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深度關系》是武志紅老師的新書厦取。
前面看過他的幾本書:《為何家會傷人》《身體知道答案》《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每一本都很有很多收獲,再加上這本書的封面圖畫和一句文案“一切美好都是深度關系的產物”,果斷入手涂身,并很快就讀完了。
下面對于感觸深刻之處做下記錄吧搓蚪。
1 對于大孩子以及成年人來說蛤售,任何重要需求的滿足其實都需要時間和空間以及努力才能得到滿足,如果一個人逐漸體驗到他的世界妒潭,基本是可以掌控的悴能,他的愿望基本是可以實現(xiàn)的,這就意味著他的生本能戰(zhàn)勝了死本能雳灾。
2 脆弱的人和暴怒的人漠酿,他們的世界都是缺乏這種基本掌控感的,他們的渴望一旦得不到回應谎亩,代表生能量的渴望就會變成代表死能量的絕望與暴怒记靡,他們沒法兒安撫這份兒死能量谈竿。
3 一個人不能把自己舉到空中,也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化解全能感導致的這個邏輯鏈條摸吠,所有活在一元世界里的人,都需要凈化自己的心靈嚎花,發(fā)展到二元世界寸痢。
4 在一元世界時,當有讓人挫敗的事發(fā)生紊选,就容易有失控啼止,然后弄出一堆想象,但是當進入二院世界時兵罢,就會真切的感知到哦献烦,原來我是我,別人是別人卖词,別人怎么做有他自己的道理巩那,并不是在和我對著干,這時強烈指責就會自動化解此蜈。
5? 脆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活在一元世界里即横,很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暴怒裆赵,當暴怒向內時就導致了脆弱东囚,但是當進入二元世界時,能對別人乃至整個世界的運行邏輯有接納和理解時战授,暴怒就會不翼而飛页藻,暴怒引起的脆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6 所以關鍵是心靈的進化植兰,而不是找到一個又一個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份帐。
7 一個人越是無助就越容易有被害感;
一個人越是有掌控感,就越不容易有被害感;
一個無助而封閉的人钉跷,因為封閉讓自己躲開了很多刺激弥鹦,所以這些被害感也不容易見到;
但是無助而封閉的人剛走向開放時會產生各種被害感;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當產生被害感時爷辙,一個人會變得非常憤怒彬坏,非常沒有耐心,會想著立刻去做一些強有力的事情膝晾,攻擊傷害他人的力量栓始。
8 這時候要引申一下我前面講的善惡觀,當嬰兒的世界處在一種基本可控的狀態(tài)之內血当,他會覺得自己活在一個善意滿滿的世界里幻赚,也因此對世界有基本的信任和依戀禀忆。
9 如果嬰兒的世界接二連三的失控,那么他必然會覺得有一個世界從他這里切割出去了落恼,而且這個切割出去的世界是由一個“魔鬼”導致的箩退。這時他們會怕黑,怕鬼佳谦。
10 過度犧牲這個詞都不夠準確戴涝,更準確的表達是你要主動“虐待”自己。
明明可以活的更好钻蔑,但不行啥刻,這證明不了你的誠意,你必須親手毀掉你的好生活咪笑,讓自己活的苦不堪言可帽,還要說你甘愿如此樂在其中。
物質和身體上受苦窗怒,同時嘴上承認自己樂在其中映跟,這些做法混合在一起是要通過自我傷害去表達忠誠或某種誓言般的東西——我不會讓自己強大,不會讓自己好過兜粘。
自戀是人的天然本性申窘,當主動消除自戀,轉而去追求苦難時孔轴,這既像巨嬰在對圣母說“我要求不高剃法,很好養(yǎng)”,也像是圣母對巨嬰說我“一點兒自私都沒有路鹰,我的眼里只有你的需求”贷洲。
進一步要說的是:自己追求苦情戲是自虐,而給別人制造苦情戲陷阱就是施虐晋柱。
11 人生就是這樣优构,我們從自己的心出發(fā),發(fā)出屬于自己意志的意愿雁竞,帶著點兒偏執(zhí)勁兒去追求钦椭,輕易不放棄。你越是在一個事物上花費時間與精力碑诉,你就越能與這個事物建立深切的關系彪腔,所謂成功與,幸福也就自然到來;但當自己的意愿受到挫折時进栽,我們需要衡量德挣,看看繼續(xù)下去是否值得,如果不值得快毛,則需要學習放棄放棄這個意愿后格嗅,我們再發(fā)起新的意愿番挺。
由此,我們的心就不斷的展現(xiàn)到現(xiàn)實世界中屯掖,而我們又把現(xiàn)實世界中學到的東西重新吸納到心中玄柏。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得以改變世界贴铜,我們的心也被世界改變禁荸。
關于這一點,我一言以蔽之:“以征服之心開始阀湿,以皈依之心結束”。你一開始帶著滿滿的自戀瑰妄,把你的生命力和內在想象展現(xiàn)在外部世界之中陷嘴,勇敢地去深度碰撞,然后逐漸發(fā)現(xiàn)除了你的內在想象间坐,還有外部世界存在灾挨。
