端一點榔组,假如讓孩子直接泡冷水,只要時間足夠長联逻,相信體溫總是能夠明顯下降的瓷患,但是這樣一來,就與我們“提高舒適度”的目標背道而馳了遣妥。
擦浴利用水和身體的溫差以及水的蒸發(fā)來帶走熱量擅编,溫差小了效果不明顯,溫差大了又會引起身體不適箫踩,所以這種方式是違反生理的爱态。而且,發(fā)燒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沉沉想睡覺境钟,誰會樂意這時被人用涼水擦來擦去锦担?很多研究也證實,擦浴會導致不少孩子的哭鬧和寒戰(zhàn)[6]慨削,而退熱藥幾乎不會引起這樣的不適洞渔。
治療目的是讓孩子不難受,溫水擦浴卻可能讓孩子更難受缚态,而且這種降溫的效果差磁椒,持續(xù)時間短,自然不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玫芦。
相關機構(gòu)怎么說浆熔?
各國專業(yè)機構(gòu)對物理降溫持怎樣的態(tài)度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說法桥帆。
1.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fā)熱診斷處理指南(發(fā)布時間:2008年11月)
物理降溫效果不及退熱劑医增,可作為輔助退熱方法,物理降溫與退熱劑聯(lián)合應用時老虫,體溫下降快于單用退熱劑叶骨,高熱時推薦使用退熱劑同時聯(lián)合溫熱搽身的物理降溫方法。
2.美國兒科學會旗下的科普網(wǎng)站healthychildren.org[7](最后更新時間:2013年5月)
大部分情況祈匙,讓發(fā)燒的孩子更舒服的最方便方式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忽刽,然而,有時候你可能想結(jié)合溫水擦浴或只想溫水擦浴菊卷。比如知道孩子對退燒藥過敏缔恳,或者不能耐受(罕見)可以優(yōu)先選用擦浴宝剖。如果發(fā)燒讓你的孩子極度不適洁闰,或者孩子嘔吐,可建議配合退燒藥使用擦浴万细。
3.香港衛(wèi)生署[8](最后修訂時間:2013年8月)
溫水浴并不能幫助寶寶退燒扑眉,但若寶寶有以下情況纸泄,很多人都會給寶寶泡溫水浴來令他舒服一點:①不能服用口服藥物;②服藥后嘔吐腰素;③表現(xiàn)煩躁或非常不適聘裁。
4.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ICE)指南[9](最后更新時間:2013年5月)
溫水擦浴不推薦用于治療發(fā)熱。
5.加拿大兒科醫(yī)生協(xié)會(最后更新時間:2013年9月)[10]
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弓千,酒精浴或擦浴衡便。
6.第19版《尼爾森兒科學》(出版時間:2011年)
不認為溫水浴和冷毯這樣的物理方式對退熱有效。
7.美國兒科學會《兒童發(fā)熱與退燒藥的使用》指南(發(fā)布時間:2011年3月)[1]:
我們并不清楚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洋访,外部降溫方式镣陕,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姻政。
看看這些專業(yè)機構(gòu)的意見呆抑,即便是最曖昧的中國指南,也只是說物理降溫可以作為輔助退熱方法汁展,而且這還是2008年的觀點鹊碍。至于溫水擦浴,境外的機構(gòu)要么明確說沒用食绿,不推薦侈咕,要么說在退燒藥不能用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或者在燒得太厲害孩子非常難受的時候配合退燒藥用一下器紧。
物理降溫乎完,到底能不能用?
當然品洛,物理降溫的方式有很多树姨,并不是所有的都不能用。正如前面所說桥状,少穿衣服帽揪、開空調(diào)也可以算是物理降溫的范疇,只要本著讓孩子舒適的原則辅斟,冷了穿转晰、熱了脫即可。至于冰袋冰敷士飒、退熱貼這樣的小面積接觸皮膚的降溫方式查邢,既不能明顯降溫又可能讓孩子不舒服,自然應該放棄酵幕。而酒精擦浴雖然可以降溫扰藕,但酒精也可通過皮膚吸收,帶來中毒隱患芳撒,因此應該禁止邓深。在以往的文獻中未桥,也曾報告過若干酒精擦浴導致嬰幼兒急性酒精中毒的案例[11]。
溫水擦浴和泡澡這樣的方式芥备,在發(fā)燒39°C以下時不需要使用冬耿,39°C以上時一般也應該以退燒藥作為首選。只有當孩子不能吃退燒藥時萌壳,才考慮選擇擦浴降溫亦镶,或者當孩子非常難受時,也可以考慮加用袱瓮。
當然染乌,上面這些建議,都是建立在“退燒的治療目標是提高舒適度”這個醫(yī)學界的主流觀點之上的懂讯,這一點可能并不是所有醫(yī)生都會認同荷憋。作為家長,如果你非常擔心退燒藥的副作用褐望,情愿孩子忍受不適去獲得擦浴那點降溫效果勒庄,那也是自己的自由。(編輯:窗敲雨)
本文原載于作者微信訂閱號drpeihg瘫里,本站發(fā)表時略有修改实蔽。
參考資料:
Janice E. Sullivan, MD, Henry C.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PEDIATRICS 2011,127: 580 -587.
Steele RW, Tanaka PT, Lara RP, Bass JW. Evaluation of sponging and of oral antipyretic therapy to reduce fever.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70;77(5):824–9.
Agbolosu NB, Cuevas LE, Milligan P, Broadhead RL, Brewster D, Graham SM. Efficacy of tepid sponging versus paracetamol in reducing temperature in febrile children. Ann Trop Paediatr. 1997;17:283–8.
Aksoylar S, Ak?it S, Ca?layan S, Yaprak I, Bakiler R, Cetin F. Evaluation of sponging and antipyretic medication to reduce body temperature in febrile children. Acta Paediatr Jpn. 1997;39:215–7.
Kinmonth AL, Fulton Y, Campbell MJ. Management of feverish children at home. BMJ. 1992;305:1134–6.
Aluka TM,Gyuse AN,Udonwa NE. Comparison of Cold Water Sponging and Acetaminophen in Control of Fever Among Children Attending a Tertiary Hospital in South Nigeria.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3;2(2):153-8
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Treating-a-Fever-Without-Medicine.aspx
http://www.fhs.gov.hk/sc_chi/health_info/child/14743.html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cg160/resources/guidance-feverish-illness-in-children-pdf
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fever_and_temperature_taking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