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诊沪,遇到個很久沒見的朋友悬赏,他對我說我有肚腩了,身體也略顯疲態(tài)娄徊。又問我是不是很久沒有游泳了闽颇?我吃了一驚,他說的是事實寄锐,我確實很久沒有系統(tǒng)的鍛煉身體了兵多,身體上的變化欺騙不了人。
曾經(jīng)我保持游泳的習慣有將近十年橄仆,這十年就算刮風下雨也堅持去游剩膘,除非泳池不開。養(yǎng)成一個習慣不容易盆顾,需要30~180天怠褐;而改變一個習慣卻不難:從應用行為分析科學(apply behavior analysis)的角度來說,只需切斷這個習慣的行為和行為之間的前因之間的連接即可您宪。從腦神經(jīng)方面的領域解釋來說奈懒,改變在你腦海中形成的回路,就要用一個新的回路代替舊的回路宪巨,也就是用新的習慣代替原來的習慣磷杏。
這周是我加入寫作打卡小組的第五周,上周開始捏卓,我開始嘗試每天堅持寫作极祸,爭取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而上周也幾乎完成了這個目標怠晴,連續(xù)寫了六天遥金,只有最后一天沒有寫。然而新的習慣還沒有形成就被這一天給切斷了蒜田,一直拖到周四才開始繼續(xù)寫作稿械。
以改變吸煙的習慣為例,有人問戒煙為什么那么難改變物邑?這是因為吸煙這個行為和行為的前因太難以打斷溜哮。就好像我有好幾個同事最近都下定決心戒煙滔金,但先后都失敗了,為什么呢茂嗓?是意志力不夠強餐茵?其實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們身邊的接觸到尼古丁的機會太多了。比如身邊一大堆同事都是吸煙的述吸,上班的環(huán)境到處是香煙忿族、煙灰缸,使你難以切斷吸煙和行為前因的鏈接蝌矛。
在《這本書可以讓你戒煙》書中里提到戒煙的時候道批,要避開一切讓你容易引起吸煙的因素,例如避開煙具入撒,吸煙的場所隆豹,改變生活常規(guī) – 把剩下的香煙,火機茅逮,煙灰缸丟掉或送人璃赡,不要去有許多人吸煙的地方,避開平日一起吸煙的煙友献雅,如不行就事先告知請他們配合碉考。
這周,隨著被打斷寫作開始挺身,我卻有點越來越逃避動筆侯谁。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提到,人有兩套思考系統(tǒng)章钾,分為系統(tǒng)一和系統(tǒng)二墙贱,系統(tǒng)一”反應快速、依賴直覺伍玖,幾乎不需要我們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務嫩痰;而“系統(tǒng)二”則懶惰,工作起來就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窍箍,但它也理性、精確丽旅。我們的決策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椰棘,因為啟動系統(tǒng)二思考需要消耗大腦較多的能量,很多時候思考靠的是系統(tǒng)一榄笙。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對寫作一開始難以堅持的原因邪狞,因為你的大腦系統(tǒng)一的思考告訴你,今天很累茅撞,先休息再說帆卓!明明早上起床前想寫今天要完成寫作打卡任務巨朦,但到了晚上睡覺卻仍然沒有完成。
因此剑令,建立新的習慣糊啡,特別是在建立習慣的初始階段,要讓你的大腦的系統(tǒng)一覺得這件事情容易做吁津。比如棚蓄,剛開始建立跑步習慣的時候,就在大門口放一對跑鞋碍脏,晚上睡覺前提前準備好衣服和出門的裝備梭依,給跑步提供鏈接。
寫作也是一樣典尾,要為寫作提供“便利”役拴。一開始每天寫一點點就可以,不要貪多也不要追求完美钾埂,有想法用手機及時記下作為素材河闰;使用筆記app,可以方便管理勃教、收藏各種素材和筆記淤击。
回顧上周,我在每天持續(xù)寫作的時候故源,仿佛身邊有寫不完的素材污抬,越寫越想寫,每天完成寫作后有一種成就感绳军。只有持續(xù)的堅持寫作印机,才可以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否則很容易就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门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