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收集階段的認知偏差導致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公司——《陸榮的行為金融學》第五講筆記
人的認知是非理性的躏精,換句話說就是你無法正確認識你想要了解的事物穿仪。從認知心理學來講人在處理信息的整個過程都存在認知偏差俄烁。
認知可分為四個階段:信息收集铺坞、信息加工劲够、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躬络。對應的炒股動作就是聊疲,收集公司信息茬底,選擇出手目標,做出買賣決策获洲,觀察是賺是賠阱表。
這一課講的就是在信息收集階段的認知偏差。
一、被你記住的信息——易記性偏差
我們收集股票信息的來源很多最爬,微博涉馁、微信、網(wǎng)站爱致、朋友聊天烤送。但左右我們決策的是兩種信息渠道:
一種是被你記住的的信息,另一類是還沒有被你記住的信息糠悯。
易記性偏差——人有一種習慣帮坚,就是搜集信息時喜歡先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去找信息,容易被記住的你會認為它是真的互艾。
舉個例子:給你幾個股票的名字试和,有熟悉的,有陌生的纫普。然后由你向別人推薦個好股票灰署。你會選擇哪一個?十之八九是在熟悉的股票中選一個局嘁。
什么樣的信息容易被記住呢溉箕?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事物的新近性悦昵、顯著性肴茄、生動性、可想象性會更深的影響人的記憶但指。
剛剛盈利寡痰,更容易再買,忘了風險棋凳;剛剛虧損拦坠,容易悲觀,不敢再碰剩岳。
媒體的狂轟濫炸更是你加深記憶贞滨。
講課生動的老師,你是不是到現(xiàn)在還記得拍棕。
啟發(fā)孩子去想象晓铆,他們是不是就把知識記得更牢了。
二绰播、沒被你記住的信息——信息發(fā)生順序影響決策
首位效應:
也可以說是第一印象骄噪,或者“一見鐘情”。一見中了情蠢箩,后來差點链蕊,也能忍受事甜;一見未鐘情,后來對你再好滔韵,也難接受逻谦。
仔細研究一個股票后,形成了判斷奏属,之后就難改變了跨跨。“嗯囱皿,這個公司不錯勇婴,只是最近不順,總有壞消息嘱腥,但還是好公司耕渴。這個公司不行,這個利好沒準就是個煙霧彈齿兔〕髁常”
末位效應:
指人做決策時,對最后到達大腦的信息賦予更高的權重分苇。
試著比較下面這兩句話:
A股票收益不錯添诉,但是有風險。
B股票有風險医寿,但是收益不錯栏赴。
你感覺哪個股票好一點呢?
如果首位效應和末位效應同時出現(xiàn)靖秩,則要看信息到達的速度和強度须眷。看哪個更影響我們的決策沟突。
小結
學習陸榮老師這段課花颗,讓我有點氣餒。自己精心研究股票惠拭,卻因為這些偏差而很難做到準確扩劝。不過老師說得這些人記憶的的特點在生活中卻很有用處。
比如求橄,早晚背單詞記得牢今野。用想象去理解物理公式理解的深。
留言區(qū)中一個小伙子在應聘面試中開頭說自己復旦畢業(yè)罐农,結尾來一段激情演講。收效甚佳催什。
利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炒股涵亏,看來還是挺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