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福壽康寧①早芭,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诅蝶,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diào)募壕,達(dá)人自玉②调炬。
問人病曰貴體違和衍慎,自謂疾曰偶沾微恙③徐勃。
罹病者遍希,甚為造化小兒所苦倦西;患病者葵袭,豈是實沈臺駘為災(zāi)④绊率。
疾不可療缭付,曰膏肓⑤拆火;平安無事干毅,曰無恙宜猜。
采薪之憂,謙言抱蚕醴辍姨拥;河魚之患,系是腹疾⑥渠鸽。
可以勿藥叫乌,喜其病安;厥疾弗瘳徽缚,言其病篤⑦憨奸。
瘧不病君子⑧,病君子正為瘧耳凿试;卜所以決疑排宰,既不疑復(fù)何卜哉。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红省,因太歲之在酉额各;楚王吞蛭而疾乃痊,因厚德之及人⑨吧恃。
將屬纊虾啦、將易簀,皆言人之將死;作古人傲醉、登鬼箓蝇闭,皆言人之已亡⑩。
親死則丁憂硬毕,居喪則讀禮呻引。
在床謂之尸,在棺謂之柩吐咳。
報孝書曰訃逻悠,慰孝子曰唁。
往吊曰匍匐韭脊,廬墓曰倚廬童谒。
寢苫枕塊,哀父母之在土沪羔;節(jié)哀順變饥伊,勸孝子之惜身。
男子死曰壽終正寢蔫饰,女人死曰壽終內(nèi)寢琅豆。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篓吁,大夫死曰卒茫因,士人死曰不祿,庶人死曰死越除,童子死曰殤节腐。
自謙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摘盆,父母俱死曰孤哀子翼雀;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孩擂,父母俱死曰失怙恃狼渊。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类垦,已成事業(yè)也狈邑;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蚤认,克媲父美也米苹。
百日內(nèi)曰泣血,百日外曰稽顙砰琢。
期年曰小祥蘸嘶,兩期曰大祥良瞧。
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训唱,論喪之有輕重褥蚯;九月為大功,五月為小功况增,言服之有等倫赞庶。
三月之服曰緦麻,三年將滿曰禫禮澳骤。
孫承祖服歧强,嫡孫杖期;長子已死为肮,嫡孫承重誊锭。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弥锄;孝子之杖曰哀杖,為扶哀痛之軀蟆沫。
父之節(jié)在外籽暇,故杖取乎竹;母之節(jié)在內(nèi)饭庞,故杖取乎桐戒悠。
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舟山;以車馬助喪家绸狐,謂之赗;以衣殮死者之身累盗,謂之襚寒矿;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王含若债。
送喪曰執(zhí)紼符相,出樞曰駕輀。
吉地曰牛眠地蠢琳,筑墳曰馬鬣封啊终。
墓前石人,原名翁仲傲须;柩前功布蓝牲,今曰銘旌。
挽歌始于田橫泰讽,墓志創(chuàng)于傅奕例衍。
生墳曰壽藏昔期,死墓曰佳城。
墳曰夜臺肄渗,壙曰窀穸镇眷。
已葬曰瘞玉,致祭曰束芻翎嫡。
春祭曰禴欠动,夏祭曰禘,秋祭曰嘗惑申,冬祭曰烝具伍。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圈驼;讀父書以增傷人芽,父之手澤未泯。
子羔悲親而泣血绩脆,子夏哭子而喪明萤厅。