一開始你帶著滿滿的驕傲,覺得“我”是多么了不起的存在竹宋,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靈魂劳澄,“我”如何如何……但隨著對外部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你和外部世界的關系也越來越深蜈七,你會深深的碰觸到存在本身秒拔,那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好像遠遠超越你的“我”,那時你會對這份存在臣服飒硅,產生歸依感砂缩。
要走完這趟旅程,就要走上心靈的開闊大道三娩,而不是一直徘徊在孤獨的心靈僻靜中庵芭。
12 溫尼科特說,健康來自創(chuàng)造力雀监,而順從是心理問題的源頭双吆。所以創(chuàng)造力非常重要,也很根本会前,可是好乐,如果把創(chuàng)造力視為一切都是自己原創(chuàng),這問題就大了回官。我們后面會說到其實創(chuàng)造力來自關系曹宴,來自對存在的臣服。
13 這里面的另一個基本道理是:注意力是重要的心靈養(yǎng)料歉提,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到什么事情上笛坦,什么事情就會被滋養(yǎng)区转、被加強;相反,如果你把注意力從一件事上移開版扩,那么這件事就會逐漸萎縮废离。
14 可是很多人沒有建立起最基本的關系,或者說“我”沒有找到可以依戀信賴“你”礁芦。
當最基本的關系無法建立蜻韭,“我”沒有尋找到“你”時,人會尋找一個替代品柿扣,就是“頭腦”肖方。
僅僅這樣說不足以表達出頭腦的重要性,更致命的表達是未状,這時可以稱之為“頭腦媽媽”俯画。即,沒有一個外在的司草、真實的艰垂、靠譜的媽媽可以信賴依戀,自己轉而向內埋虹,結果找到一個“頭腦媽媽”猜憎。
這是非常原始的依戀失敗。本來一個孩子的自我發(fā)展需要不斷破殼搔课。最初需要破掉自戀的殼胰柑,破掉這個殼后,可以進入原始的依戀關系——母愛的懷抱中辣辫。接著要破掉母愛的懷抱旦事,進入由父母與孩子這個原始的三角關系構成的家庭港灣。接下來要破掉家庭港灣急灭,進入自己所在文化的社會熔爐姐浮。最后破掉社會熔爐,進入無限世界葬馋。
可是很多人沒有找到最基本的依戀對象卖鲤,例如,母親可能嚴重缺席畴嘶,或者母親太弱蛋逾,或者母親即便一直在,但嚴重缺乏回應孩子的能力窗悯。于是孩子就進入不了母愛懷抱区匣,而停留在“自戀之殼”或者說“自閉之殼”中。
15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嚴重退縮在自己的世界中蒋院,那么試著幫助他亏钩,恢復他對基本需求的掌控莲绰。只不過大一些的孩子多了學習和交際的需求,難度一下子大了很多姑丑。
作為成年人蛤签,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嚴重退縮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么要意識到你可能還沒有完成外化這件事栅哀。試著照顧好自己震肮,而且就是那些看似俗氣但充滿煙火氣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樣是吃喝拉撒睡玩留拾,當然還包括工作和人際關系戳晌。
實際上,當一個成年人能把自己照顧的比較好的時候痴柔,幾乎必然意味著他的外化已經基本實現(xiàn)躬厌。因為這需要建立很多人際關系,同時還要與外部世界進行豐富的互動竞帽,然后才能實現(xiàn)。
不要把純凈看的太高大上鸿捧,不要只追求精神生活屹篓,至少得知道,人生中那些充滿煙火氣的俗事匙奴,藏著深刻的意義堆巧。
15 怎么衡量一個人是處在自戀層面的腦嗨,還是進入了關系層面的泼菌?
關鍵是體驗上的差別谍肤。如果你體驗到的主要是刺激和興奮,這就是自戀層面的東西;如果你體驗到的主要是滿足和幸福哗伯,這是關系層面的東西荒揣。
當關系失去時,如果你體驗到的主要是羞恥焊刹,這也是自戀層面系任,“戀愛失敗意味著我太差了”;而如果體驗到的是悲傷,這就是關系層面虐块,“我失去了和你的愛”俩滥。
更簡單的是,我前面講到的自戀層面關注的是“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和“我的愿望受挫了”贺奠,以及他們衍生出來的感受“我太棒了”霜旧,和“我太差了”,總之儡率,都是我如何如何挂据。
到了關系層面以清,才會由衷的去關注“你”。
當真正能關注你時棱貌,就會看到這個世界是如此豐富多彩玖媚,是開放的、流動的婚脱,而在此之前今魔,你的感知是這個世界是焦慮的、狹窄的障贸。
選了看似不少了错森,但是其實還只是整本書微小的一部分。
而且除了這樣理論層面的心理剖析之外篮洁,書中還結合好幾位歷史人物涩维,岳飛楊廣等的心理剖析,還有許多社會事件和現(xiàn)象的心里層面的剖析和解讀袁波,比如“輔導作業(yè)為什么這么難”“倒地老人為何訛詐扶助者”等等瓦阐。
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可以認真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