王裒哀父之死,門人因廢《蓼莪》詩靴迫;王修哭母之亡惕味,鄰里遂停桑柘社。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玉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名挥,皋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主守,不如雞豚之逮存禀倔,曾子興思。
故為人子者参淫,當(dāng)思木本水源救湖,須重慎終追遠(yuǎn)。
【注釋】
②調(diào):調(diào)理涎才、調(diào)養(yǎng)捎谨。玉:珍重、愛護(hù)憔维。
③違和:不調(diào)和涛救。微恙:小毛病。
④罹:遭遇业扒。實沈检吆、臺駘:傳說中的參宿之神、汾水之神程储,能使人生病蹭沛。
⑤膏:指心下的部位臂寝。肓:指膈上薄膜。膏肓謂病情險惡無法醫(yī)治摊灭。
⑥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咆贬,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帚呼√投校”朱熹集注:“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煤杀【祢冢”意思是患病不能負(fù)薪。河魚之患:因為魚腐爛是從內(nèi)至外沈自,故用河魚之患指腹瀉酌儒。
⑦瘳:病愈。病篤:病重枯途。
⑧瘧不病君子:晉朝有一小兒的父親得了瘧疾忌怎,有人問他:“你父親是有品德的君子,怎么會得瘧疾呢?”小兒說:“正因為它是讓君子患病酪夷,所以才叫瘧疾呆躲。”
⑨謝安夢雞: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捶索,看見一只白雞就停下來了。不知何意灰瞻。后來謝安接替桓溫任宰相腥例,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謝安才悟到:“原來十六里意味著十六年酝润,見到白雞而停止燎竖,意味著酉年,我將一病不起了要销」够兀”不久果然病死。楚王吞蛭:楚王吃飯時吃出一條水蛭來疏咐,想吐掉又怕廚師因此獲罪纤掸,就勉強(qiáng)吞進(jìn)去而得病。令尹知道其中的緣由浑塞,就對楚王說:“大王有這樣的德行借跪,此病不會有什么傷害∽煤荆”后來果然好了掏愁。
⑩屬纊:將新綿放在臨死人的鼻下歇由,檢查是否斷氣。易簀:換下竹席果港。箓:簿籍沦泌。
丁憂:遭遇憂傷,指居喪辛掠。讀禮:《禮記》中載谢谦,死者未葬時讀葬禮,既葬則讀祭禮公浪。
訃:報喪的文書他宛。唁:慰問死者家屬。
匍匐:爬行欠气,指前往吊唁厅各。倚廬:古代在父母墓邊搭小屋居住以守墓,稱為倚廬预柒。
寢苫枕塊:古代禮教队塘,子從父母之喪起至入葬期間,不能住寢室宜鸯,要睡在草席上憔古,以土塊為枕。
正寢:正屋淋袖。內(nèi)寢:內(nèi)室鸿市。古代男子將要死時,就移到正屋東首即碗,以候氣絕焰情。如果是女子仍然躺在內(nèi)室。
崩剥懒、薨内舟、卒、不祿初橘、死验游、殤:古代等級森嚴(yán),不同的人死有不同說法保檐。
孤子耕蝉、哀子、孤哀子:分別為父喪夜只、母喪赔硫、父母皆喪者的自稱。怙盐肃、恃:都是依賴的意思爪膊。
考:稱已經(jīng)死去的父親权悟。妣:稱已死去的母親⊥剖ⅲ克媲父美:可以和父親媲美峦阁。
泣血:極其悲痛而無聲的哭泣≡懦桑稽顙:叩頭榔昔。
小祥: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禮稱小祥。大祥:父母死后兩周年的祭禮叫大祥瘪菌。
衰:古代喪服撒会,用粗麻布制成。喪服有五種师妙,即斬衰诵肛、齊衰、大功默穴、小功怔檩、緦麻,按與死者的不同關(guān)系穿用蓄诽。穿的時間也有長短薛训,大功要穿九個月,小功要穿五個月仑氛,緦麻要穿三個月乙埃。斬衰:不縫邊的喪服。齊衰:縫邊的喪服锯岖。
緦麻:喪服名介袜,用細(xì)麻布制成。禫禮:指除去喪服的祭禮嚎莉。
杖期:舊時服喪禮制,祖父母死了沛豌,嫡孫要服一年喪趋箩,手中拿著喪杖,稱為杖期加派。承重:長子死了叫确,由嫡孫代替服喪,稱為承重孫芍锦,即承擔(dān)重任的意思竹勉。
明器:陪葬的器物。
古代按照男主外娄琉,女主內(nèi)的禮制次乓,居父喪時吓歇,用粗糙的竹杖,居母喪時用桐木杖票腰。
賻:以財物助人辦喪事城看。赗:助葬用的車馬。禭:給死者贈送衣被杏慰。王含:通“唅”测柠。含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缘滥、貝的通稱轰胁。
紼:指引棺材入墓穴的繩子,送葬時幫助牽引靈柩朝扼。輀:喪車赃阀。
牛眠地:晉陶侃遭父喪未葬,家中老牛也忽然不見了吟税。有一老者告訴他:“前崗有一條牛睡在泥污中凹耙,以該地為葬地,將來必位極人臣肠仪⌒けВ”馬鬣封:墳?zāi)股戏馔恋囊环N形狀。
翁仲:傳說秦代阮翁仲身高異于常人异旧,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意述,死后鑄銅像立于咸陽宮外。銘旌:豎在樞前以表明死者官職吮蛹、姓名的旗幡荤崇。
挽歌:送葬時挽柩者所唱的哀歌。
壽藏:給活人修的墳潮针。
夜臺:指墓中昏暗如夜术荤。窀穸:墓穴。
瘞玉: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每篷。束芻:將青草捆成束放在靈前瓣戚。《后漢書·徐稚傳》云:“生芻一束焦读,其人如玉子库。”
禴矗晃、禘仑嗅、嘗、烝:古代宗廟四時的祭名。
飲杯棬而抱痛仓技,母之口澤如存:用母親用過的杯子而心中悲痛鸵贬,母親口中的氣息像還存在一樣。棬浑彰,曲木制成的飲器恭理。
王裒:晉代人王裒一讀到懷念父母的《蓼莪》詩就悲痛欲絕,他的學(xué)生因此不再讀這首詩郭变。停桑柘社:魏朝王修的母親因為在社日那天去世颜价,次年社日,鄰里因為王修極為悲痛诉濒,就停止了社日活動周伦。
皋魚:齊國人,曾對孔子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未荒,兒子想贍養(yǎng)雙親已不在专挪。”后來痛哭而死片排。與其椎牛而祭墓:曾子曾說:“與其殺牛去祭祀寨腔,不如在親人活著的時候用雞豬好好供養(yǎng)÷使眩”
【譯文】
福壽康寧是人人所期望的迫卢,死亡疾病也是人們所不可避免的。
只有聰明的人才會調(diào)養(yǎng)自己冶共,通情達(dá)理的人才會珍愛自己乾蛤。詢問別人的病情,說是“貴體違和”捅僵;自己有病自謙為“偶沾微恙”家卖。
遭疾病困擾就說生病的人深受造化小兒的折磨;患了疾病說難道是實沈庙楚、臺駘作怪?病已經(jīng)很嚴(yán)重了上荡,叫做“病入膏肓”,表示不會好了馒闷。安慰人不必吃藥了酪捡,平安無事稱為“無恙”。
患病臥床窜司,說是有不能采薪的憂慮沛善;“河魚之患”是指得了腹瀉航揉。
可以不用吃藥塞祈,為病將痊愈而高興,疾病不容易好就說病得很重帅涂。傳說瘧疾不敢侵犯君子议薪,既然君子得了瘧疾尤蛮,那就是它在作“瘧”;占卜是為了解決疑惑的事斯议,既然沒有疑問又何必占卜呢?
謝安病中产捞,夢行路十六里遇雞而停止,悟到自己雞年將會重病不起哼御;楚惠王待人有厚德坯临,雖然吞吃了蛭而生病,但不久便痊愈了恋昼。
“將屬纊”看靠、“將易簀”都是人將死亡的意思∫杭。“作古人”和“登鬼箓”都是指人已經(jīng)死亡了挟炬。
父母親去世稱為“丁憂”,居喪時應(yīng)當(dāng)讀禮嗦哆。人死后停于靈床稱為“尸”谤祖,已盛入棺材叫做“柩”。到親友家去報喪叫做“訃”老速,到喪家去安慰孝子叫做“唁”粥喜。去喪家吊唁叫做“匍匐”,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稱為“倚廬”烁峭。
“寢苫枕塊”是說孝子在靈堂旁睡草席容客、枕土塊,以哀悼父母约郁∷跆簦“節(jié)哀順變”是吊唁者勸慰喪家節(jié)制哀思、順應(yīng)變故鬓梅、愛惜身體供置。
古時男子將死就把他停臥在正屋,死后稱為“壽終正寢”绽快;女子將死則安置在內(nèi)室芥丧,死后稱為“壽終內(nèi)寢”。
天子死叫“崩”坊罢,諸侯死叫“薨”续担,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叫“不祿”活孩,百姓死叫“死”物遇,未成年人死叫“殤”,不同身份的人去世,自然有不同的稱呼询兴。
父親死了自己謙稱“孤子”乃沙,母親死了自謙為“哀子”,父母俱亡自稱為“孤哀子”诗舰;自言父親去世說“失怙”警儒,母親去世說“失恃”,父母皆不在則說“失怙恃”眶根。
稱呼已去世的父親為“考”蜀铲,因為“考”有“成就”的意思,取父親創(chuàng)業(yè)有成之義属百;稱呼已去世的母親為“妣”蝙茶,因為“妣”通“媲”,是說母親能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yè)诸老。
父母去世后百日之內(nèi)的哭泣叫“泣血”隆夯,百日之外居喪者答謝賓客的跪拜禮節(jié)稱“稽顙”。父母去世的周年祭禮叫做“小祥”别伏,兩周年的祭禮稱為“大祥”蹄衷。
用粗麻布做孝服且不縫邊的謂之“斬衰”,用粗麻布做孝服且縫邊的叫做“齊衰”厘肮,這是表示喪禮有輕重的等級愧口。
服喪九個月所穿的喪服叫“大功”,五個月的喪服叫“小功”类茂,親疏不同所穿喪服及喪期也有不同耍属。
穿用細(xì)麻布做的喪服服期三個月叫“緦麻”;服喪滿三年要舉行除喪服的禮節(jié)叫“禫禮”巩检。
孫子為祖父母服喪厚骗,嫡孫執(zhí)杖,服一年期兢哭;長子已死领舰,嫡長孫要承受喪祭和宗廟的重任,服喪三年迟螺。
死者隨葬的器物叫做“明器”冲秽,因為要用對待神明的辦法來對待死人;孝子所執(zhí)之杖稱為“哀杖”矩父,為的是要扶持因喪親而哀痛衰弱的身體锉桑。
父親的節(jié)操在外,所以父死哀杖用竹子制作窍株;母親的節(jié)操在內(nèi)民轴,所以母親死哀杖用桐木制作郑诺。
送財物給喪家叫做“賻”,以車馬幫助喪家辦喪事稱為“赗”杉武。將衣服送給死者謂之“襚”;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叫做“琀”辙售。
送葬時牽引靈柩叫“執(zhí)紼”轻抱;出柩叫做“駕輀”。吉祥的葬地名為“牛眠地”旦部;封土筑成的墳?zāi)菇凶觥榜R鬣封”祈搜。
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為“翁仲”;喪葬時靈柩前豎的旗幡叫做“銘旌”士八。
“挽歌”是對死人的哀悼容燕,始于漢初田橫之去世。墳前的墓志記載死者的生平事略婚度,由唐代傅奕始創(chuàng)蘸秘。
生前預(yù)建的墳?zāi)菇凶觥皦鄄亍保凰篮蟛磐诘膲災(zāi)菇凶觥凹殉恰被茸隆災(zāi)褂址Q“夜臺”醋虏,墓穴又名“窀穸”。
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哮翘,到墳前祭奠叫一束生芻颈嚼。天子諸侯宗廟之祭,四時名稱不同饭寺,春祭名“禴”阻课、夏祭稱“禘”、秋祭叫“嘗”艰匙、冬祭謂“烝”限煞。
拿著杯子喝水時不禁悲從中來,因為母親的氣息還留在杯子上员凝;讀父親遺留下的書籍更增添憂傷晰骑,因為書中滿是父親的墨跡手印。
子羔悲悼逝去的雙親而泣血绊序,子夏痛失愛子而哭瞎了眼睛硕舆。
王裒父親死后,每當(dāng)他讀到《蓼莪》詩中的句子時骤公,都要痛哭流涕抚官,學(xué)生們不忍便不再去讀這一首詩。王修母親死于社日阶捆,次年社日王修思母極為悲哀凌节,鄰里為之凄然便停止了這個祭祀钦听。
樹想靜止而風(fēng)并不停息,兒子想奉養(yǎng)父母而雙親則已謝世倍奢,皋魚為此悲傷不已朴上;與其父母死后殺牛到墳前祭奠,不如當(dāng)他們健在時以雞豬之肉盡心奉養(yǎng)卒煞,這是曾子讀喪禮時的感想痪宰。
所以為人子女的,應(yīng)當(dāng)想到木有本畔裕,水有源衣撬,不要忘記父母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必須慎重地按照禮儀辦理父母的喪事扮饶,虔誠恭敬地祭祀自己的祖先具练